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晶
作为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与“问题学生”谈话,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能否正确施行谈话艺术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精心设计谈话的步骤,增强谈话的科学性、人文性与实效性,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这是一门很值得探究的学问。
掌握科学的谈话艺术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和起码的素养,是培养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正确的施展谈话艺术,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反之,恶语相向,粗暴冲动,反而会造成师生间的严重对立,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到“问题学生”的处理在整个班级工作中的地位,采取急于求成和漠然置之的态度都是不适当的。而若能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四部曲”,就有可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让“问题学生”搭上这一教育的契机,使其思想意识有一个大的提升。
一、学会聆听——全面了解把握“问题”的所在
面对出了问题的学生,教育者要有冷静的头脑和平静的心态,要富有爱心和耐心,要有“治病救人”的良好师德和高超的教育艺术,要“对症下药”地施教。而学会聆听是达到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聆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病因”“症状”和“病史”。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常有些老师一听到学生出问题,尤其是常出问题的学生出了差错,常常是表现得不够冷静和理性,把学生拉到办公室,不容学生分辨,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训斥,有的甚至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他们,最后交给家长或德育处了事。然而事过之后,学生对于自身为什么会犯错误?怎样改正错误?从所犯的错误中要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对于这些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地方收获的并不多,以后很难保证不会再犯。而对班主任来说,这也等于丧失了一个教育学生的契机。教师要学会聆听就是首先要给学生以申诉的机会,否则可能还会造成“冤假错案”,让学生“蒙受冤屈”。曾经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在卫生间“吸烟”,被值日教师“人赃俱获”地送进了我办公室。那位学生满脸愧疚低头不语,看样子是做好了挨批的準备。我先让他坐下,而后让他说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吸烟的?为什么要吸烟?吸烟的感受怎样?他低着头沉默不语。“男子汉大丈夫,有错就改,有什么好犹豫的!”也许是我的话激起了他的勇气,也许是我的平和态度起了作用。他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我:烟不是他的,他也从来不吸烟,烟是同学寄放在他那里的。经过调查,事情真的像这位学生所说的那样,他怕得罪人,出于同学的情分,就“好心”地办起了坏事,帮人藏烟,并做好了代人受过的准备。吸烟事件大白,学校对有关的学生进行了严肃的教育和惩戒,有效地预防了吸烟在学生中的蔓延。教师学会聆听,给学生一个申诉的机会,不仅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且对学生本人来说也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回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教育者在与问题学生谈话时,不是耐心地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不是聆听学生的心声,而是一味疾言厉色地斥责他们,结果表面看起来学生好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其实在心里或沾沾自喜,或不以为然,这种教育效果肯定适得其反。
二、分析事理——帮助学生提高对问题的认识
帮助学生认识到事情的是非利害关系,这是与问题学生谈话“四部曲”中的核心环节。我们虽然说教无定法,但在具体实施教育时,教育还是有一定的法则可循的。分析事理,就是把学生认识不清或存在认识偏差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阐释,让学生明辨是非,知晓事理,从而达到教育效果。很多问题学生之所以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既有一时的冲动,也有克制力上的偏差,然而更多的是认识上的缺失,对事情的利害关系和发展趋势缺少一种理性的把握。曾有一对高一的男女学生,他们晚自习后总喜欢走在一起,说说笑笑地回宿舍,有明显地交往过密的苗头,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我打算找这两个学生谈一次话,值日时,恰好看见了他们漫步在灯光不是那么明亮的校道上,不期而遇的机会来了。于是我把他们请进了办公室。他们告诉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彼此有一些好感,觉得放学后走在一起,散散步、聊聊天很愉快,别的什么事情也没有。他们心里坦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会带来不良后果。我也觉得他们是天真无邪的,只是有一种朦朦胧胧的两情相悦,你要说他们在“谈情说爱”,的确还没到那程度,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也许会变得很严重。于是我把男女学生应如何相处,学校对男女学生交往要注意的事项向他们作了说明,且把男女学生因交往过密,把握不好情感的分寸,酿成荒废学业的例子来教育和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我没有对他们过多的指责和批评,而是善意的提醒和引导,他们也愉快地接受了我的规劝。此后,林荫道上在也没看见过他们在一起的身影。
三、善用期待——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能力
真诚的信任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这是任何深奥理论和生动例子所不可替代的。教育者首先要明确,受教育者始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效果的最终实现,是受教育者自身努力的结果制约的。教师在教师学生时,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激励、帮助、引导和唤醒学生,教育信息的接收还得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顿悟”和“觉醒”。所以说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对于“问题学生”,不可操之过急,要有耐心,尤其是对那些问题较多、积重难返的学生,更要有“偏爱之心”和宽容之心,理解和信任是教育的铺垫和基石,教育者要学会更多的信任与期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相信学生,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委以重任,寄予期待,最终实现了教育者的愿望。对于“问题学生”,教师不要从情感上排斥他们,要给“问题学生”创设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少一些冲动;多给他们一些笑脸,少一些冷漠;多给他们一些尊重,少一些粗暴;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少一些打击,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驱动,激发他们的潜能,点燃他们心中积极向上的热望。
四、科学批评——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期待与信任并不等于拒绝批评。科学地批评与惩戒是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改正错误的重要方法。但在使用时,要秉着学生可接受性的原则。正如先人所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应使其可从”。要做到既解决问题,又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在批评学生时应当充分顾及学生的感受。首先,在批评时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也不缩小,要恰如其分。以事实为准绳。如果事实不清,或感情用事,就有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其次,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可接受性方面把握批评的分量,站在“问题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理解学生,从帮助人、教育人的善意出发,并且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第三,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处理学生问题要出以公心,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其他因素而有失公正、公平。最后,要对事不对人。学生有问题,应当加以教育,严格要求,决不姑息迁就。
“问题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期待着教师来指点困惑,更期待着教师的热诚与信任。而对每一次错误的处理,无异于一次灵魂的施救。教师在与“问题学生”交谈时要多从学生的可接受性出发,巧用“四部曲”,通过精心加工和包装,同样可以把批评这一“苦药”包装成一味“甜药”,同样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