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联合康复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

2020-07-04 06:31孙良滨邸见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炎性下肢

孙良滨,邸见梅

(诸城市林家村中心卫生院,山东诸城 2622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病症, 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患者肿胀、局部疼痛、沉重等。 临床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不仅对患者的运动功能造成障碍,严重者还会出现肺栓塞,甚至危及患者的性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既往研究表明:传统的抗凝溶栓治疗不能够迅速消除血栓,随着血管腔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该治疗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数据较少。 因此,该文以2017 年5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探讨介入治疗联合康复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5 例经过介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男18 例,女17 例,年龄20~68 岁,平均年龄 (50.09±3.19) 岁; 病程4~30 d, 平均病程(16.09±2.15)d;左侧下肢患病的患者有15 例,右侧下肢患病的患者有20 例。 纳入标准:经过彩色多普雷超声检查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经由MRI 确认髂总静脉以下的急性、亚急性期。 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史者;(2)近期有严重疾病史及有活动性出血性疾病史者;(3)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结果不全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介入治疗。 治疗前向患者讲解介入治疗相关注意事项,完善有关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态。 先使用X 线进行观察,通过应用Seldinger 技术进行穿刺,穿刺位置在健侧股静脉。 通过对患者进行下肢静脉造影了解患者下肢静脉的走势,下肢静脉的宽径以及明确是否出现变异现象,同时了解患者血栓的情况,找到患者双深静脉开口的位置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随后进行溶栓治疗,将溶栓导管的顶端放置在血栓末端的位置处留置,留置时间为5 d 上下,连接溶栓导管,将20 万U 的尿激酶稀释,指导尿激酶剂量为50 mL 匀速灌注到溶栓导管内,时间为30 min,每天进行2 次注入。在取5 000 U 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每隔12 h 进行一次注射,连续注射1 周,随后更改药物,换成华法令。 (2)康复干预。 介入治疗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正确指导其康复锻炼,锻炼时从床上被动训练向床旁锻炼、下床锻炼及负重锻炼,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确定锻炼量及锻炼时间,锻炼时加强患者恢复指导,且锻炼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适得其反。

1.2.2 检测方法 炎性因子的监测分别采取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周及3 个月的静脉血5 mL,50 min 离心,离心力1 935 g,离心半径40 cm,离心完毕后获得血浆,然后将得到的血浆放置于-70℃下待检测。 所采用的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法。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3 个月白细胞介素-6 水平、单核细胞黏附分子1 水平、肿瘤坏死因子-ɑ 水平,均低于治疗后1周、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比较(±s)

表1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bP<0.05,与治疗后1 周比较,aP<0.05

时间IL-6(pg/L)ICAM-1(umol/L) TNF-ɑ(ng/L)治疗前(n=35)治疗后1 周(n=35)治疗后3 个月(n=35)16.63±3.18(11.49±2.98)b(10.32±3.18)ab 5.72±0.92(2.33±0.54)b(2.01±0.36)ab 260.28±23.35(188.85±16.49)b(186.41±16.23)ab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又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临床常见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发生凝结,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 近年来,介入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广泛应用,且效果理想。 本研究中,治疗后3 个月白细胞介素-6 水平、单核细胞黏附分子1 水平、肿瘤坏死因子-ɑ 水平,均低于治疗后1 周、治疗前(P<0.05),说明介入治疗联合康复干预能够降低白细胞介素-6 水平、单核细胞黏附分子1 水平、肿瘤坏死因子-ɑ 水平,利于患者康复。 相关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该疾病得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炎症反应能够对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并诱导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表达炎症因子,进而释放各种黏附因子, 释放炎症介质和趋化因子,导致炎症的反应扩大,促进了血栓的形成。 白细胞介素-6 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 与作用于多种靶细胞,其主要功能有以下4 种:(1)刺激活化B 细胞增殖,分泌抗体;(2)刺激T 细胞增殖及CTL活化;(3) 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 参与炎症反应;(4)促进血细胞发育。 临床研究表明:单核细胞黏附分子1 能够促进炎性细胞活化,且活化的炎性细胞能够释放炎症递质和细胞因子,并促进单核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单核细胞黏附分子可以通过细胞间的活性剂相互之间的作用,进而在血栓的发生、发展进行参与。 肿瘤坏死因子-ɑ 可通过激活细胞因子网络系统,进而诱发全身的炎性反应,从而改变血流动力学,引起微血管损伤和细胞坏死, 新血管和血栓形成;且能够控制脂溶和脂蛋白酯酶活性, 使脂质代谢缓慢,促进血栓形成,从而形成静脉血栓。 既往研究表明:炎性因子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潜在危险,但早期同样能够通过分子标记物对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诊断。 但是,介入治疗联合康复干预临床使用时亦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创伤性。 因此,临床上为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完善有关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善于根据患者恢复调整治疗方案,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科学性。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联合康复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效果显著, 能够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可以作为临床预后的检测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炎性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血单核细胞在真菌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聚合度7-15的壳寡糖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单核细胞产生TNF-α和IL-8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