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理融资:拓展银行信贷产品的企业融资之路

2020-07-03 06:49曹和平侯宝升唐丽莎
江汉学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抵押品账款供应商

曹和平,侯宝升,唐丽莎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

一、引 言

在中国经济转型变革的过程中,企业之间活跃且健康的交易活动是鼓励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保障。但是,在交易活动中,持有高能流动性有价资产(例如现金资产、票据资产)的待交易双方,往往存在一方或双方无法融资或者需要高额成本才能确定其资产的价值,致使潜在的双边交易迟滞或者无法实现。这种现象又以中小企业更为明显。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行业内的起步或发展阶段,生产经营状况难以达到银行贷款的标准,使得传统信贷业务难以满足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产品有销路和经营前景,由于无法达到基本的贷款标准,也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为了鼓励中小企业发展,解决其融资问题,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不断调整,金融业务不断创新,这对国民经济体系良性升级及现存市场资源配置优化升级有重大的战略支撑作用。非银行金融业务作为金融创新的主要产物,其产生与发展源于各类企业在长期传统银行信贷业务受限下的货币需求,更符合市场规律,也能更快速地实现资源配置,在推动国内外信用贸易、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越来越彰显其作用。

曹和平,唐丽莎(2018)[1-2]指出,中国早期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依赖于政策支持,为了促进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决定了要制定一套怎样的金融制度。传统商业银行及与之配套的银、证、期、保类金融机构及中介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在金融服务中显得活跃而有生气。但随着经济局势的快速变化,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速放缓的压力,长期以来积累的发展矛盾逐步呈现。此时,简单地实行大规模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往往会把资金“一刀切”地投放到经济中。虽然部分相关企业和项目能很快得到资源支持,但却会引发不具备竞争条件的企业进行简单扩大再生产,使那些落后和过剩产能的产业得以延续生命。

非银行类金融的发展,正是源自优质企业对资源的迫切需求。在更有效地解决企业长期以来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其产生的独特功效将对国民经济新一轮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保理业务作为创新型非银行类金融业务之一,在促进货币市场流动性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保理是通过信用传递环节完成有价值资产交换的融资行为组合。保理融资业务是基于应收账款合法、有效转让为前提来提供融资服务,其融资数额取决于企业的销售规模,能有效为受资产规模及信用水平限制的中小企业提供融通资金。

二、中国保理融资市场现状

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中国保理市场起步较晚,近二十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2000年后,我国保理业务规模迅速扩大。2013年后,随着市场各单位对保理认知程度的提高以及自贸区的成立,保理业务作为金融创新业务引起了广泛关注,业务量也成倍增长。随着中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保理业务总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市场上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却不断增加。

中国保理市场主要由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两类构成。现阶段国内市场中,银行保理规模继续收缩,商业保理蓬勃发展。我国银行保理业务规模自2013年达到高点后,连续几年出现下跌现象,而商业保理继续呈倍增式发展。部分行业信用风险开始显现,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的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导致相关保理业务风险上升。保理业务相关的法律、政策法规虽不完善但正稳步发展。保理创新不断涌现,借助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力,能够有效拓展现有的市场规模。

中外学者从多方面对保理的融资功能和发展进程进行了研究,但是关于保理融资的价值和意义仍没有较为清晰和深刻的理论论证。冯家金等(1993)[3]根据国际保理业务的特点论述其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并与同类型支付手段对比区别其主要功能,论证了其在贸易过程中的便利性、不可替代性及关于保理的演变及相关政策的变化。蒋丰、曹路(1996)[4]基于银行业的发展情况讨论了保理业务的优势,并针对中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保理业务是填补金融市场空白的有效手段。徐燕(2003)[5]比较分析了中国及国外发达国家的保理业务发展水平,认为中国保理业务的发展能为中小企业成长提供资金支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姜书竹、刘鹏(2007)[6]的观点表明,政府部门对保理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国发展保理业务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蒋渊巍(2008)[7]分别从中国国际贸易现状、中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中资银行提高竞争力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大力开展保理业务能为促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李根旺等(2007)[8]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发展保理业务的必要性:保理业务可以提高银行收益水平,可以带动银行各项业务的综合性发展,发展保理业务是一项改善银行各项业务服务质量、实现金融创新的有效手段。Klapper(2004)[9]论述了当公司与其客户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使用保理有利于企业发展。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国家里,保理业务量(或其与总销售额的比例)也较高。

综上所述,对传统银行信贷业务与保理融资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更深入了解保理融资的适用性及在管理和操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两方面比较银行贷款融资和保理融资业务的区别:一方面是通过企业生产过程中现金流的变化,分析保理融资业务对以中小企业为代表供应商的时间效用;另一方面,从二者在融资过程中成本及融资额度进行比较分析,解释保理融资能减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投入且更能保障企业生产需求的合理性。

三、企业融资的现金流分析

(一)模型建立

保理融资的基础建立在企业之间因交易行为所产生的有价资产难以变现的困境上,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以抵押为融资手段的传统信贷方式,调动了市场中存有的大量现金存货。因此,本文假设市场仅有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供应商为受资金约束的中小型企业,零售商是具有一定规模及商誉的大型核心企业,即金融机构对供应商的信用评级要比零售商低。为了方便研究分析,先做出下述假设:

(1)零售商所销售的产品全部由供应商提供,在较短时期内很难找到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取代供应商的重要地位;

(2)零售商对供应商的产品是大量需求的,即不存在产品销售饱和的情况;

(3)假定供应商所面临的零售商的需求在单位时间内是固定的;

(4)本节采用连续复利下的贴现模式;

(5)供应商内部资金有限,需要外部融资,且融资到期后需要按时偿还。

各变量符号表示意思如下:C-供应商生产所需成本;t-时间点标志;T-企业期末时刻;T1-企业生产中应收账款产生的时刻;X-企业的融资需求;I-企业自有资金;rt-保理融资利率;r-银行贷款融资利率;d-保理融资去掉保理费用后的融资比例(保理费用一般收取转让账款金额的一定比例);R-企业生产所得收益率;rf-无风险资产利率。

(二)企业不同融资方式下现金流分析

命题1:保理融资能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带来超额收益,但是对企业收益水平要求高于传统银行信贷业务。

假设中小企业供应商只使用银行信贷融资,在t=0时刻拥有现金资产I,其生产所需成本为C,此时由于其自有资金不足以达到生产要求,需要向银行发起信贷融资,当t=T时刻,供应商需要偿还其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当供应商在t=0时刻收到零售商订单,同时向商业银行发起融资请求获得融资款,即刻开始进行生产,此时其现金流为I+X-C=0。当企业进行生产后,当t=T1时刻,供应商向零售商交付货物并由零售商提供票据,票据金额应该为零售商在结算应收账款时的金额,即为t=T时刻下,供应商所获得的回报。由于采用连续复利下的贴现方法e为2.718,此时应收账款额α为:

α=eRTC(1)

到t=T时刻时,供应商的现金流应该是其去除投资无风险利率的机会成本及贷款利息后的利润,则有:

式(2)即为只有银行贷款融资下的供应商在T时刻的现金流。此时,供应商在只存在银行贷款融资下的现金流状态如表1所示。

表1 只有银行贷款融资下的供应商现金流在不同时刻的状态

当中小企业供应商通过保理融资业务来满足生产所需成本时,则模型过程如下:在t=0时刻仍拥有现金资产I,其生产所需成本为C,此时由于其自有资金不足以达到生产要求,且没有应收账款订单,需要向银行发起信贷融资,当t=T时刻,供应商需要偿还其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当供应商在t=0时刻收到零售商订单,同时向商业银行发起融资请求获得融资款,即刻开始进行生产,此时其现金流为I+X-C=0。企业进行生产后,当t=T1时刻,供应商向零售商交付货物并由零售商提供票据,票据金额应该为零售商在结算应收账款时的金额,即为t=T时刻时供应商在本次交易所获得的收入,因此,应收账款额仍为式(1)。同时,由于供应商申请保理融资业务,若审核通过,其在t=T1时刻即可获得保理融资,其融资金额为dα。在供应商通过保理融资获得资金后即刻进行生产,根据模型假设条件,零售商会对其生产产品完全进行销售,并在t=T时刻将新生产货物的款项与应收账款同时结算。到t=T时刻时,供应商的此时现金流由几部分构成:在保理融资后应收账款剩余款项、运用保理融资资金生产所带来的收益、企业的机会成本、供应商银行融资利息及保理融资利息。因此,其现金流为:

式(3)即为加入保理融资后的供应商在T时刻的现金流。此时,供应商的现金流与保理融资业务发生后的实际生产关系有关,其状态如表2所示。

表2 保理融资参与下的供应商现金流在不同时刻的状态

结合式(2)(3)可得:

通过比较,得出供应商采用保理融资后与只采用银行信贷融资下的现金流差值。根据式(4)可以看出,供应商采用保理融资的必要条件是:

这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供应商采用保理融资业务的必要条件是在使用保理融资的情况下,企业获得的收益水平大于市场无风险利率收益水平及保理融资本息和。相对应的,当只存在银行贷款融资时,供应商进行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其现金流水平大于其生产成本与银行贷款利息之和。

比较式(5)与(6)可以得出,由于在金融市场中保理融资利息率略大于银行信贷融资利息率(在某些地区的保理商已经采用银行贷款利率作为保理利息率),即rt≥r,但是两者之间相差并不明显,很多研究中也把二者都参照银行贷款融资利率取值。式(6)的成立是供应商进行生产的基本条件,而式(5)为供应商运用保理融资手段进行生产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比发现,在相同时间跨度下,且X/C<1,式(6)的成立条件要求企业回报率要低于式(5),这说明如果供应商计划通过保理融资来实现生产规模及收益水平的扩张,必须保证其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带来的回报率至少要超过保理融资的本息和与本金在这一段时间内投资无风险资产的机会成本。因此,保理融资业务会使得企业更加偏好于高回报率的生产项目。

若将模型进行扩展,将中间时刻扩展至第二期,第三期……第N期,只要能保障每一期收益大于当期的融资本息和与投资机会成本,就可源源不断的采用保理融资进行规模型扩张并对技术创新加大投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使得企业进入高速发展状态。反之,若是在某一期(包括第一期)达不到式(5)条件,那么企业将放弃采用保理融资,进而选择稳健型的融资方式,即只采用银行信贷融资进行基本生产。若企业进行生产项目收益水平不佳,不能满足式(6)约束条件,那么其将选择放弃该生产项目。此时,企业可能由于收益水平不能覆盖生产成本,无法偿还银行信贷融资本息,而被迫违约放弃抵押品。

(三)模型结果分析

经过上述推导得出的结果,从表面上看,供应商运用保理融资业务与单纯使用银行贷款相比收益率水平要求更高。看似过高的回报要求不利于企业开展保理融资业务,其实不然。模型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运用保理融资所需要的条件,并且符合现实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高回报率项目的投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活化市场资源的主要方式。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准入门槛是大多数发展中的中小型企业融资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而保理融资业务有助于填补传统信贷业务的市场空白,为优质企业提供充足的融通资金,同时赚取相对较高的利息,实现金融机构与服务对象双赢的局面。

此外,模型的结果还体现了另一方面的内容,在中小型企业选择融资方式的同时,保理融资业务也在甄别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前景。由模型条件式(5)(6)可知,当中小企业选择基础的银行信贷融资时仅仅是为了保证其最基本的生产过程。此时,其收益水平较低,长期发展前景并不明确。这也说明了该类生产企业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经营风险。而当中小企业选择采用保理融资时,即其生产项目满足式(5)条件,说明其生产项目质量较好,回报率较高。如果该企业可以长期使用保理融资业务进行生产,那么其发展速度也将会越来越快。这种情况反映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在未来,其发展将会逐步领先于其他企业。因此,保理融资业务不仅能满足中小企业短期的融资需求,解决其资金缺口问题,同时能在长期的生产中甄别出企业的发展前景,为未来的业务开展做好准备,也能将市场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企业当中,完善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四、融资成本分析

当企业陷入流动性困境时,常需通过外部融资途径来补足资金缺口。本节主要讨论的外部融资途径为银行贷款融资和保理融资业务。

(一)银行贷款下的融资问题

在一般商业银行贷款融资中,银行作为资金提供方,主要对企业抵押品及企业信用两部分进行核查并对企业进行评估,计算贷款成本及贷款金额,并以此为依据向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贷款。此时,企业如果要从银行获得贷款融资,必须满足银行在这两方面的条件,以高于所贷资金的固定资产做抵押,同时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及商誉)。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盈利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银行的贷款标准。越是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如票据等)越多,其变现需求越高,企业往往陷入流动性困境。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获得满足生产需要的贷款融资,在有限的资金内,企业不得不加大成本投入,减少部分产出,造成恶性循环。而且现实中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经营项目进行评估时,普遍认为其风险偏高,导致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金额受到限制。

Stiglitz和 Weiss(1981)[10]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印证了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是产生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当企业的贷款金额较大且银行难以准确估算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时,银行为了规避风险,防止出现选择错误,往往会以低于竞争性但能达到利益最大化水平的利率为企业配给贷款。若企业不符合贷款标准,即使愿意增加贷款利率,银行也不会同意其提出的贷款申请。银行认为,愿意出高利率的贷款人很有可能会将贷款资金投入到高风险项目,使贷款资金的风险增大。因此,即使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再大,也不愿为高利率贷款企业提供贷款服务。Whette(1983)[11]的信贷配给模型拓展了Stiglitz模型,该模型通过修改借款人为风险厌恶者的假设条件,提出借款人的贷款风险偏好为中性时,银行的抵押贷款制度可以成为信贷的内生条件。对借款人来说,抵押贷款门槛的提高会降低银行的预期收益率,使银行逆向选择的概率变大。Bester(1985,1987)[12-13]通过研究抵押品对信贷配给的影响程度,提出银行可以按照抵押品质量和贷款利率来划分贷款项目的风险类型,从而建立科学的风险甄别机制,使银行通过贷款抵押品的质量变化来评估贷款的风险程度。

这里通过分析改进Stiglitz和Weiss的抵押品信贷模型来说明银行抵押品信用贷款对中小企业的限制作用。

命题2:传统银行信贷业务标准较高,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准入门槛;另一方面,传统银行存在信贷配给现象,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金额较少,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设企业通过银行融资获得资金B,银行要求的抵押品为C,企业投资项目或生产产品成功的概率为p,那么企业投资项目获得的回报为R,假设企业和银行都是风险中性的,不考虑其他隐私影响,那么企业的期望收益为:

令银行贷款本息和为δ=B(1+r),对式(7)求全微分方程可得:

对式(8)进行求解,可得:

g表示企业在融资本息与抵押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由式(9)g<0,说明银行的利息收入水平与企业提供抵押品价值呈负相关关系。当利息水平较低时,银行为了保证预期收益水平,会要求企业增加抵押品价值以抵消项目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可以得出,对于大部分受规模和固定资产限制的中小企业来讲,其向银行申请信贷融资时,若其抵押品金额不足,会促使银行相应提高贷款利息;同时当银行认为企业的信用水平不高、项目风险较大时,会进一步要求增加抵押品,导致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融资成本普遍偏高。

当存在两个项目(或两个企业)投资回报率相同时,投资成功概率分别为pa、pb,且pa> pb,那么将其代入式(9),可以推出ga的绝对值小于gb。说明低风险企业具有较强的债务偿还能力,能够承受利息较高的信贷服务。银行将抵押品价值和贷款利息进行组合,能够有效识别贷款企业的风险类型,掌握贷款资金的风险程度。

设银行对抵押品变现率为k,此时银行的预期收益为:

B0为银行预期收益为0时,向企业提供的最小贷款规模。

银行在贷款合同设计中,为规避信贷风险,其作为甄别信号的抵押品价值具有如下要求:C≥C0,C0=B0/K,C0表示临界抵押品价值。

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通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企业能够提供的抵押品价值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标准,贷款申请无法获得批准,企业无法在信贷市场进行融资活动;二是,企业提供的抵押品价值超过银行标准,但中小企业提供的抵押品价值较低,不能获得低利率的贷款服务,企业只能以提高贷款利率来获得贷款服务。

根据Stiglitz和Weiss模型假设,若两个项目(或两个企业)的回报率为Ra、Rb且有,Ra≥Rb,那么有paRa≥pbRb,说明项目A比B在相同回报下风险更小。此时,两个项目(企业)的期望回报为:

若存在企业A的收益大于企业B,有E(πA)> E(πB),根据式(10)(11)可以推出:

银行将会选择项目A发放融资,且利息水平相对较低。这种逆向选择使得企业即使想增加抵押品或者提高贷款利息来增加贷款额度,银行也不会接受。因为高的抵押品和利息会使得项目风险过高,提高贷款违约风险。这正说明了,商业银行考虑到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有时选择以保守形式发放贷款,使得部分企业难以获得长期支持。

另一方面,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受限于规模和盈利水平也难以通过向银行贷款满足其对流动资金的需求。这种融资模式不仅造成了企业高流动性有价资产贴现难使得交易迟滞,同时降低了企业投资生产效率,降低市场资源利用率,影响经济增长。

假设以供应商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为获得银行贷款,投入构建抵押品的成本为D。在大部分资金并不充裕的中小企业中,受到资金约束,扩建厂房设备的同时也意味着牺牲了一定量产出,即其机会成本增加,而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则是银行贷款融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此时,中小企业生产所花费的成本为C=Y+C()x+rB。可以发现,若中小企业自身抵押品不能满足银行信贷业务标准,为了达到银行信贷标准,其将会付出远大于正常信贷业务所花费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是以牺牲产能为代价获得银行贷款融资,并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保理融资条件分析

与银行信贷融资不同,保理业务本身的设计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有效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的融资方式。保理商以客户的供货合同为基础,核算订单价值向企业提供融资。这一融资方式的主要依据是客户(卖方)的产品在市场上的被接受程度和其盈利情况。当企业通过保理商获得融资时,提供的应收账款票据以及合同的质量(即制造商的信用及经营情况等信息)决定了其融资金额及成本。

保理商为企业提供的融资额度,主要依托于企业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并根据供应商需求、合同质量及制造商信用,以一定比例向供应商支付资金(不高于80%)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填补资金缺口伴随着成本的投入,缺口时间越长,企业的损失越高,企业面临的风险就越大。企业为减少缺口,有时会缩短存货周期、延长应付账款周期和缩短应收账款周期。不过由于管理能力的缺乏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相对弱势的地位,中小企业无法在资源配置上进行有效管理。在此情况下,若保理融资能有效覆盖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无疑能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降低中小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提高其生产能力,进而提高供应链一个环节的绩效水平,最终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这也是保理融资应用的充分条件。

命题3:企业通过保理融资所得资金能覆盖自身生产成本。

本节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保理融资能在大部分情况下满足企业生产上的资金需求。假设供应商B与制造商A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当每期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订单量与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制造商以部分现金I(I≥0)和应收账款α(α>0)为结算方式①。供应商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获得融资时,其可得融资金额H(设保理融资比率为t,一般为80%)为:H=tα。那么当供应商A通过保理融资获得的资金,能支持其正常一份订单的生产成本,则其应满足:

设(1 -rt) t=f,由于 rt的值远小于 1,因此其对实际保理融资额度影响并不是很大。式(15)可改写为:

由于t的取值一般为70%到80%之间,f通常为60%左右。因此,比较式(16)和(17)可以得出,当满足f≥1/(1+R)时,保理融资金额基本可以覆盖企业的生产成本。此时,若想通过一次保理融资完全覆盖生产成本,则对企业回报率要求较高,当一些企业无法达到此条件时由于供应商与制造商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则可采用两阶段或多阶段付款状态下的保理融资。假设供应商已经存在上一期的应收账款,此时,接到制造商新的订单,其采用一次保理融资后并不能完全覆盖其生产成本。由于保理融资业务仅根据有效应收账款的金额进行融资,则供应商可以按其现有的生产水平与制造商签订合同,在提交货物收到票款后,可再次进行保理融资业务。这两次生产数量与完整订单情况的生产数量相同,其生产时间花费也相同,则不考虑其余业务损耗。由于保理融资业务速度较快,从转让应收账款票据的时刻起即可拨发款项。因此,分散式订单结构并不会对订单完成速度造成很大影响。此时,分散式保理融资业务生产过程中,设Z为状态变量,供应商按其最优努力水平生产,表示第一次保理融资生产过程。当Z=1时,保理融资业务后企业的实际金额由式(17)得,fα +I;当 Z=2时,收到部分货款后再一次进行保理融资,由于第一次保理融资后的全部资金都用来生产,此 时 其 获 得 的 收 益 为 :S1=m(α+I)≥fα+I≥f(α+I()由式16条件可得),m),即第一次产出水平占总订单的份额。

因此在第一次生产后其应收账款值会大于等于α1=mα ≥ fα,令α1=fα,则企业再次进行保理业务后,其持有的资金为(1 -rt) tfα+mI=f2α+mI。根据实际保理融资情况,则实际融资总值T为:

若二次融资后所有资金金额高于其生产所需资金即T+I≥α+I,则存在T≥α(设通过保理融资得到的资金超过生产成本部分可通过投资获得与rt相等的回报,即不考虑超过部分造成亏损的情况)。

设 ΔT=f2+f,若 ΔT ≥ 1,那 么 有 T ≥ α。由上式可以解得此时,f≥0.618,即( )1-rtt≥61.8%,根据保理融资业务的实际情况,t的取值范围一般在60%-80%之间,而rt一般不超过15%。因此,在此范围内t、rt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达到f≥0.618的要求,即融资后总金额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在实际情况中,只要存在有效的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可以伴随着生产的各个时期进行。若供应商在采用两次保理融资业务后仍达不到生产要求,则可继续进行分段式交易,采用多次保理融资业务直到其融资总额满足总生产要求。

由式(20)可以解得,当n→ ∞时,fn→ 0,若 要 满 足 ΔT ≥ 1,则 f≥0.5,即 当 ( )1-rtt≥50%时,保理融资金额与其持有现金的总和将可以覆盖企业生产完整订单所需成本。在保留融资业务中,其融资比例与融资成本之间的差值很少会低于50%。因此,对于有持续生产经营能力的中小企业,保留融资所贷资金能满足它们的生产需求。

此时,在保理融资业务中,融资成本仅仅只有每次融资所需要支付的保理融资利息(包含了保理手续费)rtX,X是企业生产所需融资金额。若供应商采用银行贷款融资,那么当其满足抵押品条件C≥C0时,其融资成本为rX;当其不满足抵押品贷款要求C≤C0,为了贷款又不得不增大固定资产规模时,其融资成本为rX+Y。由于在实际融资过程中,保理融资的利息水平很接近于银行贷款融资,因此可以使得rt≈ r,那么则有:

结合式(19)(20)条件可以得出,在供应商满足银行抵押品贷款要求时,融资金额相同的条件下,保理融资成本与银行贷款融资成本大体相同,略高于银行贷款融资成本;在抵押品不足的情况下,融资金额相同的条件下,保理融资成本小于银行贷款融资成本。因此,在中小企业缺乏抵押品时,只要其在生产中能产生有效的应收账款保证其盈利q能力,保理融资业务将会是其更好的选择。

五、结 论

本文基于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变革中,持有高流动性资产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实现资产贴现或通过传统信贷融资获得资金支持,造成发展迟滞,影响宏观经济增长这一现象,从融资的时间效用和融资成本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保理融资对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创新与价值。通过对企业融资现金流的分析得出,保理融资业务要求项目或生产回报率较高,适用于发展速度快的优质中小企业,保证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实现金融机构与服务对象双赢。同时,保理商可以根据企业对保理融资的使用程度,分析其当前生产经营趋势,为企业提供更适合的融资服务。更进一步讲,保理融资业务可以帮助企业向市场传递信息,反映企业的发展前景,辅助投资机构对生产状况进行判断分析,帮助完善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企业高速发展的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传统信贷业务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当下,已经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商业银行在贷款方面对企业的审核标准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资金支持。对于信用水平不高的中小企业来说,商业银行认为其生产经营活动风险较高,会通过提高融资利率来保证预期收益。而且,由于银行对风险把控较为严格,当其判断中小企业生产项目风险较大时,即使中小企业具有很迫切的融资需求,愿意通过提高抵押品价值和融资利息来获得贷款,商业银行也不会对中小企业增加贷款融资额度。当中小企业不能满足商业银行信用贷款的准入标准时(抵押品价值不足),要想获得银行信用贷款只能牺牲产出、提高固定资产建设,导致其融资成本大大高出同样贷款额度下的保理融资成本。而保理融资业务发生在企业的实际交易过程中,保理商在购进企业应收账款的同时提供融资服务。只要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保证其盈利能力和应收账款质量,就可以连续采用保理融资来满足生产资金的需求。综上所述,保理融资业务有利于保证市场中企业交易之间的连续性,降低流动性风险,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受规模限制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为企业的扩大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增强了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与传统信贷共同作用,提高了货币的流动性。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这种优化又依赖金融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党的许多会议多次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重发展实体经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融资对优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性作用。金融制度改革和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在发挥传统银行信贷作用的同时,要加快以保理、融资租赁等非银业务为代表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培育和发展,达到二者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以期成为加快我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助力。

注释:

① α≠0,即应收账款不为零。若应收账款为零,企业收到货款全部为现金支付,则其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下次生产,不再有融资需求。

猜你喜欢
抵押品账款供应商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推荐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