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棠 陆文英(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 怀集 526400)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等因素所致,会导致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以及造血组织功能障碍,具体表现出感染、出血以及贫血等症状,一旦发病难以治愈[1]。有关研究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患病期间会伴发免疫抑制以及造血干细胞功能障碍,临床上采取司坦唑醇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以及造血细胞的增殖,有效缓解骨髓抑制。环孢素A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并且对于造血负调控因子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2]。本研究探讨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行司坦唑醇+环孢素A治疗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2019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21例。单一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0.25±6.87)岁。联合组男性 11例,女性 10例;年龄 20~70 岁,平均年龄(40.84±7.62)岁。纳入标准:①经过骨髓病理学以及外周血涂片的检查,符合该病的临床诊断;②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伴有意识功能障碍;②伴发白血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组内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单一组行单纯的司坦唑醇治疗。每次服用2 mg司坦唑醇,2次/d。持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联合组行司坦唑醇+环孢素A治疗。服用司坦唑醇的方法和单一组相同,同时,加服4 mg的环孢素A进行联合治疗,每天分为2次用药,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为12 h。持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清晨抽取空腹的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并且采取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配套的试剂盒,检测VEGF。
1.4 统计学方法:观察指标确定后,将两组指标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测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两组治疗前的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WBC、PLT以及VEGF均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比对(±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比对(±s)
组别 例数 WBC(×109/L) PLT(×109/L) VEGF(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21单一组21 t P 2.15±0.45 2.25±0.39 0.770 0.446 4.92±0.47 3.14±0.45 12.536 0.000 24.28±6.18 24.36±6.27 0.042 0.967 59.57±6.14 51.26±5.75 4.527 0.000 71.36±10.12 71.25±9.99 0.035 0.972 107.56±8.86 87.26±10.15 6.905 0.000
2.2 比较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9.52%),单一组6例(28.57%),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比对[n(%)]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周细胞减少以及骨髓造血细胞功能下降所致,司坦唑醇作为一种蛋白同化类固醇药物,能够促进促红细胞素的生成以及造血细胞的增殖,进而使得蛋白质合成增加以及钙磷沉积,达到缓解骨髓抑制以及恢复骨髓造血的治疗效果。它虽然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但是整体疗效并不确切[3-4]。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免疫机制紊乱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越加重视。免疫介导对于造血抑制充分体现在激活T淋细胞、白细胞介素2、促进干扰素以及抑制造血干细胞的增殖等[5]。环孢素A作为一种新型的T淋巴细胞调节制剂,能够在用药的过程中,抑制T细胞的激活,进而抑制释放造血负调因子,有效改善造血抑制的症状[6]。本次研究得出结论:两组治疗前的WBC、PLT以及VEGF等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联合组的WBC、PLT以及VEGF均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9.52%),单一组6例(28.57%),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这充分表明,给予司坦唑醇+环孢素A联合治疗,提高了WBC、PLT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造血微环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肯定。
综上所述,通过行司坦唑醇+环孢素A联合治疗,对于改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症状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