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二外日语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2020-07-10 21:55王珏钰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策略

王珏钰

摘 要:我国高校的二外日语教学长期存在效果不显、学用分离等问题,改善教学策略,改变现状是当前二外日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二外日语进行分阶段教学实践,分析了所用的各种教学策略,并对提出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二外日语;教学策略

引言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基本上都开设有二外日语课程,这门课程通常在大学二年级开始设置,开课四个学期,约200-280左右个学时。相较于其他公共课,二外可以说是英语专业学生修课学时最多的学科。但是,即使学时最多,在日语二外课程结课后,大多数学习者却无法实际运用日语,二外日语教学长期处于只学不用的尴尬状态中。因此,改变现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二外日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经过总结发现影响初学者二外日语习得的因素主要有:迁移和包括学习动机、语言学能等因素在内的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通过分阶段组织教学的方式,统一规划整个教学过程(日语1—日语4,四个学期课程)。即在实践纵向上,主要分3个阶段:课程授课开始前的准备、学期中课程教学的实施、阶段性课程之间的衔接;在操作的横向上,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实践,寻求二外日语教学的有效策略,最大限度地确保二外日语的教学质量。

1.第一阶段:课程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1.1前期调查

斯莱文主张做有意识的教师,认为教学包括计划和准备,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及需求等。正式的教学活动开始前,了解并预测学生面对一门全新学科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同时着手准备实施与学生当前发展机能相适应的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因此,在课程开始前,有必要做一次师生初步沟通和问卷调查,师生沟通,可以面对面座谈形式也可以通过微信群或QQ群等线上手段。主要了解3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二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是对教师的建议和自我评价等。这种课前准备,可以具体了解学生通过这门课想学到什么、对这门课的期待值如何、打算怎样学习这门课,对老师的教学有何要求或建议、对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偏好/特长(听力、会话、阅读或口头交际等)进行自我评价等等。教师通过整理这些信息,简单统计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学生分布情况,可以初步消除学生与新科任教师之间的隔阂,也有利于教师在第二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情况,为随时采取各种手段介入帮助学生不断加强学习动机做铺垫;同时,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焦虑和提高自我效能感。

1.2课程开始前的准备

在正式上课前一周内,建群或加入学生已有的微信群、QQ群等,在线上通知学生进入课程学习前应做的准备,提前布置任务,使学生提早进入学习状态。据粗略了解,以日语为二外的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且其中90%以上的学生都是零起点,英语与日语属于不同的文化社会。因此,课程正式开始前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电子平台提前发布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语言文化知识和预习任务,使学生顺利进入课程的学习,同时穿插发布有关日本文化社会的视频、文章等帮助学生消除对目标语国家的陌生感,提高语际主观相似性,初步从心理上降低语言距离。

1.3第一次课

课程第一次课的课堂组织得当可以让学生尽快顺利进入课程的学习。第一次课,主要通告学生,这门课总学时及每学期的进度安排,并向学生公布教学日历、教学设计和将会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对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同时,让学生了解教材总体构成、每一课的内容呈现方式、学习的重点和作业形式等等。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做到心里有数后,再进入第一课的学习。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二外日语实际上是其学习的第三门语言。因此,在进入第一课学习之前,教师还应介绍日语与作为学习者母语的汉语(第一门语言)以及作为学习者专业的英语(第二门语言)的差异,包括文化心理、发音特点和语法特征等,提醒学生有意识地克服负迁移的影响,顺利进入课程的学习。

2. 第二阶段: 学期中课程教学的实施

第二阶段主要是针对影响学生二外日语习得的要因所做的教学策略实践。在这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都必须有效衔接,多种策略交叉进行,帮助学生克服负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语言学能并做到及时合理的反馈等方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1克服負迁移

研究者们强调语际共性或相似性,认为语际相似性对迁移的影响比语际差异更大。当学习者主观认为源语和目标语非常相似是,正迁移发生的概率最高。鉴于此,为了降低日语在学习者主观心理上的距离,笔者在教学中进行的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1)在课前10分钟和课间10分钟里,放映日本现代人文、地理美景、风俗民情等短片;课余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平台发布具有时代气息的日剧或历史剧等;增加学生对日本社会文化的认识,减少、消除学生与目的语之间的心理距离。

2)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音视频输入。针对所学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点,收集或剪辑动漫、日剧中的片段,在课堂上课堂上适当呈现,并发布在微信、QQ群或雨课堂等平台,便于学生课后观看并模仿练习。视频片段尽量简短且有趣味性和情节性,学生能顺利模仿且组队分角色演练。这样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日本人的语言思维,能迅速熟悉日语的发音特点。

3)进行对比教学。将汉英日的语法项目进行列表对比;将日语常用汉字表中的字型异于汉语的汉字逐一选出,与汉语汉字列表对比;对保留了汉语文言文古意的汉字,提示学生做对比,并查阅学习该汉字的现代意义与古文意义。使学生能清晰感受到第一、第二和第三语言的异同,有利于学生克服语际负迁移。

对两个平行班中的甲班系统地进行以上教学尝试,乙班则仅仅在授课过程中偶尔穿插提示某个中日汉字的异同,并不系统将语法、汉字等系统地列表呈现,也不要求学生做对比学习。在作业和期末考试中显示,甲班在语法、词汇、句型等方面的掌握度明显高于乙班。

2.2进行合理反馈

有效教学重要的一环是合理反馈。纠正性反馈是消除中介语固化的的方法之一。纠正性反馈的质量、数量、持续时间和介入阶段等,都会使学习者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纠正性反馈本身的质量严重影响固化能否被消除。

反馈有多种形式。在教学现场常见的反馈方式有两种。?暗示性反馈。是指在交际中,不打断其语流的顺畅,暗示性地在对话中提醒学生注意有语误的语言形式;包括直接给出正确用法或以疑问的形式来提示学生两种方式。?明示性的提示。即直接或间接指出误用,并给出正确用法或敦促其自己修正。

实践发现,二外日语在课堂的提问或角色会话练习的任务中,教师的反馈应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反馈形式。在日语1-2阶段,明示性反馈比暗示性反馈更有效果。在初级阶段,暗示性反馈时,学习者经常没注意到老师的反馈,也经常不清楚反馈的是哪个部分。比如,对于上表1中「寒いでした?」这样的反馈,即使教师本意是让学习者注意形容词“寒い”的错误活用,但常见的学生的反应是「はい」、「そうです」这样的回答,学生并没有想到这是对语言形式进行纠正的反馈,而是认为这是老师对其说话内容进行的确认;即便是“あ、そうですか。寒かったですか。”这样的反馈,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注意到老师所用的语言形式和自己所用的差别。而学习到了日语3开始后,笔者认为暗示性反馈中的直接提示却是相对科学合理的方式。只是需要多重复几次达到引起学生注意的效果。在不中断语流的情况下,「あ、そうですか。寒かったですか」这样的暗示性提示正确用法的重复,其既具有确认内容的功能,也有针对学习者误用提示语言形式的功能。

第二,训练语法、词汇或音声等语言形式时,反馈不宜过长;且必要时要提前提示学生教师将会在哪个语言形式上进行反馈。以上表中的会话为例,进行任务演练前,提示学生“今天,将运用1类形容词进行会话练习”,告诉学生老师会对他们的1类形容词的活用方面的误用进行反馈。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误用进行反馈时,尽量简短,每次最好聚焦一个语言形式,这样学生更容易注意并接收到老师的反馈意见。

2.3学习动机的维持与强化

在影响學习者二语习得的多个因素中,学习动机是为数不多的教师可以大幅改变的因素。

在长达4个学期的二外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非始终如一。在不同的阶段,各种不同的外部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学习动机的变化。但一般认为,在不同的阶段让学生产生动机、维持动机、增强动机,这对学生整体成绩的稳定提高有着很大的关联。

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迷惑时获得了很好的反馈;对来上日语课有憧憬,没有焦虑等等都能增强动机。同时,持续维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提问有学习焦虑情绪的学生时,问题尽量贴合其语言水平;对性格活跃的学生,喜欢挑战事物的学生,则可以适当给稍微超出其水平的任务。等等这些促进学生的成功经验的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师在言语上的鼓励和引导都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同时,注意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二外日语的学习者基本上都是以英语专业的学生,男生比例远低于女生,这直接导致女生与教师互动的概率更高,这有助于提高女生的自尊,但男生则有可能感觉被忽视,从而降低学习动机。笔者整理近十年的日语二外成绩单,发现男生总评的优秀率明显低于女生,这可能是原因之一。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时,互动注意兼顾不同群体的教学对象,适度表现出教师对某个具体学生的关注,一段时间后大多能看到该学生动机的提升。

(2)降低抑制性不安

二语习得过程中大多学生都会产生不安心理,包括对交际是否能顺利进行的不确定产生的“交际不安”、对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的“考试不安”、老师和同学是否对自己有否定评价的“评价不安”等。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其感到不安的场合、时间也不尽相同。虽然有很多研究表明不安对学习带来坏影响,但也有研究认为不安可以促进学习的进展,从而将不安划分为妨碍学习的“抑制性不安”和有助于学习的“促进性不安”。因此,教师要多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判断其所持有的不安对其学习是抑制还是促进的。对于抑制性不安教师应该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缓和不安。Oxford提出的13点缓和不安的方法可以借鉴:①让学习者理解不安只是一时性的。②对于长期持有二语学习不安的学习者,应在课堂中使其有成功经历,恢复其自信。③营造明快无害的环境,使学习者参加有适度风险的活动,使其对语言模糊性有宽容。④降低学习者之间的竞争性。⑤明确学习目标,锤炼为了达成目标的学习策略。⑥对于“即使不完美也可以发表”这一点有共识。⑦通过音乐、微笑、游戏等放松。⑧进行明确公正的测验。⑨学习者对自己业绩进行评价。⑩给予学习者肯定的反馈。?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等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活动。?让学习者意识到什么想法会导致不安。?指导学习者找到并改变消极的不合理之处。

(3)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

学习者中心的心理学原则下的一个重要的学习者形象是“重新解释信息并亲身体验”。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强调,学生在自己学习中扮演的角色远比在课堂中的传统角色主动。从二外日语第3学期开始,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句型和表现方法,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采用大量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思考后从中发现和理解学习中的困难。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这样的任务设置:设置了贴近职场或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从动漫、日剧中选出适合的台词,要求学生组成合作小组代入角色进行模仿演练,学生必须思考、讨论角色的分配、台词在情景中的运用等。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发现、学会所需要的词汇、句型和表现形式。在合作小组中,学生除了要处理自己所负责的部分,还能看到同伴对所学内容的运用,观察到同伴对过程的规划整理。这样的任务让学生有很强的获得感,有助于学生的动机提升。

2.4激发语言学能的提升

语言学能是语言学习的认知能力,其由语音处理能力、语言分析能力和联想╱记忆能力等若干要素构成。有研究发现,语言学能语言学能随着其他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是动态发展的。Wesche、Robinson和 Erlam等学者的研究都发现语言学能在不同的学习或教学条件下,对学习效果均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学习者的学能,并不是所有方面的学能都高或都低,很多学习者同时拥有某种高学能与某种低学能。

二外日语由于课程安排所限,不能发挥学生全面的潜能。笔者适当增加对学生的评估手段,形成性测评多样化,尽量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业表现,从而提高在口语、听力、交际等方面有突出潜能的学生的学习自信。

除此之外,适当调整教学手段,影响学生的语言学能积极发展是很必要的。

例如:

(1)加强课堂上的社会性任务活动

学习中疑难问题积累的过程,就是学习焦虑积累的过程。根据维果斯基认知学徒期理论,让学生充当“老师”,面对全班同学呈现教学,是一个有效的让学生逐步掌握专业知识的教学手段。笔者利用学习平台,设置任务,促使每位学生将自己学习中的学习难点、疑点作为主要内容,利用各种途径(如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伴)解决问题,阐明疑难点,并制作PPT后在全班面前展现和讲解。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克服学习上的难关,获得扎实的语言知识。但是其缺点是受时间限制,无法在课堂上给所有的学生机会。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网络,让学生将PPT(附带录音)发到平台,由同伴和老师进行评价。

(2)帮助学生分析学习策略,引导其做策略调整。

Leino、Politzer 和Oxford等学者都认为语言学能与学习策略的使用有显著相关。也有研究发现,学习策略改变可以语言学能。

Oxford将学习策略分为a.记忆策略 b.认知策略 c.补偿策略 d.元认知策略 e.情感策略 f.社会策略 等六类。a.记忆策略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方法记忆所学来推动学习的一种策略;b.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通过反复练习、分析学习项目、记笔记、划重点等手段来学习的一种策略;c.补偿策略是一种弥补交际、理解时的不足所用的补偿手段;d.元认知策略则是学习者为达到认知目的所使用的计划、评价等各种方法;e.情感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情绪和态度等;f.社会策略,这是一种通过诸如请教师友、与目标语国家的人做会话练习等与人交际的方法来推进学习的一种策略。

在日语1-2的学习阶段,学习者通常使用前三种策略,即以直接策略为主,这有利于日语语感的初步形成和基础句型等的掌握;到了日语3开始,教师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对 d~f三种策略的有意识使用。后三种策略是间接策略,这三种策略的有意识运用,可以使学生逐步提升语言学能,初步把握日语语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英语和母语对日语学习的负迁移;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对文化差异增强理解和包容。

3.第三阶段:階段性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学业评价

3.1两期课程之间的衔接

阶段性课程结束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巩固内化本期所学并为下一期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和跟进。每学期16-18周的上课时间,期末考后的寒暑假时间很长,而大部分学生由于从心理上对二外不重视,在整个寒暑假期间经常忽视二外日语的学习,没有做必要的知识巩固和衔接,这往往导致开学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无法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和学习强度。

因此,学期结束后通过班级微信群或QQ群等平台在线上发布寒、暑假作业,作业形式包括针对已学课程的巩固练习以及视听任务、阅读与写作等。学生的作业完成度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评价系统,敦促学生利用寒暑假对上期所学进行内化并对下期课程有预期和规划。

同时,在期末确定并通知学生在寒暑假期间的集中答疑、反馈的时间和可能会用到的网络平台。在寒暑假期间,1周1-2次半小时左右定期的线上互动和集中反馈共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自学时遇到的困难,保障持续不间断的二外日语的有效学习。另外,教师也要针对性随机个体抽查进行单独、及时的反馈和沟通,消除学习焦虑,促进学习积极性和持久性。

3.2细化评价系统

目前为止,大多二外日语的成绩评定主要是由平时成绩、期中考和期末考等3项中的1-3项指标综合而成,平时成绩大致考察的是考勤、平时作业等,期中和期末考基本是纸面笔试。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及时评估自己教学或学习效果。

改变现状,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就必须全面科学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笔者利用教学网络平台,尽量细化形成性评估体系,对学生的每一份努力都予以肯定和评估。笔者将评价初步细化,评价包括:出勤率10%;课堂师生互动、课堂小组活动的活跃度和参与度10%;课堂小测的成绩10%;课后任务完成量与度10%;期中考20%;期末考30%;寒暑假的任务完成的量与度10%等。

及时全面的形成性评价和和科学的终结性评价,可以精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在学习中每个具体的工作、肯定学生的每一份努力,也是每个细化学习阶段的具体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更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果。

4.结语

在上述3个阶段中的教学策略的实施中,从学校评价系统的相关规定的灵活度和教师教学任务安排的合理性到教师个人的观念改变都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的日语二外教学中,在以下几方面需要从学校到教师个人共同的努力和重视。

(1)保证教师课程教学的连贯性。即一位教师连贯负责从日语1到日语4的教学任务,中途尽量不换人,这有利于课程的衔接和针对性教学,并能保证寒暑假作业的有效性,同时也能保证评价的一惯性标准和公平合理性。

(2)要求教师课余时间的付出。由于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手段的运用,要求教师在课余仍须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大量课外相关信息的收集、网上答疑、推送任务、针对个体的反馈和评价等。

(3)对二外教学的投入支持。二外日语的学生大部分是零起点,要求在两学年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学习内容,且课程形式单一,教师受学时、网络辅助平台、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条件所限,授课形式也是以教师为中心。要改变这个现状,需要自上而下的各方面投入。另一方面,评价体系的确立应给予课程团队一定的自主性,而不是学校硬性规定的文理科完全一致的40%(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或30%(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这些方面都需要学校的理性支持方可改善。

(4)网络平台的利用。目前,虽然各种辅助教学的平台在高校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但是在二外教学对电子手段的利用相对滞后和受限,这其中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校方到教师、学生等自上而下的不重视所导致的现象。而传统的现实课堂明显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教学效果也长期无显著变化。各种网络平台的推广需要校方的资金投入和教师个人的不断学习摸索方可见效。

参考文献:

[1]大関浩美.日本語を教えるための第二言語習得論入門 [M].くろしお出版.2010.

[2]王玲静.第二言語習得における心理的不安の研究 [M].ひつじ書房.2013.

[3]追田久美子.日本語教育に生かす第二言語習得研究 [M]株式会社アルク,2002.

[4]吕红梅,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5]曹大峰,林洪. 二语习得研究与日语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6]李红,马莉,张小红.  起始年龄和语言学能与二语语法学习成效的关系 [J].现代外语,2019.7

[7]李红,马莉.语言学能研究新发展[J].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16.

[8]杨婕.语言学能与二语习得中其他个体因素的关系研究:综述与思考 [J]. 丽水学院学报.2018.

猜你喜欢
教育心理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浅谈利用教育心理学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