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怀峰,火兴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新疆五家渠 831300)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我科治疗的主要病种之一[1]。 坐骨神经痛经是一种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会引起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 坐骨神经痛的高发群体主要为青壮年男性及孕妇。 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来说,临床确诊后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营养神经配合止痛剂的治疗方案为主,但该治疗方案在实践中所获得了疗效并不理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 为了提高坐骨神经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该院采取了中医针灸的康复治疗方法对坐骨神经痛患者实施康复治疗,以2018 年12 月—2019 年9 月为研究段,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从该院治疗的坐骨神经痛患者中选取80 例,根据患者所实施的康复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 观察组 40 例患者,年龄 21~58 岁,平均年龄(37.4±4.3)岁;纳入性别比:男∶女=23∶17。 对照组 40 例患者,年龄 23~57 岁,平均年龄(36.8±4.4)岁;纳入性别比:男∶女=24∶16。 二者的社会学资料、病程、病情等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纳入标准 (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坐骨神经痛的患者;(2)心、脑、肾等脏器功能正常的患者;(3)未合并其他能够引起疼痛症状疾病的患者;(4) 可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5)患者能对该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4]。
1.1.2 排除标准 (1)处于妊娠期的孕妇;(2)合并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3)由外伤而引起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4)无法配合该次研究开展的患者;(5)合并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无法进行正常交流的患者[5]。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口服强的松10 mg/次,3 次/d;布洛芬 60 mg/次,3 次/d;以上药物均在每日餐后服用,连续服用7 d 为1 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休息2 d 后,再进入下1 个疗程,且从第2 个疗程开始,强的松的剂量以每天2.5 mg 进行递减。 观察组同时给予针灸康复治疗,选取环跳穴、委中穴、阳陵泉、丰隆、悬钟等穴位,以提插捻转手法实施针灸,针刺30 min,每10 min 行针1 次。 然后以悬钟穴和委中穴进行艾灸,点燃艾条一端,让燃烧的艾条靠近皮肤穴位,并慢慢上提艾条,在距离皮肤3~4 cm 处保持不动,持续 20 min。 以上治疗 1 次/d,6 次/周,连续治疗 2周时间。
痊愈:患者在治疗后,其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且能够活动自如;好转:患者在治疗后,其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无效:患者在治疗后,其各项临床症状均无任何改善,甚至出现恶化[6]。
数据分析选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利用()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则利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 3,P<0.05)。具体数据如下:观察组痊愈 31 例、好转 7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痊愈23例、好转 9 例、无效 8 例,总有效率为 80.0%(32/40)。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部疼痛、 坐骨神经分区域痛、咳嗽时疼痛加剧等症状评分,均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以上3 项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评分比较[(),分]
组别 腰部疼痛治疗前 治疗后坐骨神经分区域痛治疗前 治疗后咳嗽时疼痛加剧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5.29±1.23 5.26±1.33 0.115 6>0.05 2.17±1.26 3.63±1.26 5.269 4<0.05 5.20±1.31 5.29±1.28 0.306 4>0.05 2.21±1.04 3.27±1.10 4.406 2<0.05 5.32±1.26 5.39±1.31 0.237 4>0.05 2.17±0.83 3.54±1.27 5.713 6<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与对照组(10.0%)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 4,P>0.05)。 具体数据如下:观察组头晕 1 例、呕吐 1 例、皮肤发红1例, 总有效率为7.5%(3/40); 对照组头晕2例、呕吐1 例、皮肤发红1 例,总有效率为 10.0%(4/40)。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根据其发病原因将其分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和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两大类。 患者一旦发生坐骨神经痛,则会表现出腰部疼痛、坐骨神经分区域同、咳嗽时疼痛加剧等临床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危害[7]。 因此,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要给予积极有效地临床治疗,来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常规西医治疗主要以营养神经类药物同时配合止痛类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往往采取口服的方式用药,对患者的肝功能存在一定的损伤,会引起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 且临床在长期的治疗实践中发现,常规西医治疗并不能获得理想的坐骨神经痛治疗效果。 因此,临床需要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8]。
传统中医将坐骨神经痛归属为“痹症”的范畴,认为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病的主要机制为肝肾不足、经络瘀阻、气血亏虚,为用力不当或外伤所致气滞血瘀和经络损伤,或久居湿地而寒湿阻络,不通则痛[9]。 针灸是传统中医中治疗疼痛的一种有效疗法,通过选取相应的穴位,实施针灸治疗,能够获得有效改善微循环,加速穴位区域组织血液和淋巴循环的目的,能够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转移和排泄作用,从而发挥更加显著地止痛效果,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10]。而艾灸治疗,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增加患者机体内的白细胞数量,从而发挥神经修复的作用,这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获得良好的远期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且针灸治疗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治疗方法,从该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到,针灸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表明了针灸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灸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坐骨神经痛患者的康复效果,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疼痛症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