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 陈东冬
摘要:
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新型智库的特点,正确认识和理解双一流建设和新型智库建设的关系,阐释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功能方面怎样发挥新型智库作用。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新型智库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双一流”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综合国力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双一流”建设计划,实际上为高校智库建设提供了更好的契机。近年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得如火如荼。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新型智库的特点,正确认识和理解双一流建设和新型智库建设得关系,进一步阐释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功能方面怎样发挥高校新型智库作用。
一、 高校新型智库的特点
高校新型智库特征除了具备智库的专业性、实用性、独立性、非营利性等通用特征外,还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特征:“专”、“特”、“新”、“优”。“专”就是指专业化,“特”就是指中国特色,“新”就是指创新理念和组织形式,“优”就是高质量的智库成果。具体描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基础性
高校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学科领先的优势,可以做基础性研究。因此,在一些基础研究项目中,高校智库具有先天优势,这是其他智库短期内难以达到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还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平台,开展相关基础研究,为国民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二)长期性
高校智库的研究体现在时间维度上。因为高校以其基础理论研究而闻名,并且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所以大学可以进行一些长期的,有序的研究,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这对其他专业智库来说是困难的。当然,高校也可以像其他专业智库,进行应急性课题研究。但是,由于高校组织特征松散,并且缺乏对整个社会现实的及时关注,很明显,从事一些长期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三)协同性
由于高校的学科相对包容性和专业的多样性,高校拥有其他智囊团无法企及的知识资源。即使没有外部力量,高校本身的知识资源也足以确保一流智库成果的发展。在这面,高校也具有天然的优势。许多高校通过内部协作机制,从而产生了许多高质量的成果,可为决策提供服务。
(四)可适性
新型高校智库,具有可适性特点。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应理论”进行了辩论,并对新型高校智库的特征进行了很好的解释。长期以来,中国高校的总体发展一直落后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不可避免地摆脱了传统象牙塔的束缚,并积极适应国家需求,这样才能与其他社会专业比较中占有优势。
(五)国际性
由于学术无国界,国际交流中高校已成为重要力量,因此学术界提出大学应具有国际交流中的文化交流功能。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大学,高校每天大量的学术研讨会,有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的交流,从全球化视野出发进行讨论和提供建议,国际影响日益凸显。所以,在建设新型智库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吸纳国外大学的资源和经验进行智库研究,更好地开展智库建设。
二、“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从三大功能论述新型智库建设作用的发挥
长期以来,高校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主要三大职能,此外也有人提出高校还具有文化引领、国际交流等职能,这就决定了高校不同于专业智库。双一流高校建设在生产智库产品的同时,还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的其他社会服务工作;即便高校进行智库研究也同时进行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是为社会提供了服务。由此可见,建设双一流高校,智库和高校不可分离;智库研究和科学研究、甚至人才培养也都是密不可分的。
(一) 双一流高校建设中,正确理解学科和新型智库建设的关系,发挥学科对高校智库的作用。高校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型学科建设,通常强调学科的智库功能,而高校智库建设通常也需要强大的智库思想支持学科。智库形成的高质量报告和研究立場的独立性实际上是指学科评估标准中科学研究和专业教师的研究成果。因此,智库的建设水平反映了学科的质量,因此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是高校履行其大学职能的重要载体和工具,这两者均取决于“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
一流的学科支持一流智库的发展。建设一流的学科和建设一流智库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建立一流的智库离不开建设一流学科的强大支持。高校的学科背景,科学研究的实力以及优势学科的研究成果通常是最高质量的。优势学科可以为智库建设提供知识支持,人才支持,管理支持和平台支持,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强有力地实施学科服务的创新和整合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科服务的质量,并将在促进高校智库建设方面发挥强大作用。一流学科与一流智库之间的积极互动,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前提。2017年的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中发布,在中国大学智库百强中,九十所以上的传统的985和211高校,大多数是目前的双一流大学。这些高校的高端智库都是自身优势学科的体现,主要聚焦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可以看出,智库建设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都是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的,在指导学术战略研究方向上具有高度的协同作用。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将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科自身优势相结合,多个方面着手积极培育发展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为高校智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双一流高校建设中,高校的新型智库建设促进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高校智库建设是我国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高校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双一流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为地方和社会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和广泛的对外交流等方面独特优势,结合自身特征,努力建设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为党和政府信任的新型智库。
首先,要扩大智库平台,积极参与制定政府部门发展和重大课题研究计划,扩大成果转化渠道。新型智库要打造一批政治性强、学术造诣深、学风正、知名度高的专家,对社会发展具有宏观察力和判断力,在文化传承和理论创新中发挥作用;产生的智库品牌包括重要论坛,年度报告,内部专题报告,学术网络资源等,并使用媒体平台来宣传智库的研究成果和专家信息,建立多渠道的成果推广机制,并努力拓展高校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新型智库的建立赋予政府和大学不同的职能和责任。一方面,大学充分利用多学科人才的理论积累和独立性,努力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内部进行科研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横向项目研究,服务社会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政府根据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凝聚重大攻关项目,确定合作领域,明确双方责任。同时,高校智库可以聘请政府机构人员担任高校智库研究人员,智库研究人员也可以进入政府挂职锻炼,逐步实行旋转门机制,建立高校与政府之间的人员流动机制,并改善智库获取信息和参与决策的能力。建设高校新型智库,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对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主观要求。
(三)双一流高校在人才培养功能方面,充分发挥人才关键作用,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是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最关键点。跟以往的关注的教师团队不同,应当重视将大学生作为高校智库的重要建设性力量。
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改革和发展决策方案的保护者。高校智库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为党、政府以及科学、民主和法律决策服务,而大学生具有为改革发展决策方案提出建议的基本素质。因此,高校智库可通过设立实习平台、学位项目、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多种形式积极招募学生参加研究和日常管理,包括博士生、硕士生甚至本科生、专科生;引导学生开发创新思维和科研素质;引导学生掌握政策研究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融入现实社会。
培养大学生评估公共政策的效果。高校智库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密切关注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并确保动态及时进行监控,影响评估和信息反馈。大学生对于时代变化特征和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感受力强,适合进行分析和评价。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评估公共政策的效果,再者要指导学生熟悉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和思路;三是引导学生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评估能力。
培养大学生成为塑造和引导网络舆论的新生力量。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包括大学生群体,他们的言行同样会得到广大公众的赞赏。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上应积极展示智库研究成果,传播主流思想的价值,引导文化潮流,并用其独特优势和责任感在社会中积聚积极能量,这需要积极在线创建智库“优质产品”,其次,还需要学习掌握形成舆论引导的技巧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晓茜.提升高校智库影响力的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5(2):43.
[2]邹巍,郭辰.我国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J].教育科学,2014(3):66-70.
[3]阎亚军,杨波.学科逻辑视域下的中国高校智库建设[J].教育研究,2018.5:42-48.
[4]郑帅.高校智库建设 大学生应发力[J].中国教育报,2017.11.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全面振兴视域下的辽宁新型智庫发展路径研究”(L19ASH001)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