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除睫毛对白内障手术野细菌分布的影响

2020-07-06 08:34马文江王俊妨侯光华孙鹏李春艳孙晓雨
天津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结膜睫毛粘贴

马文江,王俊妨,侯光华,孙鹏,李春艳,孙晓雨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三大致盲性眼病——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变性中,白内障居首位。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但仍是最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影响视功能的恢复,甚至失去眼球[2]。因此,早期发现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尤其重要。有研究发现眼内炎致病菌大多源自患者结膜囊、睑缘皮肤和睑板腺分泌物[3-4]。白内障术前是否需剪除睫毛目前尚存争议。有研究显示术前剪除睫毛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5]。白内障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措施规范化专家组建议中,多数专家认为术前不需剪睫毛,部分专家认为术前需要剪睫毛[6]。本研究通过比较白内障患者术前剪除睫毛与不剪除睫毛对术野细菌分布的影响,探讨白内障手术术前剪除睫毛的必要性,为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 2017 年3 月1 日—5 月 31 日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280 例(280 只眼),其中男 137 例,女 143 例,年龄 51~88 岁,平均(60.7±10.1)岁。根据患者手术意愿分为剪睫毛组128 例和不剪睫毛组152 例,其中剪睫毛组中男62 例,女66 例,年龄(60.0±9.8)岁;不剪睫毛组中男75例,女77例,年龄(61.0±10.2)岁。2 组性别(χ2=0.023)、年龄(t=0.9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晶状体核硬度Ⅱ级及以上、需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2)既往无眼部手术史及外伤史。排除标准:(1)干眼症状明显致角膜改变者。(2)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结缔组织病者及长期服用激素者。(3)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接受随访者。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会审查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行术式均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不剪睫毛组:术前用生理盐水常规冲洗结膜囊,0.5%聚维酮碘消毒结膜囊2 min,铺无菌手术巾,将患者眼睑轻轻分开,将手术薄膜粘贴在术眼上下眼睑皮肤,睫毛粘在薄膜内面,然后用眼科显微剪将手术巾沿患者睑裂剪开,其游离端随开睑器撑开睑裂而内折到结膜囊内,使睑缘完全外翻,手术巾向睑裂四周贴牢固。剪睫毛组:术前用生理盐水常规冲洗结膜囊,剪除睫毛,后续手术操作同不剪睫毛组。手术由2位同年资且手术经验相当的主任医师完成。

1.2.2 细菌培养 2 组患者白内障术后,立即进行手术薄膜睑缘粘贴面及结膜囊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将手术薄膜睑缘粘贴面直接接种至血培养皿上(图1),结膜囊用无菌拭子采集,接种于增菌管内,增菌培养24 h 后转种血平皿上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进行菌株鉴定。

1.3 观察症状 在术后第1、7天,分别观察2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无症状:术眼无下述任一症状;轻度:术眼仅有异物感;中度:术眼有异物感,闭眼时刺痛;重度:术眼疼痛、畏光、流泪、睁眼困难。采用国际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对结膜充血程度进行评价[7]:结膜瓷白无充血计0分;少许结膜血管扩张计1分;轻度结膜血管扩张计2 分;中度结膜血管扩张>2/3 球结膜面积计3 分;重度结膜血管充血,累及整个球结膜计4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2 组间有序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细菌分布情况 不剪睫毛组手术薄膜睑缘粘贴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结膜囊拭子表皮葡萄球菌培养阳性率以及两者检出同种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剪睫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 组术后眼部刺激情况比较 术后第1、7 天,不剪睫毛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较剪睫毛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2 组术后结膜充血程度比较 术后第1、7 天,不剪睫毛组患者OSDI评分均较剪睫毛组下降,充血程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Tab.1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 in the two groups表1 2组细菌分布情况 例(%)

Tab.2 Postoperative eye irritation in the two groups表2 2组术后眼刺激情况 例(%)

Tab.3 Comparision of scores of conjunctival hyperaemia between two groups表3 2组患者OSDI评分比较 [分,例(%)]

3 讨论

眼内炎是一种少见但极为凶险的感染性致盲眼病,文献报道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炎的发病率为0.012%~1.3%[8-9]。睫毛作为内眼手术围手术期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被广泛关注。在眼科医用手术薄膜使用前,为了防止术后感染,白内障手术术前常规剪除睫毛。近年来随着医用手术薄膜的使用,部分医疗机构手术前不再为白内障手术患者剪除睫毛。有研究表明,剪除睫毛对白内障手术野细菌分布无明显影响,其与眼内炎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剪睫毛组手术薄膜睑缘粘贴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结膜囊拭子细菌培养阳性率以及两者检出同种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剪睫毛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手术前不剪睫毛,睫毛同医用手术薄膜粘附,可减少手术过程中薄膜与睑缘及睑板腺位置的位移,而手术前剪除睫毛,睫毛粘附作用减小,位移增大,睑缘皮肤及睑板腺定植菌更加容易到达粘贴面,增加手术感染概率。

聚维酮碘对眼科常见病原菌具有很好的灭菌作用,手术前聚维酮碘消毒结膜囊是目前预防术后眼内炎发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1-12]。理论上聚维酮碘消毒结膜囊可实现完全杀灭结膜囊内定植细菌,即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有一定时期处于完全“无菌状态”。研究显示白内障手术结束时结膜囊甚至房水中均可检出细菌存在,且房水中检出细菌同结膜囊或睑缘皮肤定植菌具备一定同源性[13]。本研究结果显示,术毕结膜囊中检出细菌且与手术薄膜上检出细菌同种,均为表皮葡萄球菌,证实结膜囊内检出细菌来源于睑缘皮肤或睑板腺分泌物。文献报道白内障手术过程中睑板腺内定植细菌可出现在手术野中,并可能通过手术切口进入眼内,当各项感染控制措施不能清除眼内细菌时,感染发生且迅速蔓延[14-15]。本研究发现睫毛剪除对手术野细菌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手术过程中影响手术野细菌分布的因素需引起关注且给予适当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预防。

睫毛作为眼表保护的一道屏障,可以减少异物进入结膜囊概率。睫毛剪除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有无影响尚无定论,但睫毛剪除对患者围手术期眼部舒适度有一定的影响。眼科临床实践中,剪除睫毛增加医护人员操作,耗费人力,可能导致睑缘皮肤损伤,并且术后恢复期睫毛再生过程中的刺激症状会引发患者不适。另外,剪除睫毛也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剪除睫毛可以减轻患者的手术恐惧感。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第1、7天,不剪睫毛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及充血程度均较剪睫毛组明显改善,提示白内障手术时规范使用医用薄膜,保留睫毛,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的不适症状。

综上所述,与剪除睫毛相比,白内障患者手术前不剪除睫毛可降低医用薄膜结膜粘贴面及术毕结膜囊拭子细菌阳性检出率,并改善患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及充血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结膜睫毛粘贴
ISTEN
让落叶生“根”发声——以《树叶粘贴画》一课教学为例
被“夸张”的眼病
老泪纵横可能是结膜松驰症
Ostrich鸵鸟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会长结石!
A ski trip to Japan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二次元睫毛
给睫毛加点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