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氢化联合SFC制备β-细辛醇工艺研究

2020-07-11 02:40樊沛楠白育军刘大伟白亚军郑晓晖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20年5期
关键词:辛醇常压转化率

孙 颖,李 斌,樊沛楠,刘 佩,白育军,刘大伟,李 霞,白亚军,4,郑晓晖

1.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2.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5;

3. 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 223200;

4.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β-细辛醇(顺式2,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烯醇,化学结构见图1中1a),先后发现于传统中药金钱蒲(Acorus gramineusSoland,Araceae)[1]与传统中药石菖蒲(Acorus calamusvar.angustatusBesser)中[2]。2015年,Cartus等[3]报道该化合物为β-细辛醚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近期研究表明,β-细辛醇具有显著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2]。2014年,本课题组报道了α-细辛醇(反式2,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烯醇,化学结构见图1中1b)作为α-细辛醚的代谢产物具有更好的抗癫痫活性[4]。考虑到传统中药石菖蒲中β-细辛醚含量显著高于α-细辛醚[5],且具有较好的镇定与降温活性[6],推测β-细辛醇也具有相类似的生物活性及较低的毒性。由于天然提取获得β-细辛醇较为困难,故本工作将采用化学方法研究β-细辛醇的制备工艺。

通常直链烯键化合物的反式构型较顺式构型稳定。利用Knoevenagel反应及酯的还原可高产率获得α-细辛醇[7-8],但难以高产率获得β-细辛醇。本课题组尝试以2,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Wittig反应生成相应的肉桂酸酯衍生物,再经还原得到α-与β-细辛醇混合物,其中α构型和β构型比大于2:1。因此,该法也不适于β-细辛醇放大合成。考虑到炔烃的Lindlar催化加氢是制备顺式烯烃的有效方法[9],故本工作以2,4,5-三甲氧基苯基丙炔醇(细辛炔醇见图1中2)为原料,经Lindlar催化加氢获得以β-细辛醇为主的还原产物,并利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10]高效分离α/β-细辛醇顺反异构体,从而获得高纯度β-细辛醇。具体合成路线见图1。

图1 Lindlar催化氢化细辛炔醇制备β-细辛醇合成路线及反应副产物Fig.1 The synthesis of β-asaronol by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asaronyl alcohol with Lindlar catalyst/hydrogen system and reaction byproducts 2: 3-(2,4,5-trimethoxyphenyl)prop-2-yn-1-ol; 1a: β-asaronol; 1b: α-asaronol; 1c: 3-(2,4,5-trimethoxyphenyl)propan-1-ol

1 实验部分

1.1 合成方法

细辛炔醇与α-细辛醇及二氢细辛醇(对照品)均实验室自制;Pd/BaSO4(钯的负载量为5%,质量分数),Pd/CaCO3[Lindlar催化剂,钯的负载量为5%(质量分数),该催化剂经Pb(OAc)2钝化处理],Pd/C(钯的负载量为5%,质量分数,含水50%)购自陕西开达;喹啉购自百灵威;纯化硅胶购自烟台江友;其他溶剂购自国药。

250 mL不锈钢压力釜中,依次加入细辛炔醇,溶剂与一定比例的钯催化剂(或含抑制剂),分别在不同温度(5~60 ℃),不同压力条件下(常压至1 MPa),使用分析型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跟踪反应。泄压(氢气),过滤催化剂(回收再利用),滤液减压浓缩,待制备分离。

1.2 SFC分离纯化

分析型SFC设备采用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的NS8001系统(泵:Hanbon NP 7001,检测器:Hanbon NU 3000),测试条件:色谱柱Chiralpak AD-RH(4.6 mm×150 mm×5 μm),改性剂为H3PO4-MeOH(H3PO4体积分数为0.5%,H3PO4-MeOH与CO2体积比为20:80),流速为3.0 mL/min,背压为16 000 kPa,柱温为40 ℃。

制备型SFC设备采用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的NS8002系统,色谱柱为纳微UniChiral OZ-5H(21.2 mm×250 mm×5 μm),分别对背压、添加剂、改性剂、柱温以及上样量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分离条件。

1.3 表征与分析

采用上海易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WRS-1B)熔点仪测定样品的熔点,其值为58.2~59.9 ℃;采用美国安捷伦公司HPLC1260-MS6520型液相-质谱联用,质谱检测条件为电喷雾离子化法(ESI),检测模式为正离子模式,干燥气(N2)流速为10 L/min,干燥气温度为350 ℃,电喷雾压力为310 kPa,毛细管电压为3 500 V,裂解电压为 135 V;采用瓦里安Gemini 2000(600 MHz)核磁共振仪进行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产品分析

10 g细辛炔醇经优化条件后(硫酸钡钯作催化剂,与细辛炔醇的质量比为0.2:1,甲醇作溶剂,室温,常压,反应4 h)反应,得粗品9.8 g,原料转化率99.5%,β-细辛醇占86.5%。其中,顺反细辛醇质量比为9.5:1;经SFC分离纯化,得β-细辛醇7.5 g,纯度99.4%(图9c),色谱纯化产率为88.2%,总产率为75.5%。重复做3次,顺反细辛醇比例为(9.5~9.7):1,纯度大于99%,色谱纯化产率为88%~94%,总产率为74%~81%。分离出的α-细辛醇及二氢细辛醇经核磁、质谱鉴定与文献[11-12]一致。其中,β-细辛醇核磁氢谱(见图3a)显示烯键上两个氢的化学位移值分别为6.64(C7H =)与5.87(C8H =),并由化学位移计算得耦合常数(J)为11.5,证实该烯键为顺式构型[13-14]。此外,β-细辛醇质谱:[M+H]+225.110 9(图2),氢谱(图3a),碳谱(图3b)与文献[15-16]报道一致。

图2 β-细辛醇的质谱图Fig.2 MS spectrum of β-asaronol

图3 β-细辛醇的核磁共振图谱Fig.3 1H and 13C NMR Spectroscopy of β-asaronol

2.2 催化剂的影响

2.2.1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催化剂种类对反应的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分别选用Pd/C、Pd/BaSO4、Pd/BaSO4加喹啉以及Pd/CaCO3各10%(相对于细辛炔醇的质量分数)为催化剂,在甲醇中,于室温常压(氢气)下,反应4 h,考察催化剂种类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SFC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Pd/C作为催化剂不具反应选择性,主要产物为化合物二氢细辛醇(图4a)。Pd/BaSO4催化效果最好,顺式产品β-细辛醇所占比例可达87%,反式产品α-细辛醇占10%,二氢细辛醇占1%(图4b)。与文献报道相反[17-18],喹啉未钝化Pd/BaSO4的催化活性,反而有活化催化剂的效果,使得反式产品α-细辛醇与二氢细辛醇均大幅度增加(图4c)。Pd/CaCO3催化活性最低,产物β-细辛醇含量低至1%(图4d),说明Pb(OAc)2抑制催化能力较强。

图4 催化剂种类对反应选择性比较Fig.4 Comparison of catalyst types on reaction selectivity

选择Pd/BaSO4与Pd/CaCO3为催化剂,考察反应压力对反应进程及顺反比例的控制问题。在催化剂和细辛炔醇的质量比为1:10,室温下,甲醇作溶剂,反应4 h,考察不同氢气压力(常压、0.5和1.0 MPa)对反应的影响,SFC分析结果如表1。

表1 压力对原料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Table 1 The influence of pressure on the conversion and product selectivity

由表1可知,Pd/BaSO4作为催化剂,随反应压力升高,转化率升高,然而顺反化合物比例(β-细辛醇与α-细辛醇之比)降低,二氢细辛醇比例上升;Pd/CaCO3作为催化剂,4 h内原料未完全转化,β-细辛醇与二氢细辛醇含量随反应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说明二氢细辛醇的生成并未受到显著抑制,且β-细辛醇选择性较Pd/BaSO4作为催化剂时低。因此,Pd/CaCO3不适合做该反应催化剂,而以Pd/BaSO4为催化剂,在常压状态下获得β-细辛醇更具选择性优势。

2.2.2 催化剂与原料配比的影响

以Pd/BaSO4作催化剂,甲醇作溶剂,于室温常压下,反应4 h,考察催化剂用量对原料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表可知,催化剂用量越大,原料转化率越高。β-细辛醇在20%配比时含量最高,约占88.4%,随催化剂含量升高,β-细辛醇含量逐渐降低,同时副产物α-细辛醇与过氢化产物二氢细辛醇含量升高。说明高含量催化剂显著提高原料转化率,但产物的选择性有所降低。催化剂与原料质量比为0.2较为合适。

表2 催化剂/原料配比对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catalyst/raw material ratio on conversion and product selectivity

2.2.3 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影响

Pd/BaSO4作催化剂(催化剂与原料质量比为0.2),甲醇作溶剂,于室温常压下,反应4 h,考察催化剂的使用次数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催化剂在连续使用3次后,转化率逐渐降低,依次约为99%,94%和83%,第4次催化后转化率下降至65%左右。催化剂在重复使用3至4次后,分别加入5%或10%的新催化剂,原料转化率可相应增加至98%和93%左右。故催化剂在使用2次后需重新处理再用,或在使用3次后,补加5%的新鲜催化剂再次使用,以便获得较好的原料转化率。综上所述,选择Pd/BaSO4为催化剂,添加量为20%(催化剂与细辛炔醇质量比),该催化剂连续使用2次或第3次补加5%较为合适。

图5 催化剂使用次数对转化率的影响Fig.5 Effect of catalyst use times on conversion

2.3 溶剂的影响

反应溶剂对转化率影响较大。以Pd/BaSO4作催化剂(催化剂与原料质量比为0.2),于室温常压下,分别使用甲醇(MeOH)、二氯甲烷(DCM)和四氢呋喃(THP)作为溶剂,反应4 h,原料转化率结果见图6。由图可知,甲醇作溶剂反应效果最好(转化率为100%),二氯甲烷次之(转化率约为92%),四氢呋喃对反应有抑制作用(转化率低于12%)。推测四氢呋喃与催化剂形成配合物,导致原料与催化剂无法充分接触,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故选择甲醇作为反应溶剂。

图6 不同溶剂对转化率的影响Fig.6 Effect of different solvents on conversion

2.4 反应温度的影响

反应温度对原料转化率也有影响。催化剂(Pd/BaSO4)与原料质量比为0.2,常压,甲醇作溶剂,反应4 h,通过分析型SFC监控反应,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可知,低温条件下,反应较为缓慢(5 ℃,转化率约50%);25 ℃(转化率约90%)及50 ℃(转化率约93%)转化率相差不大。考虑到操作方便、安全及放大功耗等问题,在室温下反应较为合适。

图7 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Fig.7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conversion

2.5 反应时间的影响

固定催化剂与原料质量比为0.2,甲醇作溶剂,于常压室温下,应用SFC对不同反应时间的转化率进行监控,结果如图8所示。由图可知,随反应时间延长,原料含量在1 h内迅速降低,反应4 h原料含量低于1%,产物含量约为88%。与此同时,副产物α-细辛醇与二氢细辛醇的含量逐渐升高,α-细辛醇升高较快,4 h其含量约为9%,二氢细辛醇升高缓慢,4 h其含量约为1%。为避免副产物进一步升高,反应在4 h左右终止。

图8 反应时间对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Fig.8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conversion and product selectivity

2.6 SFC分离方法的优化

由于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重结晶难以将α-细辛醇与β-细辛醇有效分离。故选择手性色谱填料(UniChiral OZ-5H,5 μm),采用SFC法进行分离纯化。经表3条件优化,在分析型SFC设备上初步建立半制备分离条件:乙腈(ACN)为改性剂,无添加剂,背压为12 MPa,温度为35~40 ℃,波长为310 nm,上样量为40 μL,流速为3 mL/min,流动相比例为0~60,ACN为5%~35%(体积分数)。

表3 改性剂、添加剂、温度及背压对产物分离度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modifier, additive, temperature and back pressure on product separation degree

以上述分析SFC条件为基础,固定改性剂比例(35% ACN),即流动相比例为二氧化碳与乙腈比为65:35,在半制备SFC设备依据上述色谱条件,改变流速(16 mL/min)并在半制备色谱柱上获得较好的分离结果[图9a,上样量为6.7 mg(40 μL)/针],提高上样量[100 mg(600 μL)/针,图9b)]分离效果变化不大,两者洗脱时间均为35 min。按此条件,连续进样,共分离粗品24.8g(纯度84.2%),最终获得纯度为99.4%(图9c)的β-细辛醇19.6 g,色谱分离产率为93.8%。

图9 分离纯化前后SFC色谱图(a)纯化前进样量40 μL/针(半制备色谱柱),(b)纯化前进样量600 μL/针(半制备色谱柱)和(c)纯化后(分析色谱柱)Fig.9 SFC chromatogram before and after purification (a) sample before purification, 40 μL/time (semi prepared column);(b) sample before purification, 600 μL/time (semi prepared column); (c) sample after purification (analysis column)2: 3-(2,4,5-trimethoxyphenyl)prop-2-yn-1-ol; 1a: β-asaronol; 1b: α-asaronol; 1c: 3-(2,4,5-trimethoxyphenyl)propan-1-ol

3 结 论

以细辛炔醇为原料,通过对催化剂种类、物料比、溶剂种类、温度、时间、压力以及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的系统研究,获得一种β-细辛醇占优势(约90%)的催化氢化合成工艺(Pd/BaSO4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为0.2,甲醇作溶剂,于室温常压下,反应4 h)。此外,通过制备型SFC纯化工艺(背压、添加剂、改性剂及柱温)优化,获得纯度大于99%的β-细辛醇,为深入研究β-细辛醇的生物活性提供物质支持。

猜你喜欢
辛醇常压转化率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常压储罐失效后果评价的关键影响因素
石菖蒲抗癫痫活性成分α-细辛醇鼻腔给药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6种邻苯二甲酸酯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提取率与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关系
辛醇—水分配系数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丁辛醇残液回收技术现状与展望
常压衬胶容器设计技术研究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
化学平衡中转化率的问题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