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

2020-07-06 16:40黄海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5期
关键词:呵护好奇心责任感

黄海燕

【摘要】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如何在低年级学生中渗透情感教育呢?这需要教师具有教学智慧,教学艺术。教育无处不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以是情感教育,关键是把握好分寸,掌握好方法。做到既传道授业,又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责任感;好奇心;呵护;以情激情

情感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间联系的经脉,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开发学生潜在智能的催化剂。现在,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把发展低年级儿童的情感和态度作为学习的先决条件。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智力活动中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起着驱动、调节作用。古语有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学生从小情感冷漠,必然导致长大成人后的精神荒芜。因此,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稳定的积极的情感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学生的日常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

一、加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责任感是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也是儿童在学习中的一种积极情绪。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经验证明,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教师要求学生作业书写认真,教师的板书也要写规范字,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最善于模仿,低年级的教师无论是板书还是作业的评语,都要写规范字,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责任感的培养还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抑恶扬善的引导教育,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之与各种情绪体验联系起来。低年级教师平时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美德(如借笔给同学、弯腰捡垃圾、劳动积极、拾金不昧等),及时给予表扬,注意用适当的语言、表情、态度去启发他们,讓他们理解到高尚的行为能够对人、对己带来良好的影响,从而获得自豪、愉快的情感体验。反之对不良行为,教师要用责备的话语和否定的态度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肯定和否定的体验,不断加强责任感的教育。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绪反映,是儿童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要用简单粗暴或讽刺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可笑问题,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中伤学生的自尊心。“你真无聊!”“笨死了!”之类带侮辱性的语言更不能出自教师之口。二是工作或学习中提出的任务和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避免让学生体验过多的失败情绪。特别是堂上提出的问题,达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程度就够了。三是课上或课后多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或生活中的优势领域和兴趣,加以鼓励和培养,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四是无论是面对学优生还是后进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进行及时表扬,让他们经常体验学习的喜悦。

三、呵护学生的情感

俗语说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在学生当中要充当“清道夫”的角色,精心呵护不同学生的不同情感。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低年级学生的情绪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作为低年级的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和口头语言。说话态度要亲切,温和。作为低年级教师一旦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矛盾或师生之间交流不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及时疏导,循循善诱,解开心结,削除障碍。比如:有一次排队放学时,班长突然哭了。原来他因做错事被几个男生羞辱了。老师连忙安慰班长说:“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人谁无过,改过就是好孩子。”随后,老师把班长和骂人的学生留下来,并没有批评任何学生,而是给他们讲《周处除三害》和《华盛顿砍树》的故事。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师生之间真心沟通,平等交流。

低年级学生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一定要精心呵护,尊重学生的情感,要多用情感启迪,不要严霜摧打。比如“老师,他拿了我的橡皮!呜——”此时,有些老师可能会严厉斥责拿橡皮的学生,有些老师会批评哭泣的学生太小器。这些做法都不可取。呵护学生情感,重在疏导。老师可以分别向这两个学生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换种方式是否更好一些?你会怎么做?同时,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张弛有度,让自己的情感处于有序状态,才能使情感发挥积极的作用。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情感教育的心理辅导者的作用。

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在每一节课备课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情感因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不同的科目用不同的方式去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就拿语文来说吧,低年级的语文教材每一课,每一幅插图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强烈的情感因素。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如“你们看看,图中的小姑娘正在张着嘴巴给我们唱歌呢?她在唱什么歌呢?”“让我们也一起来学会这首歌:ā——á——ǎ——à——,把这首字母歌唱给老师听,(开火车读,每个同学都唱一唱)唱给同学听,(同位互相唱,比一比,谁唱得准?)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通过这样引导,便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能陶冶学生的尊敬师长、热爱同学、孝顺长辈的情感。低年级的课文,大多都蕴涵着强烈的爱国、爱家、热爱大自然等的情感因素。如《我上学了》《对韵歌》《小书包》……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真情。比如:妈妈买来3个苹果,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又买来5个苹果。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这道应用题,便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妈妈又买来5个苹果是为了招待客人,这是待客之道。”只要教师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处理教材内容,创造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同样能激发学生爱国、爱家、求真务实的情感。因为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质,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关键是如何把教材当中的情感因素传递给学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地,就归功于教师的魅力。学生能与教师在课堂上“同声同气”“打成一片”了。这样的情感教育便能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小学生中渗透情感教育,关键是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让他们产生归属感、责任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等的良好品格。

参考文献:

[1]梁文厚.小学语文教学基础[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306.

[2]张成俭,赵梅萼.家族教育的学问[M].广东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呵护好奇心责任感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责任感等2则
春风化雨 心系教育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做设计
呵护心灵,引领走出阴霾
美术教学,让情感价值绽放异彩
呵护成长,艺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