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和合文化”助推学校品质发展

2020-07-09 03:40王成
基础教育参考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校特色内涵发展品牌建设

王成

[摘   要]学校品牌建设离不开特色文化的支撑。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宋村中学秉承传统与创新,基于校情确立了“和合文化”办学特色,在实践中注重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并通过实施“校家社”大联动营造和合文化大环境,通过坚守课程与课堂筑牢和合文化根基,进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品质发展。

[关键词]品牌建设;学校特色;和合文化;内涵发展

学校特色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学校内涵发展、品质发展的有力抓手。实践表明,学校品牌主要是靠特色文化支撑起来的。在教育改革深度推进、强力突破瓶颈的新时代征程中,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宋村中学(以下简称宋村中学)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路径,引领学校步入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一、秉承传统与创新,构建和合特色文化体系

學校特色不是随心所欲贴上的标签,更不是标新立异的简单陈列,而是扎根于学校自身土壤的传承与创新。

1.基于校情,确立和合文化办学特色

宋村中学在建校初期的六年时间里经历了三次五校合并,师生人数增加到两千余人,管理难度增大。由于领导干部重组导致转岗干部有一些消极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师“小圈子”现象日渐凸显,管理制度很难融合等新的矛盾日益尖锐,使得学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学校审时度势,积极应对,探索出了一条从“合作办学”到“和谐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教职工之间的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学校也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并于2016年被确定为“威海市特色培育学校”。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学校认真回顾了从建校到合并这二十年来由“合”到“和”的发展历程,并深刻分析和总结了经验教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提出的“和合学”理论,是二十一世纪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之间的冲突和危机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学校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遵循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将办学特色确定为“和合文化”。

2.顶层构建,挖掘和合文化内涵

和合文化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就可见其发端。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等,均对“和”的内涵作出了解释。“和合”连用,指的是善于把不同事物的矛盾和差异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学校将和合文化的内涵界定如下:和合文化是指追求和谐、学会合作,坚信矛盾与发展相对相关、相斥相济的文化;是传承和弘扬和合传统思想,与现代教育理论相融合的文化;是在和合文化浸润中成就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享受职业幸福的文化;是凝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构建和谐学校、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文化。

在和合文化的引领下,学校逐步形成了“用和合文化浸润生命底色”的办学理念,“拥有人文底蕴、身心和谐、合作创新、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和衷共济,和合共赢”的校训,“以和为贵,以合养德”的校风,“和而不同,合而共融”的教风,“读思相合,知行至和”的学风,致力于实现“创设师生和谐成长、和美与共的精神家园”。

二、实施“校家社”大联动,营造和合文化大环境

学校在和合理念下营造育人氛围,实施“校家社”大联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强大育人磁场。

1.营造和合校园环境,润泽生命底色

学校的校徽,以“宋村”拼音首字母SC叠加变形,与软笔书法“和”字巧妙融合,以橙黄和绿色搭配,体现和合办学特色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学校和合文化符号大量使用了中国元素,“中国结、中国字、中国印、中国红、中国风”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元素“小火箭”成为点睛之笔,寓意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现代科技相融合,彰显了教育人“和谐创新、合作超越”的胆识与智慧。漫步校园,校徽、和合文化符号随处可见,给师生以无声的力量和启迪。

和合主题雕塑矗立在学校的两个花园中间,巨大的手臂托起的是“地球”,放飞的是“和平鸽”,表达了共建和谐家园、共享和平盛世的美好愿望。草地里的“仁孝之风·羔羊跪乳”与“和合家风·舐犊情深”雕塑,传递着爱与感恩、仁孝与和谐。学校建迁志,二十多年风雨见证,褪去的是颜色,永不磨灭的是二十多年前宋村父老乡亲万众一心筹措经费新建学校的感人场景,“和衷共济、和合共赢”是他们留给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

学校中心甬路旁的“和合共荣一家人”文化墙,再现了20年前五所学校合并时的情景。泛黄的照片勾起了远逝的记忆,劈波斩浪的小船激荡着不忘初心的誓言。如今,学校在楼梯、玻璃门、洗手间、花园等处设计了文明提示语文化区,在走廊中厅打造了和合品质、书海拾贝、翰墨飘香、青春花季等文化区。整个校园区区相连、廊廊相通,一步一景一主题,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理念。

2.协同和合教育大环境,凝聚成长力量

学校充分挖掘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凝聚和合教育强大合力,为学生们营造了和合成长的大环境。

一是以家长委员会为纽带,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开发“家校和合活动课程”。如“网上家长课堂”,紧紧围绕青春期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每期聚焦一个主题,通过视频、小故事、专家讲座等形式,传递家教知识,提升家教水平。又如“家长志愿者”课程,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班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为学生提供走进名企、社区开展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的机会;还可以发挥自身特长走上和合讲堂,向学生传授技艺或普及科学知识等。

二是充分利用社区和地方自然资源,拓展社会教育大空间。学校开发了“综合实践和合活动课程”,在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刘公岛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在种植大棚、家家悦物流中心、山泰生态园建立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和素质拓展活动基地,让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能力。

此外,学校聘请派出所所长担任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普法教育;与交警第七中队携手抓好学生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学生交通安全;请老教师、老干部、道德模范担任校外辅导员,開展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等。

三、坚守课程与课堂,筑牢和合文化根基

课程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构建和合课程体系、打造和合课堂有利于筑牢和合文化的根基。

1.构建和合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程

学校以“为每个生命提供可选择的课程”为课程理念,确立了“有知性、有德行、有灵性”的课程目标,让和合课程最大限度地彰显可选择性。

一是采取整合、融合、综合的原则,对和合课程进行整体与深度构建。即:将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与大阅读课程和语文课程、环境教育与化学和生物课程、安全教育和德育主题班会课程进行了整合;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课程、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现代教育理论与和合特色文化进行了深度融合;将种类相近的校本课程进行了综合,如将盘子沙画、布贴画、中国结、剪纸课程综合为“巧手坊课程”等。这样的课程重构既有效解决了不必要的课时消耗和内容的重复交叉,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可选择的课程。

二是构建了和合德育、和合体育、和合美育、综合实践、地方文化、大阅读、家校社区合作七大特色课程群。如地方文化课程群,学校结合宋村镇昌阳文化和国家级非遗项目“李龙文化”,开发出一套以“昌阳风”为主线的和合校本课程,并在实践中编制了校本教材《和合昌阳风——可爱的家乡》《和合昌阳风——传统美德伴我行》《和合昌阳风——绿色产业》,引导学生认识家乡历史、传承家乡美德、贡献家乡建设。又如和合德育课程群的“和合家风伴成长课程”、大阅读课程群的“平语近人诵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群的“丝路精神与和合文化课程”等,都突出了和合文化特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打造和合课堂,让学生享受合作和谐的幸福

学校依据“让每个生命充分享受合作和谐的幸福”的和合课堂理念,制定了“树自信、修良习、会合作、善归纳”的和合课堂目标,全面打造和合课堂。

一是围绕“教学目标、内容、评价一致性”的研究,建构起“目标引领—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质疑解难,反馈检测—巩固提高”的学习流程。通过开展课堂展示、课例研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促进和合课堂的整体构建,实现和合课堂的合作与和谐。

二是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共同体学习方式为着力点,培养学生“三悦三纳”的学习品质。“三悦”即悦己、悦人、悦学,“三纳”即纳异、纳优、纳理。“悦”与“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悦”是前提和基础,“纳”是目标和追求,“悦纳”共同构成了课堂的智慧与和谐,实现了由“教学”主导向“研学”主导的转变,形成了“读思相合,知行至和”的学风。

如今,“昂起头来的你最美、认真倾听的你最有气质、善于合作学习的你最可爱”等和合课堂评价语成为激励学生、润泽学生的精神力量,课堂逐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发展、自我超越的乐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从和合文化沉淀到和合文化认同、和合文化自觉,再到和合文化自信,和合文化已引领学校步入特色发展的轨道,也必将成为学校内涵品质提升的引擎。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学校特色内涵发展品牌建设
博古通今集精粹 传扬文化开新境
开展校园育人活动,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试论凸显农村初中特色,圆内涵发展之梦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浅谈学校管理创新中的教师差异化管理
潜能德育视角下中职内涵发展与招生规模问题的对策研究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办学理念的美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