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莹
(大庆油田总医院 中医风湿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旦患病,将会表现出关节软骨以及关节滑膜损伤的特点,其作为一种慢性免疫性疾病,将会伴随病情的进展和恶化,损伤机体骨质,使其出现关节僵硬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1]。临床对于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研究尚不完善,西医认为,可能与遗传以及环境等因素相关,药物治疗作为一种常用的方式, 但是西医药剂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大,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2]。 中医认为该类疾病是由于脉络受阻以及风寒侵袭所致,因此,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将清热解毒以及活血化瘀作为关键。 该文择取该院2018 年7 月—2019 年7 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70 例,分别给予西医和中医治疗,分析如下。
择取该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70 例。 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每组患者35 例。 其中,西医组男性14 例,女性21例,年龄 18~64 岁,平均年龄(37.35±1.46)岁;中医组男性13例,女性 22 例,年龄 18~66 岁,平均年龄(37.84±1.53)岁。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表现出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症状。排除标准:(1)排除资料不全患者;(2)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2组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和双氯芬酸钠的治疗。 每天服用 10 mg 的甲氨蝶呤片,3~4 次/d。 对于关节肿胀以及疼痛剧烈的患者,加服双氯芬酸钠,服用75 mg/次,1~2 次/d。 28 d 为一个疗程,共 3 个疗程。
中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益肾除湿丸联合治疗。 中医组服用西药的方法和西医组相同,同时,加服桂枝芍药知母汤,其中包括白芍 20 g、生姜 10 g、桂枝 15 g、白术 10 g、知母 10 g、防风 12 g、川乌 9 g、炙麻黄 10 g、炙甘草 6 g、生姜 10 g。水煎服取汁600 mL,1 剂/d,分为早晚两次用药。 同时服用益肾除湿丸,其中包括山茱萸、薏苡仁、生地黄以及山药等,9 粒/d,每天分为早中晚 3 次服用。 28 d 为一个疗程,共3 个疗程。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指标确定后,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指标数据通过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测评,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医组的整 体疗效 94.29%(33/35), 西医组77.14%(27/35),中医组整体疗效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P<0.05)。
治疗前患者临床症状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的关节压痛以及关节肿胀等有关临床指标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各项理化指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医组 ESR(血沉)、CRP(C 反应蛋白)以及 RF(类风湿因子)以及IgG(免疫球蛋白)等各项理化指标均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对[()]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对[()]
组别中医组(n=35)西医组(n=35)t 值P 值关节压痛(分)治疗前 治疗后3.28±1.15 3.36±1.25 0.279 0.781 1.01±0.28 1.96±0.76 6.939 0.000关节肿胀(分)治疗前 治疗后3.32±1.21 3.28±1.18 0.140 0.889 1.02±0.27 1.86±0.84 5.632 0.000晨僵时间(min)治疗前 治疗后98.52±13.31 98.47±13.24 0.016 0.988 41.62±4.14 56.45±7.37 10.379 0.000关节活动(分)治疗前 治疗后3.11±1.25 3.08±1.17 0.104 0.918 1.07±0.28 1.94±0.88 5.574 0.00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理化指标比对[()]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理化指标比对[()]
组别中医组(n=35)西医组(n=35)t 值P 值ESR(mm·h-1)治疗前 治疗后63.32±8.25 63.22±8.32 0.050 0.960 22.04±2.24 38.99±4.36 20.457 0.000 CRP(mg·L-1)治疗前 治疗后47.25±5.76 47.32±5.81 0.051 0.960 9.01±1.56 14.38±3.37 8.555 0.000 RF(U·ml-1)治疗前 治疗后543.32±104.38 541.92±103.99 0.056 0.955 194.15±45.07 313.36±76.46 7.946 0.000 IgG(g·L-1)治疗前 治疗后16.31±3.12 16.26±3.08 0.067 0.946 11.96±1.33 14.36±2.59 4.877 0.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疼痛以及畸形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认为,该类疾病多发生于女性,经过流行病学的研究,该类疾病的发生概率可达1.00%左右,目前,临床上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研究明确,可能是由于自身抗原以及感染等因素存在密切关联。 临床上通过采取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对于缓解患者关节疼痛以及肿胀的效果良好,维持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近年来,伴随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临床上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疾病的治疗方法相对较多,包括:药物治疗、功能锻炼以及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物等,西医药物的治疗虽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反应,但是整体疗效并不显著,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肝肾损伤、感染、骨质疏松以及生殖系统损伤等,并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3]。
中医领域认为,该类疾病属于“顽痹”“力节病”的范畴,临床认为主要是由于肝脾肾虚、风寒入侵以及血运不畅所致,将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疼痛以及肿胀的症状。 中医认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键是在于温经通络、 清热燥湿以及活血化瘀的原则,临床上通过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以及益肾除湿丸进行联合治疗,能够达到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4]。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要是由白芍、桂枝、知母以及白术所构成,其中,桂枝作为君药,能够达到调和营卫以及祛风散寒的治疗效果,防风、知母、白芍、炙麻黄以及白术作为臣药,能够达到疏通经络以及开血痹的治疗效果。 川乌作为佐药,能够达到清热燥湿的治疗效果。 同时,利用生姜以及炙甘草调和上述药剂,达到疏通经络以及清热燥湿的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病症不同给予辨证治疗,治疗过程中切勿单纯滋阴或者补阳,因此,需要进行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方法进行治疗。 与此同时,加以益肾除湿丸进行联合治疗,药剂中包含了薏苡仁、山药、山茱萸以及生地黄等中药制剂,山茱萸、山药以及生地黄能够达到补肾益气的治疗效果,薏苡仁能够达到清热祛湿的治疗效果[5]。 经过大量的分析和讨论,充分得出以下结论,中医组整体疗效94.29%高于西医组77.14%,中医组的关节压痛以及关节肿胀等有关临床指标均低于西医组。 中医组ESR、CRP 以及RF 以及IgG 等各项理化指标均优于西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以及益肾除湿丸的治疗, 能够充分发挥出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祛湿以及滋阴补阳的治疗效果,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改善关节功能的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益肾除湿丸的联合治疗, 更加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值得临床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