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高职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分析*
——以广东A高职学院为例

2020-07-06 01:47张蕾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跨文化英语教学

张蕾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不断深入,国内的一些学者开始看到外语教育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学生应“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目前跨文化能力培养己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外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一,学界也认为外语教育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渠道[1]。

但是,中国的英语教育逐渐暴露出文化“逆差”现象,即学习者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往往更多的是单方面地获取英美文化的信息,被动地去表达一些信息,而无法把本国的优秀文化传递给对方,这种现象被我国学者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2]。

1 “中国文化失语”研究现状

1.1 “中国文化失语”与跨文化交际

自“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提出至今(2020年1月),相关论文已有782篇(从中国知网查询得到)。在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忽视了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很多学生对跨文化的理解,只是片面的学习别国文化,忽略了本国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在对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调查中,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历史原因,对跨文化交际中多元文化的理解不够等[5],或是对方文化强势,而我方缺乏平等交流意识等[6]。正如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nsch[7]所指出的,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必须把文化放在与本民族文化的对比中进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切入包含着对目的语以及母语的再认识。

1.2 “中国文化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

相比之下,高职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研究起步较晚,最早从2009年才开始,至今仅57篇,占研究总量的7%左右。相关研究显示现阶段关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融入的研究大多偏向于母语文化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方面,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国文化尚缺乏实质性研究[8]。高职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足是“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最明显的体现[9],在高职英语课堂上,西方文化与母语文化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文化输入呈现出失衡状态。高职外语教学应采取树立平等文化观、增加教材中母语文化的内容等方法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10]。

在以上研究中,学者们从现象、原因、对策这几个方面对外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行了探索。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笔者亦发现,此类研究多数集中在本科大学英语教学上,而在为数不多的高职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里,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不多,且实证研究的调查对象基本集中在文科生范围或局限于某个年级,缺乏普遍性。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为全面了解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此次研究围绕以下五个问题展开调查:

(1)高职学生对在英语教学中涉及中国文化的态度(以下简称“态度”);

(2)高职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及主观意愿(以下简称“表达能力、主观意愿”);

(3)高职学生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主动性(以下简称“学习主动性”);

(4)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文化教育现状(以下简称“文化教育现状”);

(5)高职不同学科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

2.2 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对象为就读于广东A高职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共发出299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其中包括文科生153人,理科生121人,艺术生20人,学生年级包含三个年级,其中以大一为主(241人)。此次调查样本量较充足,基本覆盖该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调查结果比较具有代表性。

2.3 问卷设计及研究工具

此次研究主要使用问卷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针对上述研究问题,问卷主要包含了学生基本信息、态度、表达能力、学习主动性、主观意愿及文化教育现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共12个大题。为更加全面有效地采集相关数据,问卷采用多种测量手段结合的方式,其中“学习主动性及文化教育现状”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测量,“表达能力”采用中西文化测试的方式进行对比测量,而“态度及主观意愿”则采用多选题及开放性问题来了解。

最后问卷数据通过SPSSAU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效度、信度、方差、卡方及百分率分析等。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问卷效度及信度分析

调查数据收集完毕后,首先对问卷进行效度及信度分析,测量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的形式,将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文化教育现状这两个维度由12个描述项分别体现,从1到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

在进行EFA分析时,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越适合作因子分析。根据统计学家Kaiser[10]给出的标准,当KMO大于0.8时,做因子分析的效度高。在将12个描述项进行第一次计算时,KMO值为0.848,但其中有2个描述项不符合因子提取要求,虽其因子载荷值大于0.4,但共同度值低于0.4,于是删除这两项。第二次分析结果KMO值为0.866,大于0.8,代表样本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随后对剩余10个描述性组成的量表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

在对量表的结构效度分析中显示(见表1),2个潜变量均由相应题项测得,所有因子负荷在0.519~ 0.872之间,大于0.5。另外,2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值分别是36.515%,30.825%,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7.339%>50%,Bartlett球形值为1 632.852,意味着研究项的信息量可以有效地提取出来。以上数据显示,这2个潜变量的结构效度良好。

表1 高职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问卷因子效度分析结果

注:因子1= 学习主动性、 2=文化教育现状

随后对问卷量表进行了信度检验,即检验量表内部一致性,在探索性研究中Cronbach α系数高于0.8,说明信度高。结果显示(见表2),本次调查所用测量表中2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介于0.839 ~ 0.897之间,整体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55,表明该量表是可信度较高的测量工具。

表2 高职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问卷因子信度分析结果

3.2 高职学生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主动性及文化教育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见表3),部分学生(37.54%)表示会主动搜索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表达,而不搜索的占31.06%。平时在看到和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表达时,会特别留意的占55.77%,不留意的占17.13%。有12.93%的同学表示不会去主动了解和学习相关内容。很多同学(35.71%)对相关知识只是“偶尔感兴趣”。多数学生(71.33%)表示大学英语课本中有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略少于西方文化(77.14%)。同时课堂上,老师也会拓展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73.04%),与西方文化基本持平(72.26%)。除了课本教学途径外,仅44.03%的同学可以容易或相对容易地获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读物。

由此可知,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输入目前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教科书及教师拓展内容均涉及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内容,但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并不明显,课堂学习是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并不容易,或者尝试不多。

3.3 学生对在英语教学中涉及中国文化的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相比西方文化,大多数同学(81%)认为中国文化更丰富亲切,并期待老师在英语课上讲述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81.89%)。在相关开放性问题中学生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需要传承”“有兴趣去学习”“我愿意去学习(相关英语表达)让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想学习更加地道的英语口语以便让外国友人更加清楚地听我了解中华文化”,但很多同学也表达了相关的担忧,如“转化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中华文化用英语表达比较难”“ 太难了!”。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对于中国文化有较深的认同感和自信,对在英语教学中涉及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流方面均持有积极态度,但对自身语言水平及转化难度有所担忧。

3.4 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在这个部分的调查采用中西文化测试的方式,测试和对比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和西方文化词汇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不借助字典或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测能否用英文表达中西文化的代表词汇,自测标准分为5个等级,包括“可以说出并写出”“可以说出,但不太会写”“可以写出,但不太会说”“大概可以表达,但不太确定是否正确”及“完全不知如何表达”。选取代表中西方文化的词汇各8个,其中代表节日的各两个(春节、中秋节和圣诞节、感恩节),代表饮食类的各四个(饺子、馒头、肠粉、筷子和汉堡、面包、牛排、刀叉),著名人物各1个(孔子和耶稣),民俗文化各1个(祠堂和教堂)。其中,为考察学生对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掌握情况,鉴于学生以广东地区生源为主,因此在饮食类中选取了广东地区代表饮食“肠粉”,民俗文化选取了“祠堂”。

表3 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文化教育现状量表

数据显示(见表4)在这16个词条中,“可以说出并写出”的前五词条分别是:春节(73.81%)、面包(71.33%)、中秋节(63.23%)、感恩节(60.62%)、饺子(59.93%),“完全不知如何表达”的前五词条分别是:肠粉(58.56%)、祠堂(43.15%)、馒头(41.64%)、耶稣(30.48%)、孔子(25.34%)。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的中国文化英文表达十分有限,覆盖面窄,仅限于热点词汇掌握(如春节、饺子),而对于文化领域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代表词汇掌握情况堪忧,尤其对地方文化类词条掌握较弱(如肠粉、祠堂)。将学生的中西方文化英文表达掌握情况数据汇总后对比可以看到,总体而言,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英文表达好于中国文化的表达。

另外在对“可否用英文口头表述一段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的问题中,仅2.38%的学生表示“完全可以”,不到一半的学生(47.96%)表示“大致可以”,而表示“不可以”或“完全不可以”的占19.04%。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薄弱也是影响文化输出的原因之一。

3.5 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主观意愿

在了解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主观意愿时,数据显示,如果与外国人交流,25.17%的学生表示更愿意听对方说他们的文化,只有17.69%的学生更愿意讲述中国文化,有33.33%的学生表示因为语言受限,无法表达中国文化,表示没兴趣的仅占2.38%。在开放性问题里,学生也表示“虽然想,但做不到”“我想表达,但能力有限”。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主观意愿并不强烈,而语言水平亦是影响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主观意愿的原因。

3.6 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为了解不同学科学生之间在态度、表达能力、学习主动性、主观意愿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使用SPSSAU的方差和卡方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数据结果上看(见表5),不同学科学生之间在态度、主观意愿及学习主动性方面差异性不大,但在表达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如:在“因为语言受限,无法去表达中国的文化”调查项目中,数据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F=4.041,P=0.019),对比差异可知,组别之间平均值对比结果为“艺术生>文科生;艺术生>理科生”。而在调查学生“可否用英文口头表述一段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时,数据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F=6.247,P=0.002),有着较为明显差异的组别平均值得分对比结果为“文科生>理科生;文科生>艺术生”。由此可以看出,在表达能力方面,文科学生优于其他学科同学,艺术学生则略低于其他学科同学。

表5 方差分析结果

注:*表示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4 结论

从此次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大致呈现为:(1)高职学生对于中国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和自信,对在英语教学中涉及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流方面均持有积极态度,但学习主动性并不明显,且对自身语言水平及转化难度有所担忧;(2)高职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英文表达好于中国文化的表达,中国文化表达十分有限,覆盖面窄,仅限于热点词汇掌握,而对于文化领域、日常生活中以及地方文化类的一些代表词汇掌握情况堪忧;(3)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薄弱是影响文化输出的原因之一,亦影响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输出的主观意愿;(4)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现状有所改善,中西方文化输入目前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如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相关知识并不容易;(5)不同学科学生之间在态度、主观意愿及学习主动性方面差异性不大,但在表达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文科学生优于其他学科学生,艺术学生则略低于其他学科学生。

总体来说,调查情况显示目前高职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较于之前,无论是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文化拓展及大环境导向(四六级考试引入中国文化元素)等方面均有所改善,但在学生学习主动性、英语水平及表达等方面还是不尽如人意。作为一线教师,应该针对以上情况,更深入地挖掘中国文化中可以吸引年轻学生的元素,从而引导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拓展和文化相关的,或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教育,传授一些实用积极的文化传播技巧,建立学生的表达信心。同时也应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因材施教,真正意义上改善高职英语教育中的文化失语现象。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失语跨文化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研究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