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正确义利观

2020-07-08 07:52储建国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义利观道义共同体

文_ 储建国

无论古今,一个政治体在对外交往中,都要在义与利的关系上进行权衡。一个承担文明使命的政治体往往需要更多地考虑天下之义,并将自身之利放到天下之义中去解释,也就是喻利于义。

当前全球200多个国家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部分国家疫情形势严峻。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政府在努力防控疫情的同时,本着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对外支援,与世界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中国在古代已有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萌芽,延续几千年政治的最高追求是“天下大同”的太平盛世,也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述的大同理想。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国际场域,义—利关系便转化成壮大世界进步力量之义与促进本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利的关系。

为了承担天下之义,新中国节衣缩食,给了一些国家比较大的援助。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强调责任与担当。

改革开放之后,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现挫折之后,西方国家基于自己的意识形态试图控制国际道义的话语权。尤其是美国,一方面站在所谓道义的高度谴责非西式政权,另一方面则利用这种道义的外衣扩张自己的利益,直至公开喊出“美国优先”的口号,给人以捍卫美国利益就是捍卫世界利益的印象。而对于中国,西方一些国家除了基于意识形态的理由进行排挤外,还指责中国没有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这就使中国在国际道义舞台上似乎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道义上的被动又反过来影响国家利益的实现,美国的核心目的并非是伸张其所谓的道义,而是打压竞争对手,维护自己的霸权。

中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并非在国际道义上无所作为。邓小平强调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中国高举这个旗帜,尤其是强调生存权与发展权,以化解西方的政治攻势。不过,总体上来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道义论述上处于一个守势地位。

现在的中国则试图寻找一种综合性的道义论述,以将本国利益、他国利益、人类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这个理念继承了中国古代“天下为公”之大义,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综合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聚焦各国人民对于现实的全球问题的共同关注。这个理念一经提出,便很快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成为联合国宪章和宗旨的新阐释。随着这种理念的深入人心,那种基于个人主义的国内政治论述,那种基于冲突思维的国际政治论述,正在淡出全球道义话语的中心位置。

习近平主席是在2015年9月28日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他说:“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目标下面,习近平 主席进一步列举了几项努力:一是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二是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三是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四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五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这里的核心是“合作共赢”,让更多的国家和力量参与合作,让更多的人民共享合作成果。习近平主席同年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的讲话、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中继续阐述这一理念,并在2017年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更加清晰地将合作共赢与和平发展的目标联系起来,强调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产着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可靠方案。这些方案不是另起炉灶,不是中国杜撰。中国吸收和继承了各国人民发展起来的国际秩序的积极因素,譬如中国倡导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既成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又成为全球公正的促进者。更重要的是,中国努力让自身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福音,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体制机制创新,将各国政治和经济力量积极地糅合在一起,实现真正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蕴含着符合时代要求的义利观。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这种义利观的一般原则,那就是义利相兼,义重于利。如何理解这个原则呢?首先,义利相兼意味着义中有利,利中有义,或者说既要喻利于义,又要喻义于利,尤其是从互利当中去体现义。其次,义重于利意味着将共同利益置于特殊利益之上,不搞“某国利益优先”,不搞“单边主义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这种义利观实际上就是倡导世界人民共有、共治、共享这个世界的新型理念,适应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历史潮流,让中国进一步增强在全球道义上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中国为此提出了广泛认可又切实可行的方案。

这个方案是对邓小平倡导的和平与发展内涵的进一步展开,也是符合邓小平原意的展开。其核心内容就是以“共同发展”促进“持久和平”。我们建立亚投行,我们开拓“一带一路”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有人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稳定因素多,政治冲突不断,我们搞各种合作项目风险很大,得不偿失。对风险的评估当然要科学严谨,要在科学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其实应该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中国不直接介入处理这些冲突,而是牢牢把握合作共赢的原则,推进各种经济合作,等到开花结果,真正实现共同发展之后,这些国家的冲突水平也就随之降下来。这就会形成以发展促和平,以和平保发展的良性循环。

秉承这种理念,中国的国际交往空间大大扩展,我们可以看到非洲、中东一些国家的冲突各方都能够与中国合作;相互敌对的国家,如俄罗斯和乌克兰、印度和巴基斯坦、伊朗和沙特等都与中国保持了良好关系。

中国深知众多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发展。中国将继续高举“自由贸易”和“共同发展”的旗帜,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将世界多数国家团结在一起,不断扩展国际交往和全球治理的空间,让和平与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光明。

猜你喜欢
义利观道义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道义
真假学术视角下大学生义利观的研究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论“正确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探讨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近代绅商阶层产生的文化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