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流通过程中价格管理探讨

2020-07-04 17:40孙宝华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4期
关键词:国内外对策分析特点

孙宝华

摘 要:我国综合医院的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的比重达到了43%以上。“看病难,看病贵”和“药品价格虚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一直是国民长期议论的焦点。近年来,我國政府和相关部门虽然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持续的关注,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老百姓在医疗费用方面支出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和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本文针对药品价格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展开了探讨,希望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国内外;药品价格管理现状;特点;问题;对策分析

生存与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药品作为治病救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理所当然地成为延长人们生存寿命和保障健康的必需品。由于人们求生的本能,药品存在绝对的刚性需求,对价格不敏感,加上医患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药品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的确定成为国内外政府和个人密切关注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发展。

一、国内外的药品价格管理现状与特点

1.1世界各国的药品价格管理现状

有效的药品价格管理手段既是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国家医药卫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的难题,药品价格远高于一般商品的上涨速度,给政府财政和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以及个人医疗费用负担都带来了较大压力。所以,无论是实行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还是实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几乎每个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药品价格干预。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以合理控制药品费用和医疗费用。

1.2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医药市场相比国外更加复杂,医疗、医保和药品生产经营领域的诸多体制性矛盾都集中反映在了药品价格问题上,药品总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超过40%,几乎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两倍。药品总费用占比高,既与不合理的过度用药有关.也与药品零售价格水平整体偏高有关。近年来,部分经典廉价药品断供事件也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对政府药价管理的诸多不满。

1.3多数国家的药品价格管理特点

国际上药品价格管理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定价机制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政府参与.由于药品价格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控制药品费用.以减轻国家财政和社会保险基金负担。故政府管制的范围多为医保目录或政府保障范围内药品。

(2)政府药品价格政策的主要干预对象是处方药,对于市场竞争性较强的非处方药一般都由制药企业自主定价。

(3)药品价格的管控手段主要包括最高零售限价、成本加成定价、疗效参考定价、国际比较定价、基于价值定价、谈判定价等。此外,部分国家还会由政府或医疗保险机构与制药企业签署量价协议,通过事前协议控制费用总额。

(4)为鼓励创新,多数国家对原研药和仿制药采取了不同的价格管理政策,以激发制药企业对研发投人的热情。

二、在药品流通过程中价格管理上的问题

2.1药品价格监管不力所造成的问题

国家对药品的生产成本控制不合理,最高零售限价政策不完善,管理滞后。最高限价是价格管理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各企业生产条件、成本差异、内在质量的差异,依据其平均成本而制定出来的市场最高销售价格,目的是限制企业在药品流通中获得暴利。最高限价本意是很好的,但由于在平均成本的监督中缺少公众的参与,价格主管部门要面对全国数千生产厂家和数万种规格的药品,只能根据企业报来的数据和以前的经验来核定成本。但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设备的改进,绝大部份药品生产成本已大大低于原来的经验数据,而价格部门管理滞后,不能及时根据生产成本、实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调整,造成了国家对药品的监督不科学,使限定的最高限价大大高于企业的生产成本,给中间环节留下了巨大的利益空间,导致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失。

2.2医院的药品加价销售与国家药品价格规定相互矛盾

国家对药品价格规制的目的是控制药品生产成本,限定药品出厂价,使药品价格和各流通环节的加价比例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控制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但药品价格管理体制改革超前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存在矛盾。在现行医疗体制下,由于政府对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到位,财政拨款的严重不足,使药品销售收入依然是医院的重要收入来源。由于医院是公有制管理模式,在医药不分的情况下,采取的是以药养医的特殊经营模式,医院就更多的以利益取向为经营原则。从一些统计的数据来看,我国的医院对药品的加价达到了42%,医院50%以上的收入要靠药品销售来解决。国家实行药品价格监管,进行招标采购,希望降低药品价格,大量的价格低、疗效好的低价药品能够在医院系统销售。但药品销售收入是医院的主要创收渠道,医院为维持正常运行,保持药品销售总收入提高,就会尽可能销售投标(销售)价格高的药品,淘汰市场价格低,加价少的药品。政府的价格监管和医院的生存需要是现行医疗体制下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在药品流通过程中价格管理上的对策分析

3.1改革政府药品价格管理体制

完善政府药品价格管理制度,规范政府定价行为,提高定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严把药品价格初审关,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严格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不留价格水分、压缩价格空间,从源头上控制药品虚高价格的产生。尽快出台药品商品名称管理法规,规范药品名称,避免市场的混乱,防止厂家的投机取巧,增加老百姓对药品的知情权,有效地抑制药品市场中的无序竞争。探索首仿药与续仿药定价递减的定价管理办法,有效防止市场混乱。

3.2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

通过压缩流通环节的利润空间,抑制企业自主虚高定价。实行最高零售价格限制,形成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价格控制的倒逼机制,挤掉流通环节特别是隐性交易者的价格空间。跟踪和利用药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成交价,及时校正政府定价;对原创药和仿制药、品牌药和非品牌药,应实施差别对待的定价办法。特别是对仿制药的价格,应借鉴法国政府的做法强制压低价格。规范药品价格的成本构成,使企业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形成对企业成本变动的硬约束。

3.3完善药品价格监督管理体制

建立职能完备的药品价格监督管理机构,实现药品定价部门与新药审批部门的一体化管理,将价格定价部门、质量成本监控部门与市场准入、运行规程制订与管理机构合并,建立完善的药品价格监督管理体制。特别是加大对药品价格管理体制、定价方式和定价形式等的宣传,让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经销单位以及广大群众了解药品价格政策,规范行为,接受监督。逐步将处方药纳入政府定价监控范围。完善药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密切关注药品市场价格行情变化。改进药品价格监测方法,扩大监测内容,既监测市场零售价格,又监测流通环节实际成交价格,及时上报药品价格动态,为政府制定、调整药品价格提供准确依据。在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导下,建立由企业代表、消费者代表、专业性消费者协会代表等共同参与的价格听证制度,形成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

结 语:

药品价格管理关系到药品企业、医院、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这也是各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药品价格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亟待解决。所以需要通过完善我国药品价格监管机制和定价方法,来实现对药品价格管理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冯璐,王伟,聂雷, 等.取消药品加成对省属公立医院运行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9,39(9):9-11.

[2]宋燕,韩志琰,宋奎勐, 等.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我国药品价格管理改革方向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163-166.

猜你喜欢
国内外对策分析特点
国内外眼视光学对比研究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国内外做法与经验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国内外教师教育网站建设与应用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