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星
摘 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观点在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注重人类的自由自觉活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观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展开论述,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归宿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立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历久弥新,对于为了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诉求;价值归宿;核心价值
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诞生于德国,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引领了哲学界的新变革并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体系建立的过程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涉及政治价值、伦理价值、社会生活价值及经济价值等各个方面。但解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体系后,我们需清楚认识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始终的核心思想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部分,将《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提出的研究观点作为根据,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的伟大理论。虽然,此三部分内容的研究对象各不相同,甚至毫不相关,但他们都有着同一价值内核贯穿于其研究的始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组成的新唯物主义进行完备严谨的构建过程中,最先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深入阐述。为了客观全面的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规律的理解是从社会生产劳动角度出发的。[1]劳动资料、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及深深内化、融于此三者之中的生产力构成了生产力;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人”的要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系统中的“物”的要素。只有当“物”这一要素真正被人了解和掌握并运用于实践中,才能在生产中被充分的利用并发挥最大的价值,才能使生产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才能以丰富的物质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要。劳动资料就是“人”借助工具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物质资料加工、改造过程所作用的所有物质资料,劳动资料包括人化的自然資源和自然资源。社会生产的各生产力要素都融入科学并受到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型劳动者、新劳动工具和新劳动对象不断产生,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新的发明创造、新发现又诞生科学技术。总之,生产力的决定要素是人,所以生产力的问题就转换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问题。产关系是发生于人类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的物质关系,具有必然性和不以物质为转移的特点。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都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2]。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际上构成了社会生产中的生产关系,将这点作为根据,可总结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在社会生产中,人与生产力的关系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二是“生产力论”中所包含的关系与人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体系是相一致的,即人与客体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自身关系。[3]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曾经提出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也就是我们现在认为的历史唯物主义。因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内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我们也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内涵。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归宿
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有两个:一个是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一个则是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于资本主义的研究,集中体现在《资本论》中。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深刻地批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即一切以资本为中心,人则是沦落为资本的奴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靠资本来维系的。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这就使得“资本”原本由人类所创造的价值反过来就成了人类的“万能统治者”。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资本家把工人当做机器一样对待,诚如马克思所言“给工人饭吃就如同给锅炉加煤, 给机器加油”。对此,马克思曾强烈批判了资本家:“强制劳动剥夺了工人除吃饭睡觉所必需的时间以外的一切时间,使他没有一点空闲时间去呼吸新鲜空气或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更不用说什么精神活动了。”[5]总而言之,资本主义社会过度强调物质的作用,压抑了人性,是应该推翻的制度。人类社会的发展理应“以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6],只有劳动者本身的价值得到了肯定,生产力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资本主义以物为本的价值观念是一种人性上的倒退。但是,由于对于物质上的追求才为人类社会财富的发展带来量到质的增长。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进步性在于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生产机制。正是由于社会资产的空前发展才造成了社会体制的转变,也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人们,尤其是资本家对于资本的狂热追求就成为了物质水平发展的原动力。而这种社会财富的发展也就成为了人类达到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基础。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而且在工业化的社会中成为了人口组成的重要比例”[7]。因此,无产阶级的解放就是广大人民的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这种解放包括两方面重要内容:一种是无产阶级者在政策方面的解放,即是消灭由资本的过度崇拜所带来的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环境,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另一个方面则是从人类的物质、精神、智力以及生产关系上的解放。这是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而达到的人类更高境界的解放。实现这一解放需要生产力达到一定规模,使人类真正摆脱自然的限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这两方面的本质又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来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就在于其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解决社会形态的更替关系,结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矛盾对立的辩证中得出历史规律。
总之,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更坚定和加强了全国人民和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然而,在全民族价值体系的构建中仍有诸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解决。人需要现实的鼓舞,同时又执着于终极关怀,这就是价值观的使命。在对当代价值观重建的哲学依据、哲学取向、哲学判断进行了解后,我们需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进行深入探讨。当代价值观重构需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研究,内心有进步的价值观的支撑,远处有科学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之光的照耀,现实生活才变得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404页。
[6]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