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中青年2级高血压临床观察

2020-07-10 12:25:22
空军航空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氢氯噻嗪单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多见于老年患者。这几年由于环境、饮食、精神压力的变化,30~40岁患者的大量出现,成为了高血压慢性病新的时代特征,同时医学界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有了更多的担忧,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是舒张压偏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患病意识和风险警惕不高,多数患者没有选择“依方服药”,极易引发脑血管病、肾小球疾病、冠心病等[1]。从最新研究结果来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到达2级高血压必须服药,中青年2级高血压患者,往往单药无法控制好血压,需要通过联合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才有显著疗效[2]。从目前的临床实践和安全性角度来看,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中青年2级高血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门诊治疗的128例中青年2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0~45岁,平均(33.2±4.4)岁,经连续3 d测试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60 mmHg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100 mmHg或者其中单压超标。采用随机法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A组42例(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B组43例(接受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和观察组43例(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患者一般情况稳定,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依从性尚可[2]。排除标准:①原发性肝肾功能损害,严重心脑血管等器质性疾病或其他严重性疾病;②顽固性高血压;③继发性高血压;④依从性差;⑤知情不同意。3组年龄、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1.2 方法3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对照A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中国),5 mg/d。对照B组口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中国),80 mg/d+12.5 mg/d。观察C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80 mg/d+12.5 mg/d],连续服药2个月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身体指标。3组患者在服药的同时,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少盐(每天不超过5 g)、少脂肪摄入:每天脂肪摄入内量按体质量计算公式为:体质量(kg)×0.45(g),按此标准以下执行,有规律的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和保持情绪的稳定。

1.3 观察指标3组患者血压判断标准均采用《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中标准及方法,测量当日不从事激烈运动、禁烟酒。时间:9∶00准时开始,经休息20 min后,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坐位右上臂血压,经同时间段3 d测定后,可诊断为高血压;均值是取3 d的平均值。不良反应包括头部胀痛、头晕、恶心、心慌心悸、四肢乏力、局部浮肿等[4]。

1.4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以往的诊疗经验,针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持高难降的特点,判定标准以舒张压下降情况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具体如下:①显效:DBP≥10 mmHg达正常,或同比治疗前降>20 mmHg;②有效:DBP<10 mmHg达正常或同比治疗前降11~20 mmHg;③无效:DBP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情况3组治疗后SBP、DBP、HR均下降(P<0.05);与对照A组、B组比较,观察C组治疗后SBP降低较明显;DBP对照A、对照B与观察C组比较,C组的降压效果要显著优于A、B 2组(P<0.001)(表2)。

2.2 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后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7.14%、55.81%、81.39%,C组显著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表1 中青年2级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2 联合组和单用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表3 3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总有效率结果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不良反应上,不管是单药还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均能在1周后自行缓解。

表4 3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近几年来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越来越多,且呈现上升趋势,但从病因上来看,中青年患高血压有着“综合”因素,比如遗传、环境、压力等;从中青年患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来看其主要是舒张压的升高,而其它不良反应少见[5],所以往往造成中青年患者“无视”或忽略自身的高血压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从轻度高血压迈向了2级高血压,不良反应显然比轻度时候加重了,同时对于高血压这种心血管慢性疾病来说,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可能性加大了,比如冠心病和脑卒中成为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对于中青年2级高血压降压难的问题,普遍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来达到降压的效果,从临床实践来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效果是不错,总有效率达到了81.39%,这在临床上是比较高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隶属于钙通道阻断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药,生物利用效率高,能有效降低药物依赖性,其药为动脉扩张剂,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实现降压的效果,对心率影响较小[6]。而从单药治疗的效果观察,中青年2级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上单药治疗均不能达到显效,并且中青年人工作忙其治疗效果常呈不稳定状态,特别是舒张压控制效果不明显,但与其他同类药物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参考以往的文献,但个别也存在头晕恶心、局部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可能。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含有利尿药成份,通过排钠后血管平滑肌内钠离子浓度降低,再通过抑制钠+钙离子交换,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度降低[7-8],它能有效阻滞血管紧张素受体,同时也可缓解ATⅡ的血管收缩作用,对降低血醛固酮水平有作用,使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强收缩血管和水钠潴留作用,是长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9-10]。另外针对氢氯噻嗪导致患者出现低钾血症与高尿酸血症,联合用药后的风险显著降低[11-12]。2种药都是平常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均有非常显著的降压疗效,联合适用中青年2级高血压的治疗,对中青年患者2级高血压的舒张压控制能起到明显的效果,能起到较好的协同降压作用并具互消单药长期使用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氢氯噻嗪单药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2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2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单药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17
3,7-二卤代吩噻嗪的合成新工艺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