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软组织训练伤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影响飞行员身体健康和飞行寿命的疾病,严重者可造成停飞。飞行员腰椎软组织伤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歼击机飞行员颈腰软组织伤痛发病率高达72.5%[1]。本研究采用正骨手法、火针、结合疗养因子治疗飞行员腰椎软组织训练伤6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68例腰椎软组织训练伤飞行员,平均年龄(34.00±3.16)岁,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40例,急性腰扭伤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
1.2 治疗方法
1.2.1 正骨手法 给予新医正骨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次/周,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及急性腰扭伤患者手法治疗1次。
1.2.2 火针疗法 采用自主研发电火针治疗,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针体温度最高可达1 000 ℃,针体温度恒定,可调节温度高低,中穴准确,较传统火针操作更加精准。取穴:L1-S1双侧夹脊穴;患侧秩边、环跳、委中、阿是穴。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电火针针尖烧至亮白,针尖迅速所选穴位,按压针孔。3 d不能洗澡。2次/周。
1.2.3 疗养因子 根据病情及患者自身状况给予温泉浴、泥疗、景观治疗等疗养因子,全程给予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核心肌群锻炼。
1.3 疗效评定主要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该法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腰椎即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分数,通过改善指数可反映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改善率可了解临床治疗效果。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是机体组织损伤或受到损伤性威胁的刺激时,具有致痛作用的无机盐离子、胺类和肽类物质。表达水平的变化可反映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程进展。医用红外热成像指标主要观察受测区域的热图颜色变化,并记录温度变化,可反映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6、12个月放入VAS评分和JOA评分并统计治疗前后IL-6、TNF-α表达水平及红外热成像图改变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VAS、JOA评分情况治疗后各时间段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红外热像图温度比较情况红外热成像显示,患侧温度治疗前、后患侧温度均高于健侧,但是治疗后患侧温度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治疗2周后血清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表3)。
表1 腰椎软组织训练伤飞行员VAS、JOA评分比较
表2 腰椎软组织训练伤飞行员治疗前后健侧患侧红外热像图温度变化比较(℃)
表3 腰椎软组织训练伤飞行员治疗前后IL-6、TNF-α表达水平变化(pg/L)
腰椎软组织训练伤是飞行员平时工作和训练中的常见、多发病[3-4]。中医认为该病发病原因为“筋出槽、骨错缝”,表现为椎体的3种位移:前后、侧位、旋转。受寒凉、湿冷、过度劳累等不良因素刺激后可反复发作[5]。飞行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驾驶座舱相对狭小,长时间单一坐姿,腰椎间盘长期受压,易发生退变;较正常人椎管受压程度更高;执行任务期间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机体承受力相对减弱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6]。
我中心采用基于疗养因子的手针结合模式对飞行员腰椎软组织训练伤进行防治,结果显示:治疗后2周、6个月、12个月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真实反映软组织伤病疼痛的急慢性期表现,可以客观评价疼痛治疗前后疗效[7]。由于VAS评分及JOA评分在主观上有一定误差,因此本研究把红外热成像结果作为评价疗效的另一指标具有一定客观性。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后患侧的温度均高于躯体健侧,治疗后患侧温度差于治疗前。
我中心地处滨海城市大连,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疗养因子,还有泥疗、水疗、等物理疗养因子,对软组织伤病的康复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法是传统中医骨伤科核心的治疗手段,可纠正患病椎体病理性的位移,改善脊柱的内外环境,促进脊柱生物力学恢复整体平衡,且具有安全、简便的特点,可及时有效地避免脊柱小关节长期失紊发展成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极大的降低了发病率,间接提升部队战斗力。火针疗法源远流长,古称“焠刺”,可将热能导入腧穴,兼具针刺和热疗的作用,可散寒除湿、祛痛止麻、温经通络。腰椎间盘退变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重要的病理基础之一,化学性炎症因子、免疫性炎症介质及疼痛介质的分泌与释放与其密切相关[8-9]。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及疼痛介质在退变过程中对椎间盘基质的合成与分解、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10]。本研究显示,治疗后2周IL-6、TNF-α表达均有所降低,同时可减轻疼痛评分,改善腰椎功能,从症状、功能及分子生物学上的变化验证了治疗手段的有效性。飞行员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长期处于身心高压状态下,发病后面临病痛、停飞等因素影响,心理波动较大。疗养因子对患者的心理康复有较好作用,可倍增手法结合正骨的治疗效果。达到了内外兼治、整体调理、全面恢复的疗效,可显著增强远期疗效。
我中心基于疗养因子的手针结合模式对飞行员腰椎软组织训练伤的防治,针对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预后等,遵从循证医学,因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军事卫生学价值,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