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信息下供应链策略研究

2020-07-09 08:48周璐狄秋媛
中国商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周璐 狄秋媛

摘 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增强环保意识,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减少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减排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会降低企业实施减排措施的效率。本文基于减排成本信息不对称下供应链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以达到优化和协调供应链的目的。

关键词:碳减排  信息不对称  供应链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2(b)--02

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十分普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供应链系统的整体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它不利于供应链的有效运行,对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利益也会造成损害。为了最终实现优化和协调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目标,我们对非对称信息下的供应链进行了研究。

1 研究背景

经济的迅猛发展往往伴随着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现阶段,清洁能源技术依然处于紧锣密鼓地研发试验阶段,低碳排放的技术尚未得到普及,企业仍需要使用大量的化石能源。在这种情况下,有毒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针对企业生产作业引起的环境恶化问题,政府出台了许多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不仅需要政府加强执行力度,还需要供应链中各企业的配合。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付出额外的经营成本。而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将会使企业的有效减排变得困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供应链中的企业应该设定怎样的减排目标,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降低碳排放量,企业应该如何制定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供应链协调机制,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供应链整体效率的影响,如何最小化减排成本等,这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探讨与分析的问题。

2 非对称信息下供应链运作存在的问题

2.1 不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出于对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供应链中的企业在作出决策时不会考虑其上游与下游企业的情况,往往会故意隐瞒甚至谎报某些与收益相关的信息,企图凭借这些没有共享的信息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在实施减排措施时,上下游企业的碳排放量配额以及超额碳排放的单位成本等信息是否真实,将会影响企业对生产量和碳减排量的预估。如果企业隐瞒和谎报自己得到的减排信息,极有可能导致企业在生产时做出不适宜的决策,产生额外的碳排放,继而产生更多的成本,给企业经营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2.2 不利于企业拓宽对外市场

为了大力推进环保事业,改善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许多国家都在提倡进行节能减排,开始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鼓励政策。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外国的低碳标准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高,有能力出台高于国际低碳标准的国家标准,其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偏好也远大于我国。我国在节能环保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较低,生产的产品普遍碳足迹较高。因此,中国企业如果想要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世界的大门,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碳排放水平。但是由于供应链中减排成本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供应链中的企业无法获得最优的收益。收益的减少将导致减排研究的资金不足,减排技术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产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高。长此以往,技术得不到提高,产品低碳化停滞不前,中国企业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2.3 不利于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高

一条供应链通常由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商组成,运营的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经营最优化和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相关的信息在三个企业之间应当是透明的、共享的。因此,在供应链上,如果其中一个企业隐瞒或谎报了减排成本的信息,那么三个企业之间就会出现矛盾。另外两个企业在一开始可能并不知晓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但随着供应链的运营,不协调的问题将渐渐显露出来,信息不对称对供应链的消极影响是无法被掩盖的。由此可见,碳减排成本虽然只是企业诸多成本因素中的一种,但它对供应链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不对称的成本信息会导致供应链运营效率的降低。

2.4 不利于环保减排政策的实施

相较于从前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做法,当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力求在发展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的提高。因此,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环保政策来助力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对制造型企業也提出了要求。要发展环保事业,制造业的首要任务是降低碳排放。如果减排成本信息不是共享的,或是与政策的要求相差甚远,那么企业就不能有效地履行减排义务。政策得不到良好的实施,对于环保事业的发展是有弊无利的,企业的经营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2.5 不利于供应链向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对于本身碳排放量较多的企业来说,实施减排措施是较为困难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收到错误的减排成本信息,或是没有收到减排成本信息,那么企业就很难取得预期的减排效果。长此以往,企业极有可能对减排工作产生懈怠心理,这十分不利于企业的绿色化,也不利于供应链整体的低碳化。

3 减排成本信息不对称下供应链的优化建议

3.1 引入独立于供应链的第三方减排机构

供应链内部大多是独立决策的企业,如果减排成本信息的不对称在供应链内部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企业可以考虑使用供应链外的减排机构。由于存在于供应链外部,减排机构与供应链内部的企业就不存在利益方面的冲突。供应链内部的企业可将与碳排放有关的真实信息,如排放配额等交给减排机构来管理,减排机构则根据各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碳排放的各项指标,对整条供应链的情况进行统筹,然后对供应链内部的各企业提出下一阶段不同的经营方案。考虑到企业对减排机构的信任问题和企业相关机密信息的保密问题,企业可与减排机构协商,通过签订保密协议来维护自身利益。

3.2 完善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的法律法规

减排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产生,除了源于供应链中个体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与当时当地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要解决减排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需要系统且客观地考虑信息不对称发生的原因。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发展的速度和地方的政策环境等因素,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做到细致、全面、科学且贴合实际。这无疑给解决减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具针对性的工具,也有利于这些法律法规发挥自身的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3 将合理、科学的竞争机制引入供应链中

企业生产经营中需要的信息纷繁复杂,那么在一条由许多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中,拥有信息优势的就一定不止一家。在这些企业之间设计一个合理、科学的竞争机制,将有利于促进在某一方面具有信息优势的企业,主动地展示出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在这样的竞争机制下,企业之间共享的信息将会增加,信息不对称现象出现的风险将会减少,企业因信息缺失而增加的成本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如果这个竞争机制过于简单,可能会出现企业间的舞弊和共谋,依然会影响信息的对称,所以竞争机制的合理化科学化尤为重要。

3.4 在供应链中建立诚信契约制度

在三级供应链中,隐瞒或谎报减排成本信息的一方,短期内也许可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必然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失败,任何一方都无法获得长久的利益。在这条供应链中,如果制造商、供应商和零售商能够遵守同一个诚信契约,约定公开和共享各自得到的所有的减排信息,他们就能在原本冲突的关系中找到一个均衡,缓和彼此之间在收益上的矛盾。虽然这样做不能保证不再出现隐瞒和谎报信息的情况,但很大程度上将会降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在其他企业能够接受的前提下,诚信契约可以由供应链中的任何一方来制定,如果所有的企业都能遵守这个契约,它就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获得预期的效果。

3.5 审查供应链中各企业的环保资质

减排成本信息既属于企业经营的成本范畴,又与环保相关。当我们在成本范畴下无法保证信息的共享时,不妨从环保角度来降低信息不对称出现的可能性。环保资质是一家企业进入其所在行业的准入门槛之一,环保资质不达标意味着企业没有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格。从审查供应链中各企业的环保资质入手,可以对各企业的减排能力有一个大致了解。剔除环保资质不达标的企业,能够有效地缩小减排信息不对称将会带来的差距,间接减少信息不对称对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损害。

参考文献

楼高翔,张洁琼,范体军,周炜星.非对称信息下供应链减排投资策略及激励机制[J].管理科学学报,2016(02).

王翔宇,陈晓旭,赵苗苗.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物流供应链成本研究[J].经济问题,2017(07).

王明喜,胡毅,郭冬梅,等.低碳经济:理论实证研究进展与展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1).

张来江.成本信息不对称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J].陇东学院学报,2018(02).

申成然,劉小媛.碳标签制度下供应商参与碳减排的供应链决策研究[J].工业工程,2018(06).

梁喜,张余婷.双渠道低碳供应链定价与减排策略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4).

猜你喜欢
信息不对称
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高校财务服务研究
预算松弛成因及其经济后果
股权融资方式下盈余管理综述
论高校教育的信息不对称
基于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管控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与启示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