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语言与文学密不可分,但語言学与文学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语言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有重要意义:第一,古汉语的词汇、语法等知识有助于古文句读;第二,文字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疏通古文文义;第三,音韵学有助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吟诵和阅读;第四,训诂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两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关键词:语言学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其知识体系庞杂丰富,与其他学科多有交叉。如语言学与文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但语言是文学的重要组成因素,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中小学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学基础,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而对于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古代文学教学而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尝试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去解决文学问题。具体而言,语言学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汉语的词汇、语法等知识有助于古文句读
由于古文常常不加标点,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断句。而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只有掌握相关语言学的知识,才能正确断句。
且举笔者的一个句读错例来进行说明。原文如下:“文章之道变化万千而所以传世不朽者以理归中正而已其有揆之于理而未洽乎中正之归者则作者之本意吾未之得也”。(清夏大霖《屈骚心印·发凡》)由于“乎”字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语气词,通常被置于疑问句、感叹句的结尾,表示疑问、祈使等意思。因此在句读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当成句尾的标志。笔者初时便是将“乎”字视为疑问句的句尾语气词,断句如下:“文章之道,变化万千,而所以传世不朽者,以理归中正而已。其有揆之于理而未洽乎?中正之归者,则作者之本意吾未之得也。”
但如果这样断句,无论从文意还是语法方面来说都有不通之处,问题就出在“其有揆之于理而未洽乎中正之归者”的句读。首先,从文意上来看,“其有揆之于理而未洽乎?中正之归者,则作者之本意吾未之得也。”此句意思不顺,不知所云。其次,从语法上来看,在古汉语中,“者”字往往附着在动词、形容词等非名词及其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从词性上看属于名词。这里的“中正之归者”便是这种用法,是名词性质的,而“则作者之本意吾未之得也”是一个结构完整的句子,二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
稍作揣度,不难推出此句的正确句读应如下:“其有揆之于理而未洽乎中正之归者,则作者之本意吾未之得也。”这里的“乎”字不是语气词,而是介词,相当于“于”。
因此,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古汉语词汇、语法知识是帮助他们正确句读的关键,而句读往往是古籍阅读和研究的前提,由此可见语言学与文学教育的紧密关联。
二.文字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疏通古文文义
王力在《中国语言学史》中指出,文字学起源于宋代对金文的研究,甲骨文的研究则兴起于清末。文字学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形体等。文字学所涉颇广,“它已经超出了语文学的范围,而进入了历史学和考古学的领域。”[1]汉字的字形有时代的差异,给学生阅读古籍带来一定的困难,文字学的相关知识能帮助学生识别各种古今字、假借字、异体字等,从而梳理文本,有时候甚至还有助于疏通文义。
笔者在查阅古籍时看到这样一段话:“夏祚字永昌开化梧阪人智勇迈众甲寅之变紏集乡勇分兵击贼佐崔令三复开城皆祚功也”。(清杨廷望《衢州府志》卷三十三《武功》)句读应如下:“夏祚,字永昌,开化梧阪人,智勇迈众。甲寅之变,紏集乡勇,分兵击贼,佐崔令三复开城,皆祚功也。”
这一段话总体上浅显易懂,但“紏”字却给理解文义带来困难。关于“紏”的意思,《集韵》、《类篇》、《汉语大词典》、《康熙字典》皆释为“丝黄色”,那么“紏集乡勇”该作何解?似乎文义不通,“紏”或为误字。但笔者检索古代文献,发现“紏集”一词运用颇为广泛,如“……假以进贡为由,遣人瞰我虚实,而又紏集虎狼之众,日渐近我邉方。”(《于忠肃集》)“倘贼性不改,阳为守分,阴仍紏集匪党,聚众煽惑,拜会结盟……”(《州县初仕小补》)“处州饥,流民以采矿为名,紏集入境,大肆掠劫。”(《名山藏》)可见“紏集”确为古汉语词汇,此处“紏”字不为误字,但若按“丝黄色”来解释又说不通。据《康熙字典》,“紏”还有另外一种用法,为俗“纠”字,即“紏”是“纠”的俗字写法。如果这样理解,“紏集”即“纠集”,为聚合、结集之义,那么“紏集乡勇”也就得释了。
可见,文字学的相关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疏通文义,理解古文。
三.音韵学有助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吟诵和阅读
音韵学是以字音为研究对象、为“正音”服务的一门学问。顾炎武说:“愚以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诸子百家之书,亦莫不然。”[2]可见音韵学的重要性。
了解音韵学的基本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吟诵一些文学作品。明代学者陈第云:“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3]古人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所依据的是当时的语音系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语音发生重大变化。我们今天用普通话去吟诵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韵文,会发现很多都不押韵,这实际上就是语音演变的结果。杜牧《山行》一诗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个例子,如果依普通话来吟诵这首诗,首句的韵脚“斜”与其他两个韵脚“家”、“花”似不押韵。但实际上,“斜”字古音读“xiá”,在作者那个时代这首诗是押韵的。因此,如果要教会学生正确诵读古代文学作品,必须依赖音韵学的研究成果。
了解音韵学的基本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从文体上看虽然是小说,但书中包含诗、词、曲、赋等大量韵文,涉及很多诗词格律知识。如第三十七回有这样一段描写:
迎春道:“这么着,我就限韻了。”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诗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做七言律。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站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起头一个韵定要‘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宝玉道:“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做呢!”[4]
这里的“十三元”是韵部名称,韵部即押韵字的归类。“门”、“盆”、“魂”、“痕”、“昏”都属于这一韵部,即押同一韵。古人写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就押韵而言,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韵。而关于诗歌韵律的相关要求属于音韵学的范畴,学生如果没有音韵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便很难读懂这段内容,也就难以深入了解《红楼梦》的文学魅力。
四.训诂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词义的学问。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义、语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今人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往往难解文本旨意,这就需要借助训诂学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读懂古人究竟在说什么。下面试以对《九章·惜诵》的篇名“惜诵”二字的释义为例来加以说明。
“惜诵”二字出自楚辞《九章·惜诵》的首句:“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杼情。”由于这不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汇,如果望文生义可能会导致歧解,这就需要借助训诂学的研究成果来探求其义。而关于“惜诵”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这里列举几家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东汉王逸曰:“惜,贪也。诵,论也……言己贪忠信之道,可以安君。论之于心,诵之于口……”[5]宋洪兴祖曰:“惜诵者,惜其君而诵之也。”[6]宋朱熹曰:“惜者,爱而有忍之意。诵,言也。”[7]明汪瑗曰:“惜,叹惜也。诵、颂、讼,古通用。诗曰:‘吉甫作颂。论语曰:‘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大抵古人指己所作之文,自省之言,皆谓之诵。此所谓惜诵,谓己叹惜而作此篇之文也。”[8]清王夫之曰:“惜,爱也。诵,诵读古训以致谏也。”[9]清林云铭曰:“惜,痛也,即惜往日之惜。不在位而犹进谏,比之蒙诵,故曰诵。”[10]
本文重点不在探讨哪家说法更为合理,而只是想借所引之例说明:由于语言因时而迁,即便是古人,在解读前人作品时,也会因为时代的差异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或对或错的理解,更何况今人?训诂学帮助我们搭建起一座理解古代汉语的桥梁,使我们能够读懂古代文学作品。而训诂学家们的争论与探讨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视角,使今人正确解读古代文学作品成为可能。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训诂学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古文是很有必要的。
五.小结
语言是文学的基本要素,语言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文学的学习,二者汇通交叉的知识和理论背景有助于解决一系列教学难题。因此,从事文学教育必须打破狭隘的学科偏见,注意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这可以帮助教师打开一个更广阔的教学视野,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为其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3
[2](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73
[3](明)陈第.毛诗古音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8:7
[4](清)曹雪芹、(清)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491-492
[5][6](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21
[7](宋)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2
[8](明)汪瑗.楚辞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147
[9](清)王夫之.楚辞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5:66
[10](清)林云铭.楚辞灯[M].台北:广文书局,1961:183
(作者介绍:叶晨,南通大学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楚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