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校行企业深度融合的视野,探索校行企深度融合的现实价值,且在明确当前高职经财专业群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构建多元共享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专业发展体系、打通“三师”素质教师培训路径、培育专创融合育人项目、推进国际化双主体育人合作等方面,探索财经专业群推行校行企“三位一体”合作共建模式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财经专业
广西“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商贸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面向东盟国家、辐射西南中南地区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需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培养一批能够精准对接地方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时代,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目标,聚焦财经发展新形势,面向“一带一路”,探索学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简称校行企)联合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制度文化、掌握专业国际化知识、熟悉行业国际通用惯例、善于外语沟通外向型经济产业链所需的财经类复合型人才路径,以逐步形成基于校行企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财经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高职院校推进校行企深度融合的现实价值
1.落实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文件政策的要求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健全企业参与制度”,首次提出要“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2018年2月,教育部等6部门联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国家对产教融合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制度政策配套越来越完善。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落实产教融合文件政策,以推动教育教学内涵发展。
2.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对财经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随着这一战略实施,地方区域都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这给主要依托第三产业进行专业建设布局的财经类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体系等环节,积极探索更加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财经类人才供给的匹配性和适用性,提高专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水平与能力。
3.高职财经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群协调发展的要求
职业教育更是具有教育和经济双重属性,在发展过程中,更要着眼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机融入政府、行业、产业、企业、协会等要素,借助社会力量来促进教育发展质量。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助力区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因此,高职教育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出发,基于区域产业集群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深化产教融合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和持久驱动力。
二、校行企深度融合视野下高职财经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推进“双高”建设的持续推进,按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要求,高职财经专业群也在致力创新发展,不断寻求产教融合新突破的路径。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从校行企深度融合的角度去看,高职财经专业群推进产教融合工作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不紧密,校行企合作的质量不高;校企共建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力度不够;将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业务、新规范和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融入教学内容、推动“三教”改革及开发专业群课程标准开发不足;融入行业资源要素,校企共建共享开放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不够等等。可以说,当前高职院校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普遍面臨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存在差距、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不够健全、课程体系与新岗位群需求匹配度不高、专业教学实践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国际化高水平师资不足等问题影响高职财经类专业内涵发展。
三、校行企深度融合视野下高职财经专业群创新发展路径
1.依托校行企搭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构建多元共享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在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要抱着共享开放、合作共赢的思想,加强与社会各界有教育情怀、育人担当组织单位的紧密合作,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发挥学校与社会组织双主体作用,共同致力于专业的改革创新,形成校企一体化的育人模式。一是要加强与专业相关联的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合作,挖掘社会团体背后的办学资源,拓展专业发展的视野与内涵。财经专业群可根据所包含的个体专业校企合作需要,与报关协会、经贸学会、会计协会等社会团体合作,担任副会长、理事等重要职务,将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到专业建设中,如共同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学术论坛、培训服务等工作,打造专业建设的工作品牌;二是要加强与区域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拓展专业育人与社会服务的通道。财经专业群建设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可与银行、财务管理公司、审计管理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构建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区、大学生银行实训中心、会计现代学徒基地等实体基地,依托这些基地为载体,成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专业创新工作室、众创空间等系列复合型人才成长平台,打造产学研创一体化育人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校行企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应用型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对接岗位群核心能力,校企共建专业发展体系
依托校行企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政策,将其整合到专业群课程中,建设融入行业标准的在线开放课程,通过校内立项形式建设中高职衔接课程资源、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微课等数字教学资源。一要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财经专业群可将智能财税技术、会计初级职称资格、关务水平评价、证券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等认证体系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开设课证融通課程,提高学生获证率;二要注重赛教紧密融合。试点建议发挥技能竞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将各类大赛的技能点、竞赛点对接两门以上核心课程,促进赛教融合,提高学生技能竞赛水平;三要重视前沿课程的开发。在开展行业发展趋势调研的基础上,每年修订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发挥高职教育市场敏感性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陆续新增“智能财税”、“财会大数据技术”、“数据分析”、“区块链”等前沿课程;四要建立多元化考评体系。任课教师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外,还要结合学生参与专业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大赛、科技项目立项等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实施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打通“三师”素质教师提升路径
一是外引内培,不断优化校内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引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且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提升专业群高级职称人才比例。注重引进具有境外留学、访学、工作经历的国际化人才,拓宽与境外大学、跨国公司等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路径,开展教师海外进修访学,打造国际化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实施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和“三师”(教师资格证、行业执(职)业资格证和创新创业导师)素质提升计划。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创新创业导师证书。鼓励教师担任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行业企业培训师,扩大教师影响力;二是评聘结合,完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资源库建设。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依托校行企产教深度融合平台,选拔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作为专业兼职教师,优先聘请具有国际教育和工作背景的兼职教师,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通过开展讲座、实训授课、运营指导、顶岗实习指导、毕业设计指导、创新创业指导等方式参与育人。同时要完善兼职教师聘评制度建设,规范兼职教师的管理、聘用及考核。
4.校企共同探索专创融合育人项目,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一是探索建立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和支持各专业根据专业的特点开设创新应用研发课程,实施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差异化训练,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实践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专业内涵;二是构建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依托各级创新创业竞赛构建专创融合的训练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创新创业创效计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依托合作企业的资源和背景,鼓励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开展创新,将竞赛平台训练打造成学生长才干、出成绩的训练平台。参赛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作为优选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驻众创空间的重要标准,真正实现“以赛促学”和“以赛促训”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新价值观和就业观的形成;三是搭建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着力打造以智慧财税、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面向“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并为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培训、技术、孵化、法律、投融资等方面支持,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5.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化双主体育人合作
广西的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合作协议节点双重叠加的区位优势,要主动按照国家教育发展要求,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原则,与境外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联合办学项目,树立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合作,联合培养具体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拓展国际交流的内涵与外诞,打造高职教育国际交流的品牌。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与泰国博仁大学、泰国佛统皇家大学等国外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专本衔接、文化交流的联合办学项目,一些会计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外出留学,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体现出专业国际化探索发展的成效。同时,一些高职院校与外贸服务型的协会、人才交流服务公司进行合作,联合打造国际育人的新平台。如一些高职院校与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签订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为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海内外实习与就业的专业化服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可到国际知名企业学习和实训。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实现国际化双主体育人目标。
总之,财经专业群要契合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整合社会各种办学资源,打造校行企深度融合的育人格局,创新“多元共享、德技兼修”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多主体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现代财经人才,打造出精于技能、专于岗位及深于业务的财经行业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阮晓文.新形式下高职财经类专业实施产教融合的内涵及路径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9(11):48-49
[2]卞媛媛.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财经商贸实训基地建设[J].文教资料,2019(08):146-147
[3]李晓波.产教融合背景下“政校行企”协同育人体系的创建途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07):102+110
[4]徐畅 解旭东.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8(10):25-30+32
作者简介:
张小春(1976--)女,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院长,高级会计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会管理及智能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