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引入到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新创举,也是对高职院校优质化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大检验。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与方案的融合机制,以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水平培养起借鉴与启示作用。
关键词:在线课程;培养方案;融合机制;质量提升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教育教学的创新理念与成果不断涌现,标志性的教学成果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在线开放课程的不断出现,其优势作用日益明显,不但得到了许多教师的欢迎,更是受到了大学校园众多学子的青睐和陶醉。这就给大学教育教学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说,刚性的要求与规范化的标准显得在这种浪潮面前,必须有所面对。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坚持政策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工作,还是另起炉灶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在这个两难推理的事实面前,任何一种形式都是不可能的,不是耽误学生成长,就是加重学生负担。基于以上认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因此,探索能够把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起来的一种运行机制,既能实现职业人的培养目标,又能促进职业人的高素质发展,这个矛盾的解决就是建立与完善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机制。
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的基本现状
21世纪初期,世界范围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迅速兴起,其强大的优势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颠覆性革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揭开了我国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序幕。由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充分体现出来的优质属性,不但从根本上拓展了教学时空界限,而且增强了学习者对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成为创新时代学习者的两大显著特征。正因如此,一个满足学习者优质学习资源需求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浪潮开始到来,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许多优秀教师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课程开发与建设活动,爱课程、智慧树、学堂在线等教育平台公司纷纷与各高等学校合作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共享,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内涵发展。
2017年1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80号),认定我国首批,即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90门,但高职教育课程仅22门,约占4.5%。在22门课程中涉及平台公司12家,而爱课程1家建设7门课程,约占31%。令人欣慰的是,2019年1月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18年國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1号),认定801门课程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高等职业教育111门,约占13.9%,在111门课程中,平台公司20多家,而爱课程1家92门,约占83%。如此看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值得我们反思。2018年比2017年提高了9.4个百分点,爱课程1家由2017年的31%提高到83%。按照这个速度,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出台后,高职教育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成果将会更加喜人。由此来看,在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今天,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共享,创新多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使课程的在线运行、教学服务、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方面都能在规范指标下运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面对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来说,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根本特点。要从根本上适应这一特点,全国几乎没有一所学校的专业团队、课程团队能够满足职业人的这一要求,尤其是优质教学资源的学习与能力提升。目前这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名师化、大家化标签已经向人们展现了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团队成员不足、师资团队不佳、课程实训条件欠佳、顶岗实习不到位等现实情况下,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是高职院校优质化发展的强力需求。以2018年度为高职教育奉献9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公司提供的课程资源为例,这些资源的外在魅力和内驱力都非常强烈,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影响力非常大。一是全新的课程体系标准体现了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二是学习过程的双向互动形式,实现了个性化的主动教学,使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三是课程资源的多样化与情境化,使学生足不出户即可获得理论指导下的实景化教学;四是课程教学资源库,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了学习者的求知空间;五是搭建的互动平台,使学习者获得专业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的优质平台,为个人的成长成才成人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如果在高等职业院校引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潮头的话,全国高职院校的760多种专业的专业素养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以及专业拓展课均能实现精品化目标。
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分析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它是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名副其实的规范性文件,对任何一所高职院校来说,它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2019年6月5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就是现阶段全国所有高职院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通过文件精神的落实,彻底解决以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念不够清晰、制订程序不够规范、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实质性问题。为此,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关注下列问题:第一,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职业教育所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坚持完善机制,推动持续改进”四个原则的要求下,得到规范化和优质化的培养;第二,狠抓专业教学标准的规定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基于信息化的大数据管理,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名称及代码、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实施保障、毕业要求、教学进程安排表等随时随地成为教师教的依据和学生学的依据;第三,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主线,在办学特色和专业综合实力上下功夫,确保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规范、学时安排合理、实践环节到位、毕业要求严格、书证融通互换等要求;第四,任何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都必须按照规划与设计、调研与分析、起草与审定、发布与更新等程序的基本要求进行,严禁一切个人行为以及独裁专断等行为的发生;第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必须自始至终体现党的政策与文件精神,强化课程思政意识,规范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特色教学方案,牢固树立“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新理念,以信息技术完善课程融合机制,确保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的科学化。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都是每所学校在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进行备案的专业指导文件。透视整个过程,许多学校之间的过程重复、环节重复、内容重复、性质重复、名称重复、论证重复等比比皆是,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和无形资源。因此,实行区域地理相接近的前提下,众多高职院校实施统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非常紧迫,这就需要我们在共建与共享的机制上下功夫。
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机制分析
职业性和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高职教育就是要围绕实践技能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当以”实用”为目标,确定专业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自始至终要突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以及“1+X”等级证书和其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学目标。但这一切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不仅要深入企业现场进行职场调研,了解信息技术下的专业与课程内容以及实验实训新变化;还要抓住以往毕业生的职场能力需求,合理设置或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但事实上,这就是一个课程与方案的融合过程。而融合的程度直接取决于优质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的精品化程度。
根据历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1345所高职高专院校报送的《2019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普通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430多所,如果按照每所学校平均35个专业计算,全国的专业总数就有50050个,但教育部2015年版本的高职教育专业目录专业数为761个,显然平均每个专业的设置院校为66所,如果每所学院为每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从专业团队、课程团队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校内外专家的论证报酬计算,每个专业支付的经济价值约在1万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66所院校共建与共享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节约成本65万,如果再以761个专业来论,要节省49465万元,这是其一;其二,集66所院校的专业教师精英、名师大家、一线大师等的智慧而形成的方案也是最优质的方案,这一点不容置疑。这里我们再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来分析,每所高职院校按照50门课程来计算,全国将有7150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而事实上,教育部目前公布的高职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计133门,其余约有71367门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目前,全国各教学平台课程开发的费用1个学分约3万元,平均按3个学分计算,即一门课程平均约9万元,即校级以上的精品在线课程投入已达643500万元。但事实上,在这些课程中,不同平台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的重复建设比例极高,资源建设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尤其是像计算机应用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商务礼仪、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数学等通识类课程。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如果我们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一种融合机制的话,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但优质高效而且经济化非常明显,当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也能够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的话,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许多高职院校课程责任教师的不足问题,也能够使学习者学习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更能够节约大量的课程开发经费。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不但重要,更是必要。
基于以上分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机制是在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引领下,由全国高职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依托职业教育技术学会或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实行全国“双高计划”院校或特色化专业突出的高职院校牵头并负责落实的专业与课程共建与共享机制,实现融合的最终目标,把高职教育的每一个专业建设成一流化和特色化,每一门课程开发成优质化和精品化。
对每一所高职院校而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机制的实施,必须立足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理念,遵循教育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刚性框架以及基本要求,在确保最低标准的情况下,以不低于最低标准的思路,将高等职业院校已有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形成一个科学而合理的运行机制,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向更高素质方向发展。一是精心挑选与学校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相关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在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校学术委员会的论证下,确立可以吸收与运用的课程名称及运行机制;二是由专业建设委员会确立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同课程融合机制,非专业人才培养相关课程融合机制;三是确立在线开放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成绩、学分替代、管理实施以及具体办法。
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的重要意义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已经受到许多高职院校的高度关注,但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却是一个空白。如果在这个方面不断探索,不但有助于加快在线开放课程进课堂的力度和自身质量的提升;而且能夠为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事实依据,尤其是能够有效解决二者运行发展过程的两难问题和高素质学生的成长问题。通过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众多高职院校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方面的指导意见与精神,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快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价值最大化;二是解决高职教育教学理论教师名师化以及实践教学方面技师严重短缺的现实问题;三是努力提升学生专业学习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促进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四是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学资源与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矛盾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巧云.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新丝路(下旬),2019(11)
[2]刘铮.对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07)
[3]袁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途径探索与研究[J].艺术科技,2017(09)
[4]龚惠兰.高职院校“四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7(04)
[5]李俊.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7(01)
作者简介:
刘志选(1962--)男,陕西省礼泉县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