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生的古诗文阅读教学

2020-07-04 02:04李翠兰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7期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

李翠兰

摘 要:民族学生学习古诗文难深入、不透彻。他们连学习现代文都很困难,对古诗文更是有一种畏惧心理,更别提对诗歌进行再创造了。而现代化教育中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这些民族孩子降低理解古诗文的阅读难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热爱古诗文。

关键词:民族学生;古诗文阅读;课堂有效性

一、提高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个人认为,课堂的有效性应该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把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课堂有了新鲜感和轻松感,激发了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创设了互动学习的氛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考试大纲》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四个等级。传统的教学模式,民族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激发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古詩文阅读教学

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吸引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最常用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诵读感悟

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能力。而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语言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很好地感悟体会作者的感情,这对诵读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以朗读、背诵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借助多媒体来教学。

在执教《虞美人》一诗时,我先播放电视剧《几多愁》,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的有力感染,创设情境,让学生一下就进入了亡国之君的极度痛苦情绪中。接着我又进行诵读指导,让学生自由诵读,再给学生播放《春花秋月何时了》的箫声伴奏,让学生配乐美读,之后采用分组接读的形式,在不断的诵读中感受李煜的愁。《虞美人》是李煜的绝笔词,后人誉之为“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吟咏时要品味其叹惋、无限怅恨之情。其中,129班的布朗族同学岩坚少在节奏、语气、情感上把握的最好,语言也比较有感染力,可以说是李煜的知音也不为过,给来听课的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我让傣族、哈尼族和布朗族学生用他们本民族语言吟唱邓丽君的《春花秋月何时了》,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体会作者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获得良好的“语感”,都得归功于“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深知诵读的重要,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读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教授完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后,我在129班进行了古诗词朗诵大会,同学们自己准备音乐、道具,我也给这些孩子们准备好奖状,全班54位同学积极参与,这场古诗词诵读大会举办的比较成功,印象最深的是哈尼族学生月革,她朗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最有气势和激情。

(二)出示问题,表达心得

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所教授的班级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少数民族学生,班上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受本民族母语的影响,完全不能理解问题,审题不清楚。二是缺乏自信,不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三是有想法,但就是表达不出或是不知所云。我在教授《兰亭集序》一文时,给予孩子们适当的引导,利用图片的美观、新颖,充分利用教材,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利用课件出示问题,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我的问题设计是:文本探究,读出心得——对待生死(生命)的态度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古今中外的哲人对此都做出了探索。下面列举出几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或者,你还有什么别的看法?

1. 吃斋念佛,死后上西天极乐世界。(佛教)

2. 追求长生不死,崇尚无为(道家)

3. 追求不朽,有所作为(立德立功立言)(儒家)

本节课我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175班的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很配合我的教学。现摘录岩光坎和樊文慧同学的观点:

我的看法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的生命,本来短暂,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多想一点远大的事,但不能空想,要定好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目标是一个一个实现的。而高考则是我们所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不要因为不勤思好学,而让自己终其一生碌碌无为。生命诚可贵,且行且珍惜。

——岩光坎(傣族)

我的看法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们要以梦想作为自己的方向和动力,不辜负自己的大好时光。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活得多辉煌,多潇洒,而是活得有价值。我认为人生若有梦,走到哪里都是晴空万里,因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理想,活着就是空谈、空想。有梦的人生才不会孤独,才不会寒冷,因为有梦,人生才会活得有价值,即使不光芒万丈,但一点星光也可点亮黑暗。                             ——樊文慧(哈尼族)

(三)名家小结,理解助写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找准读写训练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而少数民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着写出来的东西缺乏逻辑性和感情色彩、句子成分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句子结构混乱、作文内容空洞、没有创造性、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我在教授《短歌行》一诗课堂小结时,利用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的讲座视频《真假曹操》进行小结:“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从这个角度看,曹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大英雄又是很奸诈的,因此也可以叫做‘奸雄,即‘奸诈的英雄……少数民族学生中有很大部分对作文有一种厌烦心理,对写作文缺乏信心,缺乏提笔的勇气,缺乏作文的练习,缺乏写作兴趣。而看完这段视频,学生对曹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因此我抓住写作的契机,布置了300字的小作文《我心中的曹操》,交上来的作业还真是让我眼前一亮。现摘录陈爱玲和周晓同学的习作片段:

官渡之战中曹操有勇有谋,能机善变,聪明机灵。然而,在他英雄功绩的背后,也被人称之为“奸雄”,他意图统一天下,宁可自己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自己。他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

——陈爱玲(瑶族)

曹操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的人。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因为即使他奸诈、狡猾、残忍都是表现的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正是我喜欢的曹操。

——周晓(基诺族)

民族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搞好民族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我力求多创造机会,让民族学生爱上“语文”,并尝试着把“听、说、读、写”训练结合到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来,把“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意化”为教学行为,落实到具体的古诗文阅读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刘文.民族教育现代化之浅见[M].2017.

[2]刘梦溪.今天,为什么要阅读经典[M].2014.

[3]马燕,孟彩霞.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2010.

[4]王恭连.引导听说读写,进行有效阅读[M].2013.

[5]苏粉梅.让听说读写在语文课堂有效绽放[M].2015.

猜你喜欢
课堂有效性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及实践
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