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构建活力课堂

2020-07-07 09:33石玉慧张志华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压强问题导学初中物理

石玉慧 张志华

摘 要: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及基本结构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优化教学,提升课堂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可采取“问题导学”的模式,突破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问题引导下自主探究,逐步提升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将结合实际,围绕问题导学在课前导入、课中探究、课后拓展及延伸训练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导学;压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B-0037-0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物理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改变,致力于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就要运用“问题导学”,以问题为导向,明确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问题解决中发散思维,提升能力,以此落实新课改目标,基于此,笔者就从不同方面谈谈对“问题导学”的看法。

一、导入——巧用问题,激发热情

“爱为学习之始”,有效的课堂学习离不开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探知欲,才能自主融入课堂,积极探索。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关注课堂导入,在这一环节穿插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新知的带动下开启学习,循序渐进。

众所周知,导入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能有效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衔接旧知,对新知充满认知信心。因此,在设计时不仅要立足教材,更要结合实际,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知欲,使其带着兴趣走进课堂。以《压强》一课教学为例,考虑到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笔者就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导入:冬天,很多同学都喜欢滑雪,小红和小芳也喜欢,她们俩体重差不多,在同一片雪地里,站在滑雪板上的小红能平稳地站在雪面上,为什么穿普通鞋子的小芳却陷在了雪里?学生对这些现象十分熟悉,内心觉得很正常,但是一时间难以解释,逐渐心生疑惑。这时,就可乘胜追击:生活里的针都很细,很容易刺破气球,但是如果在很多气球上放一块纸板,让几个人站在气球上都不会压破气球,这是为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很惊奇,相比之前的“滑雪”,心中的疑惑更深了,这时教师就可导入新课,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压强”的学习。

借助这样的设计,学生在导入环节能预知学习内容,因而明确目标,带着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思维动向,在关键处启发引导,确保导入环节的问题导学发挥实效。

二、探究——巧用问题,培养能力

问题是贯穿教学的线索,更是思维的起点,借助问题引导探究,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随着认知的不断深入。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层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以此促进认知,掌握要点,做到融会贯通。

根据新课标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对知识点的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有效解决问题。基于这一点,在实施问题导学时,要围绕学生,突出主体,确保问题的提出有价值,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在教学《压强》时,可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个突破:1.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有哪些?2.如何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3.有关压强,你了解什么?对于这三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脱口而出,很快就解决,但不能忽略少数学困生,要加强引导,帮助其弄清知识点,有效巩固。在这一基础上,就可适当增加难度:4.如何增大压强?减小压强?5.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压强”的事例?这两个问题存在难度,需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可先让其独立解决,随后展开小组交流,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头脑风暴,集思广益。随后,邀请小组代表在班级汇报,将理论知识寓于生活经验中,促进学生了解,并扎实掌握。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探究,并在思考、交流、总结中学习物理知识,不仅突破了难点,掌握了要点,还感知到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收获很多趣味体验,无形中促进自身思维发散,大大提升了自主探究能力,有效落实了课堂教学目标。

三、拓展——巧用问题,提升思维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启发,唯有不断启发才能促进学生思考,实现思维的飞跃。那么,在物理课堂上如何提升学生思维?这就需要借助问题导学,利用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并运用已有知识综合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在记忆时存在问题,导致后续的运用不灵活,时常掣肘。分析这一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知识,缺乏对知识实践运用的过程,难以将课堂知识内化、升华为自身的能力。对此,教师就要借助课后的问题引导,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加深知识印象,完善体系;另一方面发散学生思维,促进知识迁移。仍以“压强”教学为例,在学习完之后,就可布置一个探究问题:如何粗略地测量一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探究,可以是独立思考,设计測量活动,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样一来,就能延伸课堂教学,借助拓展问题锻炼学生,让其在实践活动充分思考,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尝试学会自主测量。长此以往,不仅能巩固课堂知识,还能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使其思维不断突破,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将其置于物理模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解决,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适当的拓展学习必不可少,这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能力的提升乃至思维的拔高都有促进作用。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精心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鼓励其思考、运用,在问题解决中收获学习经验,体悟学科价值。

四、延伸——巧用问题,发展素养

新课教学的结束并不代表学生学习的结束,这才是掌握知识的第一步,要想促进学生内化,将知识真正纳为己用,就要借助问题导学开展训练,利用课余的时间科学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复习,在实战中查漏补缺,切实掌握要点,完善知识体系。

在传统课堂中,受到应试制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习惯采用“题海战术”,以此确保学生练习的熟练度,达到所谓的“掌握”。这一做法虽然有效,但也打击了学生兴趣,使其长期处于枯燥的学习中,难以获得思维的发展,进而影响素养的提升。对此,可以借助问题导学改善,结合实际,准确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精选练习,让其在训练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复习,有效突破重难点,灵活解决问题。在结束《压强》的新课教学后,学生对于这一物理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就可进入训练环节:如图所示,现在有五块完全相同的砖以三种形式摆放在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是 ,三者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很快就确定的了“压强”的知识点,但在思考的过程中缺乏思路,这时就可借助问题引导:1.压强的概念是什么?2.计算压强的公式是什么?3.能否将三者之间的压强关系弄清楚?由此,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便看清了“形式”,抓住问题本质,根据压强公式“ ”的公式计算三者压强,得出结论: .由此,问题便迎刃而解,无形中渗透了解决问题的思想,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逐步实现学以致用,促进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有效的训练不仅需要好题目,更离不开优质的引导,只有将问题“问题化”,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从知识点出发,看清问题本质,一击即中。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清楚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动态发展调整训练强度,确保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总之,“问题导学”的运用能有效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能在传统基础上实现革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将教学内容变得更有探究性、生活性,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燃起其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不断深入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金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问题导学”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9).

[2]黄辉德.问题导学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与教学方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7,(39).

猜你喜欢
压强问题导学初中物理
使两个均匀柱状体对地压强相等的方法探讨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物理知识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压强”教学的四个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