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学科,历史课堂应摒弃原来枯燥的说教,着力引导他们正确的情感走向;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在视听效果的冲击中感受与体会到了美;在鉴古知今中获得智慧;开阔胸襟,激发家国情怀,塑造健康、理想人格。
关键词:人文精神;情感走向;审美情趣;获得智慧;家国情怀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曾作为边缘学科存在,历史课堂教学也曾被看作是在故纸堆中拾些只言片语,进行简单枯燥的说教,乏味而无趣。目前,新高考方案出台,历史学科作为二选一科目,凸显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地位,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功能。人文精神,表现为人对于自身价值、尊严的尊重和肯定,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恐怕应该是让人文精神点燃历史课堂,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从中体会历史蕴含生命的智慧。通过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笔者对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略述一二,抛砖引玉。
一、 培养、引导正确的情感走向
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初中阶段,更是他们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关键期。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来的,他们是有着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这就要求教师拿出教学智慧,培养、引导他们正确的情感走向。例如面对敏感的中学生早恋问题,就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应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以引导。这时候,历史课堂就可以助一臂之力。因为同样是爱情这一主题,当它以不同的内容植入历史课堂教学时,不仅让历史鲜活,生动起来,印象深刻,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情感走向。历史教材中可供挖掘的爱情素材很多,烈士林觉民《与妻书》的情真意切;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故事堪称是革命爱情,超越了人们的想象,让人肃然起敬。也有“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和褒姒、“肉林酒池”的商纣王和妲己、“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等。如果课堂教学运用巧妙得当就可以替代了课后说教。如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说把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中美合作”用到极致,贯穿于整个近现代史中:在“北伐战争”中,一句“1927年属于蒋介石”,道出了蒋当年的风光——这年,他在南京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又迎娶孙中山的妻妹宋美龄,当时报纸的头条是“中美合作”。通过这个政治婚姻的植入,再加上对“中美合作”的解释,让学生有听头,而且让学生明白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亲英美派的由来。在西安事变的关键时刻,宋美龄不顾个人安危奔走呼号积极营救,展现了这桩政治婚姻柔情的一面,也让学生感受西安事变各种力量的角逐;抗战期间,宋美龄以女子之身赴美为中国抗日战争获得救助,感受到中国政府抗日的努力,还原了历史。爱情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生命力量的源泉,让它赋予上进、理想的色彩,而不应该让它流于庸俗。
而对这些教学素材,教师不但要信手拈来,更要拿出教学智慧,选准角度,在情感上引导他们的走向,让他们的人生更精彩。引导学生从当前纷乱的娱乐八卦中游离出来,使他们的爱情观不再肤浅,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正确的情感走向,塑造健康、理想人格。
二、 在视听中感受与体会美
教育家普遍认为,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学习至关重要。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所以,历史课堂教学应利用历史知识作为载体,让学生进行文学、艺术方面的洗礼。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最高的精神享受,让艺术充满历史课堂,让学生感受到了美,增强审美能力和情趣,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日本疫情期间在给中国的捐赠物质包装箱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暖化了许多中国人民的心,一下子拉近了中日两国人民的距离。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艺术的力量。笔者在《渡江战役》时引用毛泽东“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诗,一方面利用该诗帮助学生理解“渡江战役”的意义加深印象,再现历史场景,另一方面又利用历史知识背景帮助学生亲近,“神入”这段历史,从而理解这首诗,文史结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在商朝甲骨文的构字方法讲授时,利用课件来几个甲骨文字,并加以适当的说明,师生一起“会意”文字,让学生在视听效果中对课文知识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惊艳了课堂。如“白”字,就是画一指甲,是因为远古祖先都处在劳作中,双手都是黑的,唯独指甲处是白的;又如“闯”表明马走出栅栏之门的动作,根据古人观察栅栏中的马牛羊只有马是跳跃出去的,其他的都是慢悠悠地走出去的,所以“闯”字里头是马,而不是牛羊。让学生感受先人观察之细致,顺便也说明当时商人畜牧业的发展。
艺术是情感最佳的表达方式,在灵魂净化方面也无法替代,艺术是历史课堂的调味品。这些艺术素材,可以是书中记载,也可以是生活中见闻。他们就像深藏于柜中的宝石,等着你用它们把你的历史课堂点亮,让学生从中领悟真谛,陶冶性情,让课堂更具灵动。
三、 在鉴古知今中获取智慧
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智慧之人必精通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智慧,带领学生从纷乱的历史中,透过一个个历史现象,洞见它们的本质特征,同时帮助学生多维度看历史。启发学生:同一历史事件或现象,从不同角度看,则“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立场看,则“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是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因为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把义和团运动批得一无是处,但在大革命时期因为革命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却又把义和团运动抬得老高。告诉学生这是时代的不同需要。所以上课时,教师要通过形象,科学的讲授使学生听懂,并以自己历史唯物地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科学地理解知识,思考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的方法。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通读,钻研教材,对教材做到精准把握,同时还必须了解,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以及他们的喜闻乐见,然后把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把它改造成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在此,笔者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十几年前,在学生曾一度流行脑筋急转弯,当时你问学生:如果线段a与线段b一样长,如何在不改变线段a的状态下,使线段a变得更长。几乎所有学生都会答出:把线段b变短。基于这点,笔者把这运用到历史课堂中,来解释汉武帝的“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以及明太祖废丞相,设六部,强化君权,以此达到知识的迁移。同时,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创造思考空间,让知识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让历史教学服务于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学以致用。在部编八年级下册教材中,“建设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单元中,针对学生理论性知识的困惑与排斥,教师应本着思想引领行动的思维,凭着自己相对丰富的人生阅历,告诉学生一条解读政策之道,那就是如何判断新上任者的方针政策,就看如何处理前任问题。如果他任职期内,想对前任做一次彻底的改变,那就在思想上否定他,以便推行自己的政策措施,否则便高举前任旗帜,继续前行。引导学生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的思想前提。启迪智慧,掌握知识。
四、 开阔胸襟,激发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表达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是一种至上的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且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正是有了这种情怀,我们民族才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由于历史学科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历史课堂自然就成了激发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阵地。在历史课堂上,中国古代史是不能仅仅被看作一部帝王将相史,而是把它看作一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一部仁人志士忧国忧民史。把中国近代史看作一部家国情怀史进行课堂教学:当中华民族遭遇落后挨打之时,也是先进的中国人民在苦难中不断觉醒之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个个救国方案先后出台,但终究未能成功:洋务运动成了纸老虎,戊戌变法夭折,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西方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为实现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历史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让列强在中国口岸架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中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还。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家国情怀,是我们民族的力量,历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笔者认为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天生的英雄情结,用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从中选择人生的定位,确定未来的方向。孙中山先生就是很好的写照。如果把历史知识形象地比喻为家国情怀思想教育的乳汁的话,那么孙中山本身就是喝着这乳汁长大,却又为后人留下丰富的乳汁。孙中山先生自小看听太平天国故事,这些故事在他的心中激荡着,使他崇敬英雄,以“洪秀全第二”自勉,最后又化作一股精气神,在他的血液中流淌着。孙中山一生为建立共和,捍卫共和反对独裁统治,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但始终愈挫愈奋奋斗不息。孙中山的坚忍不拔来自他坚定的革命信念,来自他的“洪秀全第二”的力量,是历史人物所赋予的力量。同时他本身的事迹也激励着后人沿着他未竟的事业砥砺前行。
可见,历史学科课堂的魅力不仅来自其历史功绩,更重要的是来自其人格精神的感召力,学生能在故纸堆中找到精神力量,穿越时空同这些有情感有灵魂的血性人物近距离接触,学生崇敬他们的历史功绩之余,感受其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由此引发心灵的震撼,造就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2]孙洁.直面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爱情故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9).
[3]于友西.中學历史教学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岳闽玉,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