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鹏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叙写;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5-0072-0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生物课堂教学目标是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缘起与归宿,它直接制约着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是教师处理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和选择教学媒体资源的重要依据。因此,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转型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当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叙写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机械照抄教学参考书。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内涵理解有误,把教学目标等同于教学任务,结果就直接将教学参考书中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当作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更多关注的是灌输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而很少考虑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应该通过怎样的方法、途径去引领学生的学习,这堂课应该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等问题。还有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不十分了解,仅把叙写教学目标作为教案中的一种备查形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是凭经验和考试的要求在操作,甚至有个别教师对教学目标叙写的必要性提出质疑。
机械模仿新课标示例。对照学习2017年版生物学新课标提供的教学目标叙写范例是必须的,但不能机械模仿。这里又有两个表现:一是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固化地写成四点,对应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这类似于以往课堂三维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每节课目标都要包含这三个方面,甚至还预设了每个方面的课堂教学时间。
机械模仿新课标示例的第二个表现是将教学目标表述为类似“通过某种路径或方式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了某个生命观念或大概念”的句式。我们知道,某个生命观念或大概念是不可能仅凭一两堂课就能形成的。以“稳态”概念为例,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这一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被充实,且在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中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如正常人体内血糖调节的稳态,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变化上的稳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态。不宜说仅通过某一课就能使得学生理解、掌握这一大概念。
那么,基于上述问题,应当如何做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叙写呢?笔者以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明确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间的关系。事实上,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整个课程”的实施最终实现的,是在每一节课中逐渐渗透、逐步形成的。故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未必一定都要对应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四个维度之间也不是完全的并列关系。其中,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是生物核心素养的两大基石,是生物学科作为理科属性的重要体现。通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共同内化成生命观念,最终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其次,围绕大概念和重要概念展开。根据2017年版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和组织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时,应该依据重要概念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在聚焦大概念的前提下,确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学习材料,创设意义真实的问题情境,安排适切的探究活动,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在每一节教学目标具体表述上可寫成:通过某种路径或方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某个概念或大的概念。这样的叙述,目标更具体,也便于目标的达成和检测。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为例,可将教学目标叙写为:(1)通过探究和合作学习,解释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机制;(2)通过阅读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等材料,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及其生理意义;(3)通过对体检化验单的讨论、分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关心他人健康。目标在叙述上,主语是学生,目标是学生达成的,达成的手段是“通过……途径”,这样的表述既能让人看得清清楚楚,也便于课堂的实施。
最后,要注意教学目标的修正与完善。教学目标的科学叙写,往往需要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一般而言,教学目标设计存在“两次反转”的实施机制:课标或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准备(备课)→教学活动的实施(上课)→教学内容的再筛选→教学目标的完善(修正)→……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决定他工作的重复性和持久性,而学生对同一节内容的学习一般只有一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教学目标,千万不能多少年同一个教案同一个目标,否则,其结果只能使课堂丧失活力,教师失信于学生。
教学目标设计的差别,能反映出教师教学的不同境界。一个有追求的教师应从优化教学目标的叙写开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