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是稳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综合改革,努力提供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教育的重要探索,但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实践偏离,应通过深度聚焦学生为本、关注育人价值、找准创新突破、强化点面结合、深化学习研究、跟进机制保障等策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取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反思
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普通高中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主体,其改革与发展直接服务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伴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的修订启用,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逐步进入纵深发展阶段。
在全面梳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学习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江苏、浙江、重庆等省市先后启动了课程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并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普通高中内涵、优质、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理论蓝图
1.目标定位
查阅江苏、浙江、重庆等省市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的相关文件、规划等,可以发现: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均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载体,实现全息育人;以系统建构多元课程体系为中心,增强课程选择性、适切性;以改进课程实施方式为重点,改善教学生态;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此引导并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特长潜能,实现个性自由发展。
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的建设,旨在改变长期以来高中教育应试导向鲜明和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等问题,引导学校将工作重心转移并聚焦到课程开发、教学改革、评价创新、环境营造、文化建设和质量提升等内涵要素的发展上,纠正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重分数轻素养、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实践潜能和创造潜能。
2.内容设计
一是创设学科特色鲜明的育人环境。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大多是依托学科课程建设的,要加强“学科情境”“课程特色”“育人文化”的研究与打造,逐步由学科情境创设上升到课程特色打造和育人文化建设上,形成充分展现科学思想、学科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育人环境。
二是建构覆盖核心要素的课程模型。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育人价值、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学重难点等,构建物态和非物态相结合的课程模型,以形象直观的体验,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对具体内容的抽象概括,促进知识观念与直观物态的双向建构,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
三是拓展促进自主学习的交互平台。秉持“私人订制”“需求导向”的理念,优化“学”与“教”的过程,研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的互动学习平台,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四是开发丰富、优质、特色的课程资源。深化学科课程标准研究,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分层、分类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专题课程优质化建设,以及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等课程化建设,努力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形成基础普及性、拓展选择性、创新先修性等课程资源[1],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
五是建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协作中心。通过“教研活动开展在基地、成果应用在基地、教师发展在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大力提高区域学科教师专业水平。以区域名师支撑基地建设,以基地建设促进校内外教师成长,以教师成长培养校内外学生。
六是探索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实践应用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智慧,在实践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见图1)。
二、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实践偏离
基于对部分课程创新基地“启动前”“建设中”“验收后”的实地调研,可梳理如下建设实践中的有效举措和共性偏离。
1.实践探索的有效策略
一是政府统筹,跨界凝聚合力。相关省市、区县政府全面统筹财政、督导、人事、教育等力量,联合出台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指导意见等文件,跨界健全配套机制,组建专家团队,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设施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给予强大支撑。
二是学校主导,统整各方资源。承建学校充分整合已有学科优势、师资团队、课程资源、场地设施等,统筹校内外相关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联合育人资源体系。部分基地以名师工作室、省市级重点课题等为载体,将已有校本选修课程、新型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成果等纳入基地建设中,为有序推进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科学规划,建设内容丰富。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从硬件与软件、课程与资源、教学与设计、学习与实践、评价与管理、教师与学生等维度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思考和设计规划,内容丰富多元。
四是各美其美,基地特色明显。课程创新基地的建设注重结合省市、区县、学校已有学科品牌效应、课程资源优势和办学文化特色等,善于聚焦不同课程育人核心功能,恰当处理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突顯了区域和学校的优势及特色。
五是稳步推进,实践成果丰富。伴随项目建设的深入推进,课程创新基地的课程体系、网络平台、研修中心、育人环境等已经成型,均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了区域学科育人高地的建设轮廓,发挥了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
2.实践存在的共性偏离
一是“面广点多”的偏离。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恰当处理好建设广度与深度的关系。部分课程创新基地规划建设的领域广泛、项目众多、布点复杂,容易因“面面俱到、力不从心、浅尝辄止”而导致难聚焦、难深入、难创新、难出彩,难以产生高质量的示范引领性成果。
二是“软硬失衡”的偏离。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视硬件场馆、设施设备等显性、可视成果的建设,淡化课程育人、资源开发、文化陶冶、环境营造等隐性、内涵成果的建设”的问题。硬件项目建设属于初级阶段的基础性、浅层次建设,具有“短期高效”“可观性强”等特点,但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践创新、课程文化打造、课程育人效果等软实力的提升绝非在短时间内依靠足额经费就能实现的,因此更应该成为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焦点。
三是“定位不精”的偏离。个别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对党和国家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和文件等的关注、学习和贯彻落实不够,对课程改革先进经验的研究、提炼、应用不足,没有聚焦并突显学生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吃透学科育人与跨领域育人、考试评价之间的融通关系,存在过时建设、重复建设、低效建设、闭门建设等现象。
四是“保障缺口”的偏离。课程创新基地建设队伍大多由本校相关学科领域教师代表组成,在数量、质量、结构、时间和精力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缺口。部分省市、区县和学校的经费投入、过程管理、后期运行、效果评估等配套激励、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制约了课程创新基地的建设成效和育人成效。
三、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实践反思
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是有序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探索,是聚焦普通高中育人功能,提供“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基地建设的定位,更新育人理念,做好课程设计,强化机制保障。
1.聚焦学生为本
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生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是检验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效果、效率、效益的最终标准[2]。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规划的目标、内容和预期效果等方面,不能一味体现教师绘制的“理想国”,而应强化学生为本的主体意识,从理念塑造、硬件建设、资源打造、文化融合、环境营造等方面改善人才培养基础。注重对学生认知基础、发展需求、成长规律等的研究分析,探索学生参与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有效路径。
2.关注育人价值
“课程”是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关键要素,也是基地运行的核心生命力和竞争力。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应该关注学科课程的育人核心价值和功能,呼应学科育人核心素养,系统掌握学科育人核心知识体系、有效实施模型、科学评估体系,突显学科课程的育人特色和专业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梳理学科育人主干知识体系、核心方法体系、实施策略体系。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区域实际,进行具体化、校本化、可操作化处理,探索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过程实践、评价管理等,发挥学科育人的价值。
3.找准创新突破
“创新”是课程创新基地项目规划与建设的核心关键词。课程创新基地一方面要从面上覆盖环境创设、资源开发、平台搭建、教师发展等领域,落实学科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改革涉及的各项目标与内容要求;另一方面,受限于时间、人员、精力,应该以承建学校办学理念为统领,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着重选择学科课程内容体系或基地建设内容设计中的2至3项作为重点突破,努力创造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引领性、示范性高质量建设成果,真正打造特定领域的育人高地。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基地应该发挥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特征,着力打造学科育人环境,实现全息育人;化学课程创新基地可以聚焦实验教学、趣味化学等主题,打造育人特色。
4.強化点面结合
“基地”的基本定位是输入与输出。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建设输入与建成输出、点上建设与面上辐射的关系。建设团队可以广泛整合校内外学科专家、一线名师、课程理论研究者等,努力做到边建设、边开放、边提炼、边推介,从学校到区域、从区域到省市、从省市到全国,逐步分层实现优质辐射引领作用。建设内容既要从面上满足区域教师、学生的通识性发展需求,又要从点上满足区域学生的学科特长、个性潜能的发展需求。努力在区域范围内培养一批具有学科兴趣、学科素养的优秀学生,成就一批具有学科情感、学科实力的杰出教师,打造一批具有学科特色、学科品牌的知名学校,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取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5.深化学习研究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3],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等特征。个体的社会化是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实现的。课程创新基地建设需要密切关注党和国家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最新精神和要求,坚持以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国家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等文件精神,深入学习与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等,不断深化市内外、区内外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之间的交流合作,将最新学习和研究成果落实、运用于基地建设,与时俱进,实现学科育人、课程育人、基地育人的价值。
6.跟进机制保障
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涉及领域广、项目多、要求高,需要持续的、强劲的、制度化的条件保障。教育系统需要创造条件、主动争取,统筹整合区域内优质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场地资源和经费资源等,在规划布点、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管理指导、绩效考核、评估验收、成果应用等方面,以及如何激发参与者工作积极性、如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如何强化专项经费保障等问题上,探索建立健全配套工作机制,通过机制督促基地建设、引导基地建设、调控基地建设、保障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建立“以奖代补”“奖优罚劣”的配套评价机制,依托过程督导和结项验收。对建设工作扎实、建设成效显著、区域辐射良好的课程创新基地进行表彰、奖励,给予后续建设政策支持,委托开展相关研究、帮扶、培训活动,支持开展成果提炼、推广、应用工作。对“重申报轻建设”的课程创新基地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确保每个基地建设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倪娟,马斌.课程设计:“课程基地”实践视域下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5(9):24-28.
[2]吴乐乐.课程基地:实践视域下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探索[J].教育导刊,2019(12):60-64.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