苗阳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智慧校园概念应运而生。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纽带,应与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宗旨保持一致,并且要通过自身体系的完善,服务于智慧校园建设。本文分析了智慧校园时代到来高校财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并本着智慧校园一体化的建设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优化发展策略,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信息共享
自2012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来,教育信息化被提上日程,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的陆续出台,高校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各大高校积极开启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经历了校园网、数字校园的基础建设阶段,浙江大学在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到了“智慧校园”的概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不断渗透,高校信息化建设开启智慧校园阶段探索。
一、智慧校园与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联
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建设更高级的阶段,是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学校的应用、信息、资源,通过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工作、学习和校园生活一体化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财务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和纽带,其联结着科研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教务管理等众多业务,同时也渗透到广大师生的工作、教学、科研和校园生活,如校园卡充值、健身卡办理、学宿费交納、教师车证办理、出国报销等等,无一不牵涉到财务工作。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链接纽带,财务的信息化建设应与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宗旨保持一致,并且要通过自身体系的完善,服务于智慧校园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校财务运行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智慧校园时代的到来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通过整合学校信息资源,建立科学、规范、便捷的财务信息化平台,保障高校科研、教学等各项活动的高效运转,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优质、个性化的服务,直接影响着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二、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集成化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开始尝试信息化建设。多数院校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缺乏系统的全局规划和顶层设计,各个业务部门或院系各自建立独立的业务系统,“烟囱”独立,如财务系统、教务学籍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等。各部门由于资金投入和领导重视程度不同,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采取自主研发方式,有的直接购买成熟的市场软件,各部门业务系统之间标准不一,设计多样,导致数据无法实现实时共享,信息孤岛严重。
这种烟囱独立式的信息化建设导致财务部在处理跨部门业务处理时,数据无法及时共享,业务办理人员需要奔波于多个部门,同时,业务部门之间也存在重复劳动,办事效率低下。如各个高校都普遍存在的学籍异动问题,学生学籍异动同时涉及到教务部、财务部、公寓管理中心、图书馆等部门,在各个系统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学生需依次前往以上部门,各个部门在各自业务系统操作学籍异动。不仅业务部门重复劳动,学生也抱怨一个业务跑“半个校园”。
(二)财务内部各系统之间融合性差
不光是各部门之间,财务内部各业务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由于信息化建设前期缺乏全局观和前瞻性,财务部门陆续引入和发展的业务系统时可能来自不同的软件公司,同时,各高校基于内部管理需求还会保留部分之前自主研发的系统,如学生收费系统。不同来源的系统设计习惯、接口属性等各有特色,差异较大,很难实现高效的融合。
财务部门主要业务包括日常报销审核、科研管理、收费管理、预算管理、工资薪酬管理等。以收费管理为例,收费管理包括立项、收费、开票、入账等环节,一项完整的收费业务需使用众多业务系统,立项环节涉及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学生收费管理系统等,经办人在校园收费平台上交费,财务人员根据交费记录在票据管理系统完成开票,在财务核算系统完成入账。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以上五个系统分属不同的研发团队。为方便业务开展,必须通过系统对接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但在建立系统对接过程中,由于商业秘密或者系统技术的差异,系统对接效果差强人意,仍需大量人工操作。
(三)系统决策支撑度不够
现阶段,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主要还是用来完成记账凭证编制、经费额度的控制、凭证查询、工资发放、收费、开票等基础工作,无论是系统对接还是智能模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关注点仍然停留在简化账务处理流程、减轻财务人员工作量、优化服务等层面,其中财务管理及辅助决策的作用非常薄弱,辅助功能主要体现在凭证查询、经费收支表等基础功能。虽然大部分商业信息化软件设计时包含财务管理模块,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各高校具体业务和管理模式各有特色,财务管理模块提供的格式化报表并不能满足高校管理层的需求,经常处于闲置状态。总体来说,现阶段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决策层及其他部门管理层提供分析性、评价性财务信息的功能有限,无法满足高校决策的需求。
(四)复合型人才缺乏
传统意义上,高校财务部门百分之九十以上为会计岗位,大多为会计学专业出身,还有少数技术岗位,但仅限于硬件维护或自有开发软件的维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财务工作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财务知识,而是精通计算机编程、信息安全管理等复合型人才。但现实情况是,受高校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因素的限制,高校很难招到各方面条件都很满足的职工。高校财务人员普遍缺乏计算机知识,软件技术人员缺乏财务常识,双方沟通效率低下,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进程。
三、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一)统一高校内部信息标准,构建一体化的财务信息化平台
针对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智慧校园”财务信息化平台应该是财务内部信息系统互相融合,财务系统与业务部门信息系统互联的全校一体化信息化平台。
建立统一的学校信息标准,是实现一体化财务信息平台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包括信息编码和核算基础的标准化,信息编码的标准化包括教职工、学生、部门编码等基本信息编码的规范化和统一化。会计核算基础标准化是指高校会计核算科目应与国家规定保持一致,同时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规则,根据科目变化及时调整,为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分析奠定基础。
在统一信息标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直接对接、共享数据库、数据共享中心等方式在财务部内卫各业务系统之间建立互联,如学生收费系统与教务学籍系统、研究生学籍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助学贷款系统、迎新系统、离校系统的对接。这种系统互联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示业务部分办事效率,真正体现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因此,统一规范高校内部信息标准,建立与各部门业务系统互联的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是高校财务信息化的核心任务。
(二)积极拓展财务信息化平台功能,提供人性化服务
智慧校园的核心理念即为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为全校师生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智慧校园统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将提供人性化服务作为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不断引进和研发信息系统,拓展更多财务服务功能,同时将这些信息系统以系统对接等方式融合在财务信息化平台里,为老师、学生、管理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如网上预约报销系统、无现金支付系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集中报销、排队等候的问题,并通过短信发送、平台推动等方式及时告知经办人员办理进度,最大限度方便师生办理报销业务,实现“无等候报销”;试剂平台、商旅平台实现供应商与财务部门直接批量周期性结算,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购买服务,简化业务流程,并能享受到供应商协议价格的优势,节约财务成本;校园收费平台涵盖了全校各业务部门的收费项目,实现了高校收费的一体化、规范化管理,并同时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联等线上线下支付方式,给广大师生的校园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真正实现了“坐在家中交费”;电子签名、电子签章方便了负责人,实现了远程、及时的审批,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构建决策支持平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会〔2016〕10号)文件提到“通过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通过信息系统整合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可见,在财务一体化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构建融入信息化决策平台,为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支撑,提升管理水平,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应将涉及所有业务的财务与管理整合为信息化的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并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形成统一的决策平台。该决策平台的基础数据涵盖从全面预算、核算、决算的全流程,并囊括科研、人事、工资薪酬、收费管理、日常报销等所有财务业务范畴。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部门属性、资金来源、经费性质等多层次多维度的智能化数据分析,同时兼顾不同角色的用户体验,为院系、业务部门、管理层、个人用户等不同管理角色提供人性化的网络展示界面,按照用户的需要任意组合完成统计分析。这样的决策支持平台真正做到了让不同需求的管理者及时、直观的了解财务状况,并进行财务分析,充分发挥了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撑作用,為高校决策提供强有力的财务依据。
(四)加强高校财务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高校财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1)提升高校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不断普及,财务人员具备单一的会计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年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当务之急是在高校财务团队中引进具备计算机编程、网络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2)加强学习交流。信息时代新技术、新系统不断更新,财务人员应经常“走出去”,交流业务处理中的难题,汲取外来成熟理念,学习财务发展新思想,接触财务信息化新系统,集他人之长才能促进自己长远的发展。(3)促进财务人员思想转变。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思维模式。为了适应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新环境,财务人员需主动打破固有思维和传统模式的禁锢,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学习先进的互联网、计算机知识,接触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A].财会〔2016〕10号.
[2]江小琴.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会计之友,2017(24):94-96.
[3]余姝纬.“十三五”规划期间高校财务信息化平台设计与研究——基于“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建设[J].商业会计,2017(6):67-70.
[4]周瑞,任军利.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与规划[J].教育财会研究,2015(4):61-71.
[5]刘宝妹,陈美玲,白兴瑞.智慧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7):70-73.
[6]蒋东兴,付小龙,袁芳,吴海燕,刘启新.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119-125.
[7]彭黛云.对改进高校财务服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商业会计,2017(1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