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硬作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07-08 07:53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官僚主义干部队伍基层干部

过 勇

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应当成为当前扶贫领域工作的重点内容,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形成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将精准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经过7年多的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果,全国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降至2019年的0.6%,创造了人类减贫史奇迹。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是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收官之年。然而,越是到决胜时刻,越不能有丝毫懈怠,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能否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关键取决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取决于干部队伍是否具有过硬的工作作风。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是党中央在脱贫攻坚决胜阶段提出的明确要求,为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

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党之所以可以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个历史阶段取得接续成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始终注重作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号角,以整治“四风”问题为突破口,推动作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变革奠定了重要基础。扶贫领域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脱贫进度安排,以优良的作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贫困治理能力,推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有序实现,这其中作风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加强党对脱贫攻坚战的领导关键在于抓好作风建设。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充分反映了党的领导是实现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扶贫领域同样如此,没有党的坚强领导,脱贫攻坚难以取得当前接近完成的成果,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么大规模人口的脱贫。因此,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也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特别是在决胜的关键时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并非是抽象的,其着力点正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这是推动各级干部履职尽责、身体力行投入到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

干部队伍作风决定着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的完成质量。脱贫攻坚面对的是具体而又实际的问题,特别是基层干部需要帮扶的对象是一个个贫困户、一个个贫困群众,每一个贫困对象存在的困难又不尽相同,这对扶贫领域干部队伍的作风与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仅体现在数据统计方面,更体现在脱贫质量方面。当前尽管剩余的贫困人口总量不多,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更需要高质量地完成好各项工作,需要扶贫领域每一名干部都具备过硬的工作作风,否则就极易出现返贫甚至假脱贫的现象。如此来看,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应当成为当前扶贫领域工作的重点内容,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形成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以此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

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当前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纠正“四风”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与奢靡之风、享乐主义相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具有顽固性和隐蔽性,整治的难度更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违背了党的初心使命、影响了党的形象,也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人民都深恶痛绝的顽疾。如果不能有效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势必会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党的十九大以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为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对此进行了多次重要部署,党内形成了狠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氛围。

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较为突出。与其他领域相比,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集中。据统计,仅2019年全国就查处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8.5万件,这其中有不少问题都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关。一方面,基层扶贫工作中诸如“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这类问题屡禁不止,中央纪委曝光安徽阜阳“刷白墙”事件就是典型案例;另一方面,少数干部在扶贫过程中只表态不落实,不作为、慢作为,甚至出现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假作为,在落实扶贫政策过程中,“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歪曲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重影响脱贫攻坚的效率和质量,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形成具有多方面原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形成具有复杂性,既有来自于干部作风不合格的自身原因,也有来自于个别工作机制不顺畅引起的外在原因。一方面,少数扶贫领域干部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对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从而表现为行为上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还有一些“一把手”好大喜功,急于追求脱贫政绩,陷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泥潭。另一方面,脱贫攻坚是硬骨头,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基层扶贫工作的条线和细节相对较多,一些难以扛起责任的干部便会出现畏难情绪,特别是面对上级的检查考核时极易出现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行为。此外,一些基层仍然存在的文山会海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扶贫领域干部的精力,成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掣肘。

三、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的对策思考

加强扶贫领域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确保基层干部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战各项决策部署的重要基础,是从思想认识层面铲除不良作风滋生土壤的关键。一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扶贫领域干部的思想武装,以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另一方面,重点发挥“关键少数”的政治引领作用,从政治上高度重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的危害,切实把作风建设作为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做实做细,在脱贫攻坚决胜时刻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推动扶贫工作任务职责层层压实,展现干部队伍的过硬作风。

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精准监督。当前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的最大阻碍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因此必须聚焦重点、精准监督,提高整治力度。首先,按照党中央和中央纪委要求,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纪律监督、巡视监督等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精准识别各种类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特别是一些新变化和隐性问题。其次,聚焦扶贫领域群众身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针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充分发动群众的监督力量,主动接受群众的信访举报,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没有任何存在空间。再次,加大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问责惩处,依据事实精准问责,及时公开问责结果,持续曝光典型案例,充分发挥震慑作用,对基层干部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

深化扶贫领域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体制机制障碍是导致基层干部出现作风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继续深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是提升扶贫工作实效的重要路径。首先,切实通过各项改革措施为基层减负,科学改进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的考核督查,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实际工作中,解决贫困人口面临的具体实际问题。其次,优化扶贫工作的保障机制,特别是对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安全保障要给予充分支持,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并解决干部存在的实际困难,减少由此带来的后顾之忧。再次,建立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进一步激励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形成干事创业精神,以求真务实作风全力以赴做好扶贫工作。

猜你喜欢
官僚主义干部队伍基层干部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58起典型案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