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琦
摘 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多元的互动的朗读评价方式能够极大调动学生朗读自信心和朗读能力,但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朗读评价语重视“语文味”而缺少朗读方法的指导,朗读评价方式、朗读评价主体单一的情况。本文提出在朗读评价中渗透指导方式,增强生生朗读评价方式,利用V校平台,增强朗读评价的互动性,除了关注表现性评价外,更关注学生朗读形成性评价,旨在提升学生朗读能力,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朗读评价;方法指导;互动性;多元性
教师能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巧妙地评价语言,多角度、改善运用评价方法,挖掘朗读评价主题能动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和自信心,能提高朗读教学效果,更能鼓励学生把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1.现状分析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处于被动状态,注意的广度小,稳定性差,分配能力较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识字量较少,给朗读教学也带来了一定难度。纵观,小学语文低段对朗读的评价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1朗读评价语突出“语文味”而缺少指导性
低段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在课堂中进行,教师往往都会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节来提高朗读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对学生朗读评价语上,却往往出现过于突出“语文味”而无针对性方法指导的情况。仔细听教师的评价语,我们发现,看似是贴合课文内容,又充满“语文味”,实则缺少针对性,缺少朗读指导,也没有在学生学生提高朗读能力提高上有所帮助。学生们的自主评价也不过是对老师表扬进行回应。而这样缺少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性的评价,屡次出现在低段语文学习的朗读环节中,让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失去了功能,更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提提高朗读技巧。
1.2朗读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单一
在低段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为了节约宝贵课堂时间,充实课堂内容,顺利完成课堂环节,在朗读中的评价往往都是教师单向性地做出评价,而评价方式也很单一。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没有评价的权利。即使有时教师的评价有时是片面的,缺少针对性的,学生也只能一味附和。教师用自己的单向评价,限制了学生的朗读的个性化朗读。时间一长,学生的个性化感受也就逐渐麻木了,只会一味地接受教师的评价,而丧失了自我对朗读评价的思考能力。
2.对应策略
朗读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实现朗读表现性评价的多元化,可以从朗读教学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改变来努力,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学生朗读过程中的不断调整和进步。
2.1表现性评价中,根据题材凸显朗读方法
由于低段学生正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阶段,在评价学生朗读时,教师更要做到将“语文味”和朗读方法指导相融合。教师要抓住不同题材的特点,在学生朗读表现性评价中指导不同文体的朗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1)寓言朗读评价,把握故事形象。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低段课文中非常常见,它偏度短小,结构紧凑,在简明扼要的形式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师在进行寓言朗读评价时,要评价学生朗读不仅要了解寓意,更要勇于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情感。评价学生朗读寓言时,首先可以评价学生的语调是否自然亲切,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要像在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其次要评价学生生在朗读时是否注意寓言故事中人物的特点,根据寓言故事情节发展,适当运用语调高低、语速快慢,把握轻重音,带动情节进入高潮。寓言朗读可以在评价中渗透方法,让学生通过形象的讲故事,更好地把寓意揭示出来。
(2)古诗朗读评价,把握基调变化。古诗朗读的规整和韵律的和谐是最大的特点。在评价时,教师要首先要关注到学生是否把握住古诗语言的“节奏”和“押韵”的变化,评价时可以问问学生,你是否根据古诗的句意读好划分的节奏。其次,在评价中关注学生读出古诗所蕴含的情感。
(3)评价散文朗读,把握形散神聚。在评价散文朗读中,教师可以抓住人物描写的,学生在朗读表现人物高兴时,评价学生是否读出“轻快、有跳跃感”。要引导是学生理解散文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注意语气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将散文的内涵和思想感情朗读出来。在不同的课文题材中,教师要掌握不同文体规律,在点评中感悟语言魅力,又要渗透“停顿”“重读”“轻读”“拖长音”“读得快”“舒缓”“轻快”等朗读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2.2表现性评价中,注重朗读评价多元化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思维发展方面尚不成熟,他们更容易理解具体的事物和形象,更容易受到一些具体情境的感染,低段的学生模仿和学习能力很强。在教师日常朗读评价的耳濡目染之下,学生自然也会学会如何去评价同伴间的朗读。
(1)主体多元,促进生生评价。教师在奠定了平时课堂朗读表现性评价时,充分注重“语文味”兼指导方法的基础下,要学会下放评价的权利,多关注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甚至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学生这样的自我评价,形式也更丰富,更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除了生生评价外,在教师还可以在邀请家长参与到平时的朗读评价中,把孩子平时对的朗读意见在课本或者《家校联系本》上写一写,或者和孩子交流交流,爭取提高社会、家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视。
(2)个性评价,尊重学生差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朗读评价中,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此外,在课堂上出现不敢读,或者朗读能力较弱的同学,教师在评价时更要加以鼓励。学生朗读声音较小,教师可以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再次给予朗读机会。老师可以这样评价:“你把手举起来了,说明你很想朗读,老师可以再给你一次朗读的机会,你可以选择坐着读,或者选择在讲台上读”。把选择机会留给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朗读要求,促进全班共同提高朗读能力。
(3)方式多元,延伸课后活动。朗读环节在语文课堂上所占时间有限,仅靠在课堂上的朗读评价,去提升学生朗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此时朗读还可以渗透在课后,充分利用v校平台,让学生自己评一评朗读,自己选一选喜欢的朗读片片段,进一步提升互动空间。例如:学校在举办讲故事比赛时,教师利用v校平台发布在线作业,把自己准备好的《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喜欢的故事录音上传,并请全班同学来做做小评委,选拔出自己最喜欢的讲故事同学,并进行点赞。这样一来充分极大地了全班同学的互动性。
2.3形成性评价,运用v校平台实时关注
学生的语文朗读学习能力提升是需要教师在课内课外不断指导的,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教师耐下心来,关注点滴,不断关注学生在朗读学习的过程的优缺点,对学生的日常朗读进行表扬和鼓励,从正面进行引导,重视形成性评价。
当然,教师要实现日常教学中,每天都点评班级每位学生的朗读,十分费时。此时,教师可以利用v校平台,每日发布朗读的在线作业,再v校上进行点评,每日积累,能很好地关注到所有学生读的朗读能力。
3.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朗读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氛围的有力武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呵护每一名学生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化、理性化、民主化的评价方式走近学生,进而帮助孩子们提升朗读能力,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丽,让朗读评价焕发生命色彩[J],现代阅读,2013年1月,第1期
[2]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9月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