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俊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挖掘中国文化体系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实践模式,使中华文化的精华更好地扎根和服务于现代经济社会建设,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在对其继承、吸收、再创造和再生产活动中得到发展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原则和方法都可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宣传和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中形成更深远、更广泛的影响力,最终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王易编著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交融发展。本书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解析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创新发展的潜力,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资源、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这4个主题内容。本书的正式出版发行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有许多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全球少数几种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类型,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作者从中华优秀文化德育思想的角度,分别从朱熹伦理道德规范、儒家道德品德修养理论和荀子“性恶”伦理思想的个人伦理道德修养,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价值体系、和平发展外交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总结出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精神。作者认为中国精神是综合反映我国人民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等多个方面特征的一种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包含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提炼和时代化发展,反映了我国的当前社会要求,是我国文化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实现思想品德水平的飞跃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能直接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活动,而是需要消除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通过创造性转化后被广泛认同实践,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实践。本书认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转化创新活动应当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实现其现代化、大众化、开放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当前时代背景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形势下,中华民族美德转化为我国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现实来挑选和确立“转化”的内容,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多个方法实现科学转化。本书总结的这些指导思想和方法原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看,实现中华文化的发展就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先进思想,不断地积淀作为当代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特征。特别是要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加强挖掘和阐发在封建制度的历史局限而被忽视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治国理政思想,使之成为当前主流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个人修养方面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应当超越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敬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的价值观念的关注程度,并引入反映时代需求的“改革、发展、竞争、创新”内容及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马列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发展运用等其他内容,共同构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本书引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开展甄别发觉的提议,未来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