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萍
【摘要】传统文化莆仙戏进校园、进课堂,关系到下一代对莆仙地方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对于提高我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传承和发展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传统文化 莆仙戏 传承 成果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006-02
在传统艺術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实践研究方面,首先,开展具有传统文化进校园, 需要选择当地成功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推广。比如:莆田余智敏老师尝试进行了莆仙戏曲进莆仙语文课堂的可行性探索。他觉得莆仙戏进入课堂,有其文化与文学的基础;在这个理念基础上,莆田还有些地区几所幼儿园也进行了“莆仙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传统的文化教育对于学校教学十分重要,很大程度上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
优秀传统文化莆仙戏是莆田地方文化的瑰宝,学校是我校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中华传统文化拥有十分深厚的底蕴,其蕴含积极的价值观,与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创新精神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我校紧盯美育教学目标,对传统艺术文化莆仙戏进校园、进课堂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教学安排纳入课程计划
将莆仙戏曲课程纳入我校的中、高年级教学计划,利用每两周音乐课或者地方课程,认真调整一节课作为莆仙戏曲课程,选择从“莆仙戏剧本曲谱选编”中选出一至两首莆仙戏曲牌。到目前为止,学校的中、高年级学生均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哼唱一首。
二、组建梦之声戏曲班
组建梦之声戏曲班,专门对孩子的唱腔进行常规性的训练。利用每周二下午学校校本课的时间,进行精心辅导、定期排练。使孩子们通过了解莆仙戏,聆听、观看莆仙戏,从而爱唱莆仙戏。
三、开辟莆仙戏栏目
学校把莆仙戏曲文化当作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对新编剧目进行宣传。让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中自己的精彩表演,从而产生自豪感,通过观看让其他孩子们对莆仙戏有更多的了解并爱上莆仙戏。学校校园广播也利用放学后每天进行滚动播放,以达到耳濡目染的宣传效应,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哼唱、学唱,使莆仙戏曲这传统文化入脑入心。
四、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力度
由于莆仙戏是地方戏曲,有其特殊性,学校专门选派音乐教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学习培训;参加莆田市教育局举办的莆仙戏进校园唱腔比赛,以老带新提高音乐教师莆仙戏曲素养。
五、搬上舞台,成果展示
把莆仙戏搬上舞台,让全校的学生都近距离接触莆仙戏。结合各个不同的节日,比如:艺术节、六一节、庆元旦等等节日进行莆仙戏比赛,折子戏表演、“班班有歌声”莆仙戏曲比赛等汇报展示,把莆仙戏曲作为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项目。
六、莆仙戏教学与古诗词教学融合的构想
首先,在教学中古诗词的重点字、词理解教学是不能丢的,运用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对古诗的意境进行初步的了解。在实践课中以音乐基础为本,运用莆仙戏的手段重新架构教学设计,同时渗透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在教学实践中,作为音乐课堂的延伸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古诗《枫桥夜泊》、《村居》、《江南》、《游子吟》和《望庐山瀑布》,实践课的教学内容除了文本的戏剧化架构,课前热身练习,结合所学的字、词、故事使之和表演元素结合。
七、莆仙戏与读书节
弘扬中国诗词文化,感受莆仙戏曲魅力。专题性读书展演中,我校的梦之声戏曲班同学表演的《戏曲联唱》火热开场,运用莆仙戏曲和唐诗宋词珠联璧合,彰显出乡土文化特有的魅力,一下子俘虏了孩子们的心。
通过古典诗词和莆仙戏进行融合,结合学校读书节进行普及,为我校的“书香校园智慧阅读”工作增添了一笔文化重彩。在鲜花盛开的初夏时节,让每一位附小的学生都能幸福地品诗赏词,与中国传统文化来一场美丽而热烈的约会。
八、新曲学唱
选择适合学生的题材,专门聘请老艺人为学校谱写新曲,带动学生学唱戏曲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接地气的莆仙戏,从而更加喜爱自己的家乡戏,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九、请进来,带出去
请莆仙大剧院的老艺术家到学校进行展演,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戏曲名家。把孩子们带出去莆仙大剧院欣赏经典莆仙戏,认识名家名段。让他们近距离接触莆仙戏,并通过观看爱上莆仙戏。
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
利用艺术节比赛、各种比赛,聘请老艺人到学校进行每周一课的科介动作专业训练。通过对莆仙戏曲的学习,让学生把掌握的莆仙戏曲带回家唱给家人听,从而带动和影响学生家长,把莆仙戏曲这传统文化渗入家庭,传承并发扬光大。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学特色是创新的充分体现,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我校根据自身优势选择传统艺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实践研究为突破口,因地制宜,营造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传递知识,让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本土传统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