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雯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上海 200031)
我国开展PICC置管技术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目前PICC置管技术在我院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涉及血液科、肿瘤科及老年科及普通内科四个大科。PICC置管方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改进,由最开始的盲穿,到目前常用的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1]。改良塞丁格技术在穿刺、扩皮过程中,易引发毛细血管破裂造成出血或引起组织损伤。为提升穿刺、扩皮成功率,本文选出我院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接受塞丁格技术(MST)行上臂PICC置管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穿刺点扩皮方向与皮纹垂直的扩皮方法,现汇报研究结果。
选出我院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接受塞丁格技术(MST)行上臂PICC置管患者为观察对象,以住院号单双号法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穿刺点扩皮方向与皮纹保持平行的一组患者为对照组(50例),穿刺点扩皮方向与皮纹保持垂直的一组患者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59~72岁,平均年龄(65.3±4.2)岁;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55~69岁,平均年龄(59.6±3.4)岁。观察组间指标,一般资料可比性明显,P>0.05。
两组患者均接受赛丁格技术穿刺,均使用4Fr三向瓣膜PICC置管与微插管鞘套件。待细针完成穿刺后,使用0.2~0.4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给予局部麻醉,随后置入导丝,对照组患者使用解剖刀横向方式180°扩皮,刀刃向上,背向导丝,刀尖垂直切开皮肤0.3cm为标准,随后均按PICC置管流程操作;观察组患者使用解剖刀行纵切方式90°扩皮,刀刃向上,背向导丝,扩皮方向与皮纹保持垂直,刀尖横向切开皮肤0.3cm为标准。待完成PICC置管,穿刺点使用纱布进行局部压迫,并用透明贴膜加以固定,24h后进行常规换药。
记录患者扩皮即刻、置管2d及置管7d的出血情况,统计患者一次穿刺、扩皮成功情况。
PICC置管患者数据均用SPSS 21.0软件处理,选用百分比与均值表示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使用(n,%)与(±s)表示,并均经t与x2检验,当P<0.05时,患者置管出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扩皮即刻、置管2d及7d存在中量、大量出血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经扩皮,患者局部出血情况对比表(例)
观察组一次扩皮成功(49例)98%,高于对照组,再次扩皮(1例)2%,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统计患者一次扩皮成功情况[n(%)]
PICC是基于塞丁格技术,将单一功能的扩张器变更为扩张器与插管鞘组织,从而经外周血管将插管鞘置入PICC导管的一种技术。这种改良的扩皮方式可有效降低置管后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减轻患者因处理并发症而产生的医疗费用[2]。上臂皮肤主要包括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作为皮肤最外一层,其平均厚度为0.2mm,而真皮主要包括纤维、细胞及基质,相比于表皮,真皮具有其10倍厚度。解剖刀对患者上臂皮肤进行扩皮是指扩开真皮,将穿刺鞘轻松置入;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之下,其主要包括脂肪小叶与疏松结缔组织,具有一定松软性。切开患者皮肤后,为减少患者的皮肤损伤,应一次切至患者真皮下。保持手术刀刀刃向上,背对导丝,刀尖端垂直刺入皮肤0.3cm,因不会切断纤维组织,患者局部出血、渗液少,伤口愈合时间不长。当穿刺部位渗血时,如未及时更换,则易引发皮肤感染。血作为一种良好的培养基,在2~3d内,病原菌会发生大量繁殖情况,从而引发局部感染,当细菌顺导管行至导管尖端时,则会增加导管尖端细菌的繁殖风险,最终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
本文50例患者待刀尖端垂直刺入皮肤0.3 cm扩皮操作,观察组扩皮即刻、置管2d及7d存在中量、大量出血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扩皮成功(49例)98%,高于对照组,再次扩皮1例(2%),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PICC置管患者,穿刺点扩皮方向与皮纹垂直这种扩皮方法置管效果理想,减少了穿刺点的出血情况,减少了患者的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