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玉辉(湖南省妇保健院产科 长沙 410008)
子痫前期是妊娠中晚期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发展为严重的子痫,引起抽搐发作或昏迷,迫使孕妇终止妊娠,严重者导致死亡[1,2]。目前针对子痫前期的药物处于研发阶段,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具有预防作用,尤其是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3-5],本文主要研究对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各种影响因素并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起到的作用。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6月来我院门诊产检的孕妇,选80例超声检查显示伴有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 20~45岁,平均年龄(30.9±5.4)岁,根据孕周 12周是否规律服用过阿司匹林,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本研究纳入标准:孕周(12±1)周;能按时到院产检;观察组能按时服用阿司匹林且服用阿司匹林后无溃疡、出血等并发症;超声检查显示伴有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本研究排除标准:有高血压病史;拒绝超声检查。
1.2 方法
1.2.1 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参照第九版《妇产科学》教材。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伴有24 h蛋白定量≥300 mg/24 h,或随机尿蛋白(+);或虽无蛋白尿,但合并下列任何一项:血小板减少(<100×109/L),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水平为正常值2倍以上),肾功能损害(血肌酐水平大于1.1 mg/dl或为正常值2倍以上),肺水肿,新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视觉障碍。
1.2.2 子宫动脉血流频谱检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惠普公司)经腹部检查。嘱患者仰卧位,选取3个稳定的动脉血流频谱,将探头的频率定在3.5~5.0 MHz,检测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当RI单侧≥0.6或双侧均≥0.55时则视为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
1.2.3 给药方式:嘱观察组每天早饭半小时后服用阿司匹林100 mg,对照组给予可食用淀粉制成的与阿司匹林药片剂量及外表一样的药片,均在终止妊娠前5~10 d停药。
1.2.4 观察指标:将中、晚期血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比较。观察影响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的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的单因素,并对其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文中数据,文中正态性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取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通过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并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筛选采用逐步向前法。通过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根据多普勒超声检测情况,子痫前期发生率为30%(24/80),观察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为17.5%(7/40),对照组为42.5%(17/40),数据显示观察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中晚期舒张压、收缩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比较:研究得出观察组中晚期舒张压、收缩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中晚期血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比较(±s)
表1 两组中晚期血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比较(±s)
晚孕期组别中孕期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24 h尿蛋白定量(mg/24 h)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24 h尿蛋白定量(mg/24 h)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P 80.45±5.4 90.45±6.4 1.992 0.023 112.8±5.1 132.8±6.1 5.234 0.009 113.6±18.3 412.8±50.1 10.311<0.001 85.4±5.8 104.4±7.8 14.712<0.001 118.8±5.5 148.8±6.5 24.302<0.001 128.6±12.3 1028.6±162.3 106.104<0.001
2.3 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及未发生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生子痫前期及未发生子痫前期的年龄、子痫前期的家族史、糖尿病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年龄、子痫前期的家族史及糖尿病病史是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孕妇子痫前期发生与否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血压、年龄与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血压、孕妇年龄进行矫正后纳入上述指标,进一步发现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中,阿司匹林对其具有保护作用,见表3。
表3 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前,妊娠期妇女随着孕周的延续,发生为子痫前期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有发病机制研究发现,伴有子痫前期的孕妇,血管呈收缩状态,导致胎盘缺血,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坏死产生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又会加重血管内皮的损害,从而使其释放加强凝血作用的血栓素A2,具有抗凝血作用的前列腺素I2分泌减少,在抗凝血及凝血机制失衡的情况下,极易诱发血栓形成[6,7]。阿司匹林属于环氧化酶抑制剂,能够调节体内血栓素及前列腺素的分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8]。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不仅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还能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发病率,保障胎儿的正常生长[9,10]。
本文结果显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观察组中子痫前期7例,发生率为17.5%(7/40)远远低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的发生率42.5%(17/40)。观察组规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晚孕期时血压包括舒张压、收缩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年龄、血压等可变因素进行矫正后纳入上述指标,进一步发现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可能与年龄、子痫前期的家族史及糖尿病史存在一定相关性,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于子痫前期是独立的保护因素。
综上,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于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具有预防作用,对于子痫前期具有高危发生因素的孕妇,建议早孕末开始服用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