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蓓
摘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本人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激励文化就是一种正向的影响力,它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而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切实有效的。
关键词:激励文化 低段语文 积极性 自信心
自从新课改实行以后,语文教学中激励文化的氛围渐浓,以评价为主的激励手段较为单一,不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本人在该研究中设计了较全面的策略研究和效果记录。
一、语文教学与激励文化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几经修订,每次修订都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激励文化就是一种正向的影响力,它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与激励文化正确、紧密地结合,才能使语文教学更扎实、有效。
(1)学生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施都是无济于事的。”〔1〕经过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实践,本人研究发现,小孩子喜欢语文课堂首先从喜欢语文老师开始,喜欢语文老师从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开始。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一旦他接受了别人对他的评价,那么他就会把这种评加以内化,他对自己的评价迟早会变得与别人对他的评价相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有效地诱发动机,强化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教师若能把自己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便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能点燃学生自信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继而乐于参与课堂学习。
(2)语文教学的需要。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语言、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评价,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17世纪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清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就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这从一定程度上阐述了教师语言的激励作用。〔2〕此外,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使用的课堂激励性评价语言的状况,对比纲要、课程标准在评价方面的要求,语文课堂中实施激励性评价教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当前小学语文激励文化的现状
自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台,激励、评价等已经成为了社会、學校、教师中的热议话题,相应的研究和改革举措也层出不穷。但是起到实质性效果的却不多,下面本人将通过两个方面来阐述其原因。
(1)教师的认知局限。不少教师认为,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鼓励的力度越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越高。或许是出于对学生发言的尊重, 或许是为了体现人性的关怀,再或者是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我们的老师们都慷慨无私地献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事实上,对孩子而言,不问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与奖励产生冷漠感,导致评价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使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2)教育制度的限制。我国的教育评价已有很长的历史,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深得学生评价之三味,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坚持激励为主原则、因人而异原则。在我们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学评价,老师被动地认识考试,应对考试的老师多,主动地驾驭评价,运用评价改善学生学习状况的老师少〔4〕;部分学校和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解进入了误区;这两者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当前正在实施的激励文化策略
本人在研究中,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意识到激励文化既要有普遍性,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轻松的语调,甚至一个手势,它们本身便作为动机因素而起作用,更要有针对性,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开发潜能,建立自信。本人在研究中取得了以下成效。
(1)积极的学习氛围。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一30%,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一90%。优化语文教学环境,创设有利于发挥主体作用的语文课堂氛围,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构建激励文化,首先要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开学伊始,便将幸福积分制粘贴版融入班级美化,上面分别罗列了30个浙江省各市的著名旅游景点,并准备了颜色各异的可爱小脚丫代表每个孩子,将语文学习的各方面细致化,及时反馈,辅以相应的个性奖章。
(2)融洽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学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互动中产生的。语文教学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非常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刻提醒自己,应当尊重与信任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事物认知的规律等,尊重学生的个性,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灵,以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来善待学生,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去认真参与,积极思考,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3)良好的课堂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基本的前提,教师是讲授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以服务学生的学为前提,作为一条轴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和课堂教学之中。
四、本次研究的反思
本次研究我本着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实践的反思,过程中获得了不少收获,同时对于本次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疑惑。
(1)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小学阶段实施激励文化是一种短期效应,因为它得不到长期、有效地延续和发展,这样就不能切实地形成课改中提到的不断革新的机制。
(2)在研究中,对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虽然已经发现,但是没有及时地整理并记录。如果能够做到系统的整理和归类,本人相信该研究会更有意义,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9页
〔2〕李爱娜.《让激励性评价语言 在低年级英语课堂中绽放光彩》〔J〕.中国校外教育,2013,(6)∶68
〔3〕海南省陵水县中山小学,万娇珠.浅谈小学语文课改的几个问题〔EB〕., 2006年10月
〔4〕陶艳.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9月30日
〔5〕肖洪志.《关于语文教学开展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9,(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