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在儿童恶性肿瘤化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2019-10-15 00:28张琴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儿童

张琴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儿童恶性肿瘤化疗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8年7月—2019年3月需长期静脉输液化疗的4例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均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巴德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置管成功率100%,其中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经二次穿刺成功2例,一次穿刺成功率50%。结论: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儿童恶性肿瘤的化疗,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B超引导;塞丁格;PICC;儿童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120-02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重要的输液技术,Meta分析显示相较于普通的静脉置管,可延长置管的时间,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1]。国外自1995年起应用B超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ST)进行置管[2],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该技术,使穿刺成功率从盲穿的80%提高到60%[3]。我科从2018年7月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对恶性肿瘤患儿进行化疗,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2018年7月—2019年3月在儿童恶性肿瘤化疗患儿开展B 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4例,男3例,女1例;年龄9个月 ~ 5岁;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阴道卵黄囊瘤1例。

1.2 仪器与试剂 超声引导系统,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一套,PICC穿刺包一个,超声穿刺套件1套,输液接头1个,无菌手套2副,20mL注射器2副,1mL注射器1副,生理盐水250mL,2%利多卡因注射液1支,0.5%碘伏,弹力绷带,速干手消液。

1.3 操作步骤

1.3.1 知情及评估 向患儿家属告知穿刺的目的、过程及存在的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判断患儿的合作程度。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过敏史,了解患儿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的情况。

1.3.2 操作前准备 操作前紫外线消毒操作室,保证室内环境清洁、场地宽敞、光线充足。遵医嘱给予患儿镇静,取平卧位,置管侧肢体外展90°。

1.3.3 操作方法 使用超声仪探查血管,确定穿刺点并做好标记。测量上臂臂围及置管长度。将患儿置管侧肢体抬起,操作者用0.5%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建立最大化无菌区。按无菌原则传递PICC及超声穿刺套件,按顺序摆放,准备好B超探头。助手固定好患儿肢体,穿刺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右手持导丝从穿刺针尾部平稳缓慢地送入血管,撤出穿刺针,局部压迫止血。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后扩皮,沿导丝送入扩皮器及导管鞘,然后将导丝与扩皮器一并撤出,留导管鞘在血管内。从导管鞘口用无菌镊轻柔缓慢送入PICC导管,直至预置管长度,用超声探头探测锁骨下静脉和颈静脉有无导管影,确保导管置入成功,撤出导管鞘及导管内导丝,修剪后连接导管延长部分,回抽回血后脉冲式冲管,妥善固定导管,X线摄片定位并记录。将置管长度及穿刺时间记录于 PICC 维护手册。

2 结果

4例恶性肿瘤患儿均采用B 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置管成功率100%,其中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经二次穿刺成功2例,一次穿刺成功率50%。

3 护理

3.1 更换敷料妥善固定 置管后24小时应更换敷料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或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时应立即更换。更换敷料时,应自“0”度角平行撕拉,自下而上去除原有透明敷料,检查穿刺点有无红肿、渗出。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至少消毒二遍皮肤消毒的面积应大于敷料的面积。正确摆放导管位置,导管放置呈弯曲,粘贴敷料时,敷料边缘应至少覆盖外连接器1/2,塑形、抚平敷料,粘贴胶布,注明:更换敷料日期、换药人、导管外露长度。

3.2 导管的冲封管 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采用脉冲式冲洗方法。

3.3 更换接头及输液装置 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每7天更换1次,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应立即更换,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 讨论

由于恶性肿瘤患儿化疗使用的药物都具有高刺激性,反复穿刺静脉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保护血管是肿瘤化疗护理中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原来盲穿成功率低,置管后并发症多,活动受限制,在肘窝或者肘下静脉进行穿刺,难以掌握精确的位置,导致穿刺失败,由于穿刺针比较粗,导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低[4]。使用B超引导利于了解患者血管深浅和粗细,能找到患者软组织深处贵要静脉,能显著将穿刺成功率提高,能显著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和低血栓形成[5]。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儿童恶性肿瘤的化疗,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同时避开了肘关节,不影响患儿日常活动;化疗间歇期无需拔管,可带管回家,减少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恐慌和痛苦,提高患兒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清羽,张慧,史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中心静脉置管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15,1(2):54-62.

[2] Anstett M,Royer TI.The impact of ultrasound on PICC placement[J].J Assoce Vase Access,2003,8(3):24-28.

[3] Kokotis K.Cost containment and infusion services[J].J Infus Nurs,2005,28(3):22-32.

[4] 熊国燕.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2019,26(2):126-128.

[5] 陈辉.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3):25-27.

猜你喜欢
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