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骧宏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作文教学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挑战。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他们的作文水平,营造轻松和谐的写作教学环境。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备受重视,教师为学生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费尽心思。当然,其中不乏有写得好的,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作文依旧是“老大难”问题。当前,职高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下面几点:
首先,教学随意性较大。从小学到中学,虽然都设有写作课,却没有和语文教材配套的作文教材,而语文教材中设置的作文练习,都是把作文当成阅读教学的附属内容。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配套的教材可以参照,只能自由发挥,教学比较随意,导致教师对作文教学也不够重视,单元教学结束后,布置一篇作文了事。
其次,作文指导受益面窄。目前,没有专门的、系统的作文指导,教师只是在单元检测中挑选几篇好作文给学生简单解析一下,就算开展作文教学了。这样,只能照顾到那些写作水平高的优等生,不能辐射所有学生,作文指导受益面窄。
最后,学生写作功底差。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日常作业多,生活经验不足,没有生活积累,头脑里缺少知识储备,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写作理论,没有素材,怎么能写作好作文?学生写作功底差是目前职高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优化职高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找准写作切入点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发散思维,对题目进行思考,找好写作切入点。掌握拓展点,确定作文主题,并利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写作。
比如,《雨巷》描写了一位“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想深化学生对这位姑娘的认识,可以对“丁香一样结着愁怨”这一细节展开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品读诗歌,对诗歌内容进行想象,试着画出来,并和同学们分享、讨论,让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条“寂寥又悠长的雨巷”在学生的脑海、心中盘桓。尽管学生的绘画水平不一样,有的画得逼真,有的画风写意,都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写作的切入点,描述丁香姑娘经过雨巷的心情或者雨巷的情境,以此完成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整合写作素材
在进行作文教学前,教师要对使用的教材展开全方位分析,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可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也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和作文主题有关的素材,将之与教材联系起来,运用到作文教学中。然后,教师再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鼓励他们根据爱好和认知展開多样化的写作练习。如此,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教学“写景要抓住特征”时,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搜集与景物有关的名人名言、故事传说等。之后,教师可以展示景物的图片或文字,如一身傲骨的梅花、雍容华贵的牡丹、秀丽的峨眉山、奇绝的黄山等,让学生观察,了解景物的特点。接下来,教师讲解如何写好景物的特点,然后鼓励写作,教师批阅学生作文,解决学生作文中的问题。
3.引入生活化元素写作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将写作的触角伸向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体验生活,丰富阅历,体验人世间的真情冷暖,为写作储备素材。如此,才能在写作时有感而发,抒写真情,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议论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体裁,文章合为时而著,学生的作文也应具有时代气息,反映社会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融入到写作中,引入生活化元素来写作,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要总结并分析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综合素养,让学生成长成为“四有新人”,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