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注射联合主被动机在肺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2020-07-06 09:58周洪艳周程松王佳淼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肺部针灸

周洪艳,周程松,王佳淼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康复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

当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肺部疾病的发病率在日益上升,主要是因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其病死率极高。 肺部围手术期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褥疮、肺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治疗及预防并发症干预,会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主被动呼吸康复训练虽然可以改善肺功能,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中医诊疗和护理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主被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针灸穴位注射,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 因此,该文以病例随机对照展开,探讨针灸穴位注射联合主被动机在肺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2019 年1—12 月为研究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治疗的肺部围手术期患者62 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 例,男19例,女 12 例,年龄 55~80 岁,平均年龄(65.52±2.86)岁;病程 3~15 年,平均(9.63±3.04)年。 观察组 31 例,男17 例,女 14 例,年龄 56~81 岁,平均年龄(66.85±4.15)岁;病程 4~14 年,平均病程(8.53±2.84)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术前相关检查,符合手术适应证;(2) 能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有关治疗及康复工作;(3)病情平稳,未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或病历资料不全者;(2)肢体功能障碍者;(3)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主被动呼吸康复锻炼, 主被动机:下肢肌肉锻炼是肺康复的重要核心。 主被动机是患者取平卧位,屈膝抬高双腿,上半身保持不动,两小腿固定做踩自行车动作,可调节为无阻力型和阻力型,监测肌电显示主要动用了下肢肌肉(股直肌、股外侧肌)、腹部肌肉,可以起到锻炼下肢肌肉、腹部肌肉。

观察组:联合针灸穴位注射。 (1)穴位选择。 取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肾穴(位于第2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脾俞穴(第 11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每次取同侧 4 个穴位;(2)药物注射。 上述穴位每次注射 2ml 生脉注射液,每周 3 次,为期 12 周[2]。 同时给予两组患者饮食指导,多食枇杷、萝卜、梨、银耳汤等化痰的食物,禁辛辣刺激食物,避免上火生痰。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包括肺活量、呼气流速、呼气容积。 (2)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3)采用SF-36 生活质量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3],表中共有36 个条目,涉及8个维度,包括日常活动、总体健康、情感、社会功能、身体痛楚、生理职能、精力、生理功能,每个维度分值在0~100 分,总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 t 检验,采用()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均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患者的肺活量、呼气流速、呼气容积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褥疮、血栓、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 时间 肺活量(L) 呼气容积(L) 呼气流速(L/min)对照组(n=31)观察组(n=3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79±0.75(3.71±0.21)b 2.87±0.89(4.21±0.15)ab 1.76±0.42(2.32±0.51)b 1.71±0.50(2.69±1.02)ab 143.50±17.68(161.18±22.25)b 144.49±18.23(175.41±24.03)ab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日常活动 总体健康 情感 社会功能 身体痛楚 生理职能 精力 生理功能对照组(n=31)观察组(n=31)t 值P 值59.93±4.32 90.93±4.55 5.116 0.011 50.93±4.11 76.93±4.32 5.596 0.019 44.93±4.22 69.93±4.32 5.215 0.022 61.93±4.64 76.93±4.34 6.783 0.018 60.93±4.44 76.93±4.55 7.256 0.029 45.32±1.65 76.25±1.12 5.236 0.032 44.52±0.38 75.72±0.74 6.793 0.025 56.57±1.68 84.69±2.36 6.124 0.031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中8 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肺部疾病多发于老年人, 引起疾病的因素较多,由于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出现退行性变化,免疫功能下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微小颗粒还有患者的长期抽烟习惯,都会影响患者的肺功能。 长时间的呼吸困难会损害呼吸道,导致患者的肺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也会累及心脏等器官,还会引起患者缺氧、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5]。 临床给予切除肺叶术围手术期患者身体虚弱, 且长时间的卧床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给予肺部围手术期患者有效、安全的呼吸康复方法可提高患者的呼吸肌力,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但是康复效果有限。

随着我国中医的发展,针灸穴位注射方法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生脉注射液主要由红参、麦冬及五味子组成,方药中,红参具有安神补脑、抗疲劳及调节血压功效;麦冬具有补气功效;五味子具有养阴固精、保肝护肝功效;诸药共奏,能发挥益气养阴、复脉固脱功效。 通过肺、肾、脾俞和足三里导管穴位进行针灸,能发挥益气壮阳、治疗肺气不足的作用[6-7]。 该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肺活量、呼气流速、呼气容积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针灸穴位注射联合主被动康复训练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

肺部围手术期实施呼吸康复训练,为肺部围手术期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询证医学依据,给予患者主被动呼吸康复训练,给予患手术初期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帮助患者翻身放置褥疮的发生,帮助患者排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定期为患者按摩下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指导恢复期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方法, 上肢运动及下肢运动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8]。 针灸穴位注射可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大大降低并发生率[9]。 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褥疮、血栓、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穴位注射联合主被动康复训练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 给予肺部围手术期患者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可促进患者呼吸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中8 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穴位注射联合主被动康复训练可提高肺部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灸穴位注射联合主被动机在肺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可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肺部针灸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