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系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模式研究

2020-07-13 09:40郭自宽
卷宗 2020年12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

摘 要:RFID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对图书馆的工作方式、馆藏布局、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高图书馆应改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层次、改变管理模式等方面采取策略,积极应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服务;管理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RFID系统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KY2016LX115)研究成果。

1 导言

RFID,汉语意思是射频识别,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为达到识别物体目标,其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数据通信,这是其原理所在。RFID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等领域。它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等特点,射频识别技术在应用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射频识别在实时更新资料、存储信息量、使用寿命、工作效率、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1998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Bukit Batok社区馆率先采用HF RFID技术,以提高图书借还效率。之后,美、德、日、澳、马来西亚等多国图书馆开始使用RFID技术,美国已有超过300所大学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或者管理系统。2006年厦门大学诚毅学院与RFID技术商合作,推进“智能化藏书系统”,这是国内首家采用RFID技术的高校图书馆。随后,深圳图书馆、上海长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武汉图书馆等逐渐引用RFID技术,目前国内采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有300多家,其中高校图书馆占70%。RFID技術引入图书馆,给图书馆带来根本性变革,从读者获取图书资料方式、馆员的工作方式、馆藏布局以及图书馆管理模式等都发生很大变化。

2 RFID给图书馆带来的挑战

2.1 图书馆的馆藏布局

RFID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原来藏书楼式的馆藏布局已不能适应RFID系统下的服务和工作,读者需要自助完成图书的借、阅、还工作,读者需要直接面向馆藏图书,希望能以最直接、最便捷、最高效的方式获取图书资料,馆藏布局的改变势在必行。

2.2 图书馆的工作方式

RFID系统采用后,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方式也势必要做出改变,原有工作模式是读者—馆员—图书—读者。RFID系统的智能化、全自助、一站式的特点,图书的馆藏查询、读者借阅信息查询、图书的借还都由读者自助完成,读者—图书与馆员—图书的模式已成为新的工作方式。RFID系统馆员很大程度上从单调、重复、繁重的借还工作上解放出来,图书馆将更多的人力、精力投入到更多、更高层次的服务上来。

2.3 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高校图书馆采用RFID系统后,图书馆原有的管理模式也将发生改变,对读者的管理、馆藏图书的管理、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对图书馆服务内容的管理等都会发生改变。对读者的信息素养要求比以前更高,要求读者具备检索信息、熟练应用RFID自助系统的能力,同时也要对图书馆的资源有所了解。对馆藏图书的管理,要求图书馆能够更加直接、更加便捷、更加生动揭示馆藏图书。很多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了RFID定位功能,既能够揭示图书的内容特征,又能通过三维图精确定位图书的楼层、书库、架层。RFID也带来了许多管理上的问题,馆员不仅要熟悉图书的分类法、本馆的排架方式,同时也要求馆员熟悉RFID系统下的图书标签注册、标签转换、图书上架、顺架、下架、盘点、定位等操作。RFID系统同时解放出大量人力,让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传统型的图书馆员知识结构老化,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有很强的职业危机感,担心下岗等。因此,需要新的管理模式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进行新的岗位设置和岗位技能培训,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

2.4 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RFID系统,对图书馆原有的服务理念带来很大冲击,势必会让图书馆对馆藏从“重藏”转移到“重用”上来,从对馆藏布局的“好管”转移到读者“好用”上来,从原来的以“图书为本”转移到“以读者为本”上来,从“以图书借阅为基础”转移到“为读者提供更多、更高层次的服务”上来。

3 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RFID系统的采用,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极大的冲击与挑战,让图书馆从工作方式到工作内容等都发生了改变,新技术的采用,要求图书馆要顺势而为,采取相应的策略,更加凸显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3.1 改变服务理念

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优美雅致的阅览环境、良好的服务态度、高效的服务质量等一直是高校图书馆奉行的服务理念。在RFID系统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在原有服务理念的基础上,要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提供更高层次、更加尊重和保护读者隐私的服务上来。RFID系统下,读者自助借阅行为提升了对读者隐私权的尊重和保护。

3.2 拓展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层次

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服务一般都是基于自身的馆藏图书、数字资源和馆舍空间进行图书借阅、数字资源浏览与下载、读者自修等服务。基于RFID系统的高校图书馆,将馆员从单调、重复、繁琐的图书借还工作中解放出来,图书馆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开展更多的服务。

3.2.1 阅读推广服务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新的服务内容。基于RFID系统的高校图书馆,将大量人力资源从简单、重复、繁琐、单调的借还书中解放出来,从而拓宽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在以大学生为主要读者的群体中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在中国图书馆学会下面就设有阅读推广委员及其下属的大学生阅读推广委员会,可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大学生回归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必然使命。

3.2.2 信息素养教育

为提升大学生对全球信息化的适应能力,培养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掌握信息检索技能,增强信息利用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成为高校图书馆新的服务内容。据统计,现在已有60%的高校图书馆开设了《文献检索》、《信息检索》、《信息素养》等课程,有些高校已将信息素养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3.2.3 学科服务

为适应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拓宽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范围,提升服务层次与水平,很多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基于用户需求为服务核心,对学科信息资源进行挖掘与整合,将最新的专业资讯、专业动态融入进去,将服务嵌入教学和科研,构建为本校的教学、科研与学习提供便利和帮助的知识化服务体系。基于RFID系统的高校图书馆应致力于为本校师生读者的教、学、研、管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学科动态分析、管理决策支持等更高层次的服务。

3.3 改变管理模式

基于RFID系统的高校图书馆,由于针对读者开展服务的工作方式、服务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馆员的工作任务也必然随之改变,对馆员的岗位要求、业务技能培训及对馆员的管理模式也要做出调整,使之适应RFID系统。以往图书馆比较注重馆员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的不断改善和提升,采用RFID系统后,对馆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高校图书馆馆员不紧要有扎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背景,也要掌握图书馆所需的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对馆员岗位的设置和考核要满足RFID系统下读者服务工作的多样性和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不能一刀切。要形成既能促进不同岗位的工作开展、又能不断提升馆员自身素养的良性循环,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岗位设置合理、考核科学、奖惩得当的管理模式和人才激励机制。

4 结语

RFID系统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更新服務理念,拓展和提升服务内容与服务水平,完善管理模式,不断强化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凸显新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木真.我国高校图书馆近10年RFID应用研究述评[J].福建图书馆学刊,2019(3):15-19.

[2]何兆冠.基于RFID技术构建智能化图书馆系统[J].当代图书馆,2019(2):15-19.

[3]缪玉堂.新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探索[J].兰台内外,2019(12):47-48.

[4]曹树金,刘慧云.以读者为中心的智慧图书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1):23-29.

[5]郭自宽.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卷宗,2015(5):105-106.

作者简介

郭自宽,副研究馆员,图书馆学硕士。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