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杉 王洪梅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中渗透着很多的建模思想,通过对数量问题、总价问题、行程问题的教学片段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如何加深学生对“归一问题”的理解,感悟数学思想、模型等,使建模思想得到有效渗透。
[关键词]问题解决;数学模型;归一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0-0072-02
数学模型即“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故事”,是现实世界的简化及本质的描述。数学建模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做一个模拟,去掉与之无关的因素,保留数学关系,以形成某种数学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指出:“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而小学阶段的数学建模与高中阶段的不同,模型的内容与建模的过程相对于高中的要求要低很多,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同样渗透着很多的建模思想。下面以三年级上册中的“归一问题”为例,谈谈如何在问题解决中让学生充分感悟数学模型。
【教学片段一】
出示例1:3件上衣用了15个扣子,15件上衣需要多少个扣子?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
生1:
师:能说一说你画的图表示什么含义吗?
生1:我先画了3件上衣,并标注了“15个”;第二排是15件上衣所需要的扣子的数量。
生2:
生3:
师:能说一说你这样画的理由吗?
生3:我用3段表示15个扣子,先求出一段需要多少个扣子,进而就可以求出15段(即15件上衣)需要多少个扣子。列式:15÷3=5(个),15x5=75(个)。
师:同学们画的图虽然简单,但能有效解决问题。从画图的情况看,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一件衣服用了多少个扣子,然后才能求出15件衣服用了多少个扣子,即由“1”求“多”。
分析:数学中,把每一件上衣用了多少个扣子称为“每份数”,15件衣服即“份数”,15件衣服需要的扣子数称为“总数”,进而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建立数学模型,进而求解。
【教学片段二】
出示例2:7个书包140元,照这样,买10个书包需要用多少元?
师:能说一说你对题目的理解吗?
生4:我用1个圆圈表示1个书包,7个圆圈就表示7个书包,先求出1个书包的价钱,进而求出10个书包需要用多少钱。列式:140÷7=20(元),20x10=200(元)。
生5:我用7段表示7个书包的价钱,先求出一段也就是一个书包的价钱,进而求出10段也就是10个书包的价钱。列式:140÷7x10=200(元)。
师:你们的方法真好,太厉害了。
分析:数学中,把一个书包多少元称为“单价”,10个书包的“10”称为“数量”,10个书包的价格称为“总价”,进而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从而顺利建模解答问题。
【教学片段三】
出示例3:4小时行驶了1200千米,8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师:这一题和前两题有点相似,说一说你是如何思考的。
生6:我用一条线段表示4小时行驶1200千米,要求8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就可以用两条线段表示。列式:1200÷4=300(千米),300x8=2400(千米)。
生7:我和他想的不一样,我是这样想的,既然知道了4小时行驶了1200千米,要求8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可以用8-4=4(小时),这样就多出了4个小时,所以8小时行驶了1200+1200=2400千米。
生8:我和他们想的都不一样。我是这样想的,4小时行驶了1200千米,而8刚好是4的2倍,所以8小时行驶了两个1200千米,即8÷4x1200=2400千米。
师:你真棒!知道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倍”的知识联系起来,真是个爱思考的学生。
分析:1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数学中称之为“速度”,8小时称为“时间”,8小时行驶的千米数称为“路程”。根据题意可建立相应的模型“速度×时间=路程”,进而求解。
【教学反思】
思考1:教学片段一利用的是“每份数×份数=总数”这一模型,教学片段二利用的是“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模型,教学片段三利用的是“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模型,这三类模型在数学中统称“归一问题”模型,即知道“1”可以求出“许多”,反之,知道“许多”也可以求出“1”。数学建模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让学生在某种学习中获得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小学数学没有复杂的数量关系与数学结构,其基本内容仍是以四则混合运算为主的问题解决。从成人的视角去看数学模型是及其简单的,但是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建构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并不简单,许多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
学生的数學学习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好的活动设计,尤其在小学阶段,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与培养既要经历一个过程,也要兼顾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上述的三个教学片段由相应的问题引出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为了便于比较,促进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还对这些材料采用精准的呈现顺序,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的过程。在比较这些材料时,引导学生由“1”求出“许多”,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既加深了学生对“归一问题”的理解,又突出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与解题的规律。在整个建模的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暴露学生学习的难点,逐步引导学生在质疑、争论、追问中逐步厘清问题。纵观整个学习过程,每一次的学习探究,学生都在体会题目的结构特点,都在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模型等,建模思想得到了有效渗透。
思考2: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要通过探究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异同,寻找事物与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内在的联系来现实,这就需要对事物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能够找出不同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促进归纳概括和数学模型的建构。设计上述三道题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运用数学模型去比较、分析、解决一些同类的现实问题,深刻地感悟并理解数学模型思想。通过对“数量问题、总价问题、行程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学生会发现“抛开情境,这些问题的本质与结构都是相同的”,进而窥探到数学模型的影子。不仅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加深学生对数学模型的认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还能够帮助学生跳出具体的情境,向更高的抽象思维水平迈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教给学生“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内容(好吃是指学习的数学内容让学生感兴趣、热爱学;有营养是指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又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史宁中.漫谈数学的基本思想[J].中国大学教学,2011(7):9-11.
(责编 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