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的对比分析

2015-06-09 14:19张小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管术穿刺针无菌

张小花

(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的对比分析

张小花

(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研究和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0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B组(40例,传统PICC置管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A组患者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相比,传统PICC置管术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较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高;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传统PICC置管术;效果

传统PICC置管术是一种以外周静脉为穿刺点,使用穿刺鞘,在肘关节下2cm,通过手指触摸或肉眼观察穿刺置入导管的方法,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是一种在B超引导下穿刺成功后,先经导丝送入可撕裂型带扩张器的置管鞘,再置入导管的方法,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其应用效果明显。本研究主要讨论了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下面将本组研究详尽汇报: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其中A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2.3±5.7岁,体重40~60kg,平均体重45.1±5.2kg;B组患者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3.4±5.6岁,体重41~61kg,平均体重45.9±5.1k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 方法

1.2.1 A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具体方法如下:选用美国BD Safety MST Accessory Kit套装,导管型号为18G(4.0Fr);应用超声定位,选择血管,铺消毒无菌巾;应用细针(1.9Fr)进行穿刺,出现回血后将穿刺针芯固定,将导丝的J型弯钩顺直,通过穿刺针缓慢送入血管,再移除穿刺针;应用手术刀在皮肤上做0.25cm左右的切口,将撕裂壳、扩皮器套在导丝上,轻柔旋转推进至血管内,移出扩皮器、导丝,再通过撕裂壳缓慢将导管置入血管,将撕裂壳向后退出撕裂,进行缓慢移除;应用无菌肝素纱布擦净血渍后,连接安装器,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后,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

1.2.2 B组患者采用传统PICC置管术,具体方法如下:选用美国BD PICC套装,导管型号为18G(4.0Fr);选择血管,铺消毒无菌巾;应用原装穿刺针进行穿刺,出现回血后将穿刺针芯退出,顺穿刺针外套管,轻柔置入导管,直至预定长度,退出导丝;通过导管连接安装器,应用无菌肝素纱布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穿刺,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后,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穿刺一次成功率、术中置管一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静脉血栓、静脉炎、感染)发生率等。

1.4 数据处理

初步录入数据时要保证数据的科学、真实性。将数据输入EXCEL(2010版)进行逻辑校对并分析,得出清洁数据后经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对比分析,A组患者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对比

3.讨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传统PICC置管术采用手指触摸或肉眼观察,在肘下静脉或肘窝进行盲穿,此方法定位不准确,常需反复穿刺,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较低;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通过辅助插管能清楚辨别动静脉,直接观察血管的解剖结构,确定导管走向,准确引导穿刺进入血管腔,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较高。(2)传统PICC置管术的穿刺针,穿刺皮肤后直刺血管,对血管损伤较大;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较细的穿刺针,使用刀片进行扩皮时,进入皮层较浅,因此,对血管组织损伤较小。(3)传统PICC置管术采用盲穿法,一般选择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但其静脉分支较多,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反复性,对血管内膜的损伤较大,增加了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B超直视下,一般选择肘上贵要静脉进行穿刺,其静脉分支少,置管长度较短,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小,减少了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A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术中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5.0%,术中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7.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B组患者采用传统PICC置管术,术中穿刺一次成功率为72.5%,术中置管一次成功率为75.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5%;A组患者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说明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R445.1

B

1009-6019(2015)07-0091-02

猜你喜欢
管术穿刺针无菌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拐形可注水穿刺针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