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跨文化体验谈《中国合伙人》

2020-07-04 03:34蔡娜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留学生

内容摘要:时下“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众多出国留学生纷纷回国,寻求祖国的保护,这一景象与之前大量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形成鲜明对比,不禁引人思考。通过回顾以讲述上个世纪80年代,三个年轻人从学生时代相遇、相知共同创办英语机构,帮助中国人留学的创业故事电影《中国合伙人》,从多个角度结合跨文化实践体验,探讨时代变迁中的留学理念的改变。

关键词:中国合伙人 跨文化实践体验 留学生 留学理念

“新冠”疫情假期期间,大批的留学生返回祖国怀抱的时情,让人想起当年留学生努力迈出国门的情形,二者形成了剧烈的反差:再次回顾了陈可辛导演讲述的上个世纪三位合办英语培训机构,帮助我国学生留学的创业故事影片——《中国合伙人》。

影片里面渗透了诸多跨文化元素:美国人、中国人、两国教育理念差异、中国人在美国创业,以及中美为代表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现在看来别是一番感受。

1.“中国梦”——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中国合伙人》里所讲述的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梦”,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去国外,拿绿卡。当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国人普遍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他乡月更圆”的看法。以美国为代表,俄罗斯、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是当时国人想要去的心仪之地,为了得到一张绿卡,有的人像影片中的苏梅一样嫁给了外国人,有的人像影片中的孟晓骏一样辛苦读书打工……在那个时代,这些发达国家的公民却很少来中国定居。在很多外国人的眼里,中国还是一块神秘的东方沃土。

但是,现在有很多外国人不仅选择在中国的大城市做生意,还选择在中国结婚生活。娜塔莉是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姑娘,起初她独自来到广州做外贸生意,后来结识她现在的老公。两个人一起开了一家小的外贸公司,并且准备一直在广州呆下去。问起她留在广州的理由,“天气不冷,水果多,有工作,很喜欢。”“俄罗斯的主食是:土豆、萝卜和洋葱,广州丰富很多。”美国人乔治在广州生活了十几年,说起广州更是赞不绝口“我已经很习惯这里了,中国和美国都我的家,我的爸爸妈妈也在这里。”事实证明,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优势,从十几年之前的国人想要“走出去”,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呆下来”,在中国长久的生活。看着电影里的“走出去”的国人的故事,想着现在的“吸引进来”外国人的生活,可以说,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光阴的故事》——岁月改变了三个人

片中的主人公“土鳖”成东青,原本是一个在中国高考“一分定终身”观念下成长起来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普通农村大学生。多次高考复读的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了学生的不易:从跪着哀求母亲同意其高考复读,到被最高学府录取。后来,成东青来到梦寐以求的象牙塔,感受着初到大城市的新鲜和好奇。同时,也遇到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们。

其中两位,一位叫王阳,一位叫孟晓骏:大学时期的王阳是一个典型的时尚、不羁的文艺青年:写诗、弹吉他、逃课、留长发,也是那个年代的中国为数不多的和美国人谈恋爱的男生之一。王阳是一个在改革开放背景下,长大的城市孩子,受到的当时“出国梦”思潮的影响,很想去美国。而孟晓骏是一个自小成长在富足知识分子家庭的、一直怀有留学美国梦的有志男青年,大学时期的他,和当时很多的中国人一样,对美国抱有盲目崇拜的思想。

孟晓骏可以在老师按课本知识讲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时候,愤然起立,全然不顾老师和全班同学的看法和反对,离开课堂。这一幕,是孟晓骏年少个性,更是他怀揣多年的“美国梦”情之所至。临近大学毕业,孟晓骏和她会弹钢琴的女朋友都拿到了夢寐以求的美国签证。但是,在安检过后,背转身的那一刻,孟晓骏搭着女友的肩哭了。这样的泪水中,除了体现当时拿到签证的不易,昔日友情的珍贵,还有这个个性青年对祖国深深的爱。让人感慨,即使是深受出国梦影响的桀骜的孟晓骏,在成长之后,对祖国深深爱和眷恋。

对祖国、对朋友的爱,没有国界、不分性别,更不可能因为离开祖国而慢慢淡却。也许,恰恰相反,这种感觉会愈加强烈——这在孟晓骏日后在美国的日子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王阳因为受到孟晓骏和外国女友的影响,也准备了赴美的事宜。但是,最后在大使馆面前的时候,他说了“I love my country.”这时的他,更多的是受到了女友分手的打击,就像他后来所说的“当一个人离开你的时候,你也要头也不回的走掉。”

3.风吹散的往事——记忆里多少痛并快乐着

《中国合伙人》电影所展现的当时的北京美国大使馆门口,有的人起早贪黑的排队,有的人十几次的面签,为的就是一个“通过”。从大使馆出来的人,有的激动到流泪,有的愤怒到大骂。这些,都体现了在那个时候赴美的难度。时至今日,我国赴美的学生更多选择回国,更加理性的看待出国,越来越开放的视野,寻求的不再是一种人云亦云的踏出国门,而是一种更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跨文化交际进步起到的积极作用:取其精华,考虑实际。

在影片中,成东青和美国人辩论,说中国的学生考试辛苦,这些话让在场的美国人一脸茫然。

在从事对外汉语的教学中,遇到两位美国暑期来华汉语学习语言生:一个男孩子15岁,他的妹妹11岁,兄妹俩假期赴广州学汉语,让从小接受中式教育的老师,感受到了中美不同的教育模式。这个男孩子在一所滑雪学校学习滑雪,滑雪是他的特长也是专业,他在学习中更倾向于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边玩一边学,他认为教育应该更注重实践和培养合作精神。随着教育改革和国际化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也突破电影中所呈现的“考试至上”的景象,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成为教育目标的题中之义。教育改革的变化与进步,让很多中国留学生既可以更容易的出国留学,也可以选择接受本土大学的高质量教育。

4.“老爷爷的微笑”——从融入中国到享受生活

影片里穿插了美国快餐业的巨头——KFC在1987年首家入驻首都前门的场景。这个矗立在首都前门的“老爷爷”,扮演着挑战中国几千年传统中餐美食的角色。那是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国人第一次可以在家门口尝到汉堡包,炸鸡……即使这些食品远远没有我们传统的中国菜那么丰富,那么有营养,但在KFC的门口,首都市民还是排起了长长的队。26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数家KFC,Mcdonalds还有各式的印度菜、越南菜、法国菜、西班牙等外国菜,这些餐馆却远远没有了当年的新鲜感,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现在,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中国菜。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部分。很多外国学生都会说中国菜很好吃,有的来华留学生喜欢广州的白切鸡,有的留学生汉语虽然是初级水平,但是却能流利的说出猪脚饭,小肥羊,小笼包……来华留学生对中国食物的热爱,也成为他们喜欢中国很重要的原因。

文化就是这样,只要是好的东西可以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交流,就一定会受欢迎。精湛的饮食艺术和博大的饮食文化,也是语言教学课堂中,学生最愿意谈论的话题之一。

5.从挑战中赢得希望——每个民族都可以辉煌

影片最后,“新梦想”成功在美国上市:圆了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三位合伙人的创业梦。正如影片开头所述“谁也没有想到,当年那个被美国大使馆拒签的人,20年后送出了最多的中国学生到那个国家”这期间主人公所经历的艰辛,对梦想的坚持,不卑不亢。跨越了地域的限制,也从某种程度上征服了某种文化优越感的存在。事实证明,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建立在彼此尊重文化差异的交流才是有效健康的交流,也才能更好的取其之长,更好的发展。

整个影片,充满青春和励志。作为一名年轻人,被影片所体现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为“新梦想”自豪着,不过短短十几年,国人由拼命学英语,参加雅思、托福、GRE的学生角色、到可以教外国人学中文,让外国人参加中国举办的汉语水平考试的老师、志愿者,这期间所体现的中国影响力,所体现的更开放的文化交流,作为一名中国人,深深自豪着。

6.明月装饰了我的窗子,我在窗子旁和你分享共同的梦

《中国合伙人》和美国经典励志电影《阿甘正传》风格迥异,但是两部不同国别的电影都相同的传递了人们对梦想的坚持,对美好的友谊、真情的向往。这些可爱的坚持和向往背后,所体现的就是人类最美丽的共性:不分种族和地域,创造一切可能,去交流去努力拼搏。

我付你一只镜花,你送我一轮水月。我们在平等、开放、包容的跨文化交际中感受着它带来的无形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陈可辛.中国合伙人[Z].中国大陆.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制作有限公司.2013-5-17.

[1]羅伯特·泽米吉斯.阿甘正传[Z].美国.派拉蒙影业.1994-7-6.

(作者介绍:蔡娜,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猜你喜欢
留学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用《论语》教留学生学汉语的新探索
《教室留学生》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来华留学生汉字分解加工能力实证研究:以新疆地区留学生为例
“最严考勤”难留学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