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香
(麻城市人民医院,湖北麻城 438300)
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1]。 为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愈率,应当在患者发病时间3~4.5 h 之内,尽早疏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防止缺血半暗带组织受到损伤,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2]。 该院选取2017 年8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 例, 随机分组后对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康复护理对策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8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位于39~8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2±2.6)岁;研究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位于33~8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6±4.9)岁。 纳入标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在3~4.5 h 以内, 神经功能受到损伤持续1 h 以上。 排除标准:患者的心、肺、肝、肾等功能重度损伤。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配置阿替普酶组液,对两组患者缓慢静脉推注,标准为10%的药总量,时间为60 s,使用输液泵将剩余的90%给药总量, 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时间为60 min[3]。
(2)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护理措施。
①溶栓前的护理。 溶栓前准备:护士在患者到达前准备心电监护仪、输液泵、吸氧、吸痰等装置[4]。 患者到达后,对其进行吸氧,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同时使用留置针,选取较为粗直的外周血管,建立静脉通路。 在静脉给予阿替普酶前, 保证患者处于空腹状态,且不放置鼻饲管。在溶栓前,针对特殊患者,留置尿管[5]。 溶栓前,禁止进行吸痰,抽血气分析,肌注药物等操作。
②溶栓后的护理。 溶栓开始后,护士及时记录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与溶栓后出血及溶栓预后直接相关。有关研究表明,溶栓后,收缩压高会对动脉内皮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血压的检测记录保持在,24 h 内30 次即可, 即溶栓开始后2 h内,每15 min 监测一次,其后6 h 内,每30 min 监测一次,之后16 h 内检测频率为每1 h 一次。 同时护士应当尽可能地避免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情况发生[6]。
③在静脉溶栓过程中, 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言语和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 在静脉溶栓1 min、2 h、24 h 后, 护士应当评估患者的NIHSS 评分,并且将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及时反馈给医生。
④出血是溶栓治疗后, 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对患者进行输入溶栓药物后,时刻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皮下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或血尿情况的发生。 如果患者出现头痛、头胀等情况时,应注意颅内出血的情况,同时加强呼吸道监控,持续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1)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溶栓前,溶栓后2 h、24 h、溶栓后1 周、溶栓后3 个月,进行五次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程度,患者的分数越高,则表明神经受损越严重。
(2)比较两组的出血、梗死灶增大、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数据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测(±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NIHSS 得分情况,研究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 得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NIHSS 得分对比[(±s),分]
?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情况,研究组并发症发病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参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受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逐渐上升[7]。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关键,在发病后的最佳时间段内进行治疗。 采用正确、规范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院内延迟时间[8]。 在静脉溶栓后,护士应当指导及时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可保证患者训练的规范化,有效地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时间。 该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NIHSS 得分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发展较为迅速,患者心理变动较大,应当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9]。 尤其对于神志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心理波动更为明显。 可以通过向患者详细讲解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以及静脉溶栓治疗的可行性,缓解患者心理紧张的状态,保证患者遵循医嘱。 同时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协商,讲明静脉溶栓的注意事项,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在患者出现恐慌、紧张的情绪时,护士及时安抚患者,同时联系家属进行劝导,避免影响对患者的治疗。 该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梗死灶增大、肺栓塞并发症的情况,研究组并发症发病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多种护理措施,可以保证静脉溶栓顺利进行,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有良好的改善效果,降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