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锋 ,夏 泉
(1.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南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广东 广州 510632;2.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2017 年9 月,国家正式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转型期,“双一流”建设面临机遇与挑战,系统梳理和适度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逻辑起点及实施路径尤显必要。我国著名文化分层理论专家刘光明指出:“广义文化有四层,即表层—物质文化、浅层—行为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核心层—精神文化。”[1]。按照刘光明的文化分层理论,逻辑起点和核心理念属于精神层面,实践探索属于制度和行为层面。
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其必备4 个要件:一是有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质的规定;二是有构成该理论研究对象的最基本单位;三是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始终;四是其范畴有一定相对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恪守“大学为学生”的逻辑起点,主要包括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起点。
大学要为国家、 社会尤其为学生提供可持续的、不断创新的知识要素。 大学教师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主体。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教授在其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提出:教育过程中教育投入量与产出量的依存关系用数学方程式表示,便构成教育生产函数。 假定产出用y 表示,投入用x 表示,则教育生产函数为:y=f(x),即说明 y 与 x 具有函数关系[2]。 在教育生产函数f(教学设施、教师、学生)中,如果抽象出教学设施,教师和学生完全不能相互替代。 根据契约理论①,除物质投入外,教师劳动投入和学生努力程度是一种劳务,而学生知识获得是一种产品。 从这个意义而言,教育生产函数就是一种列昂惕夫生产函数 (Leontief Pro-duction Function),体现了“木桶原理”[3]。 若令教学产出为Q,教师的劳动投入为T,学生的努力程度为S,教学产出分别需要教师劳动投入α 和学生努力程度β,则:
这一函数具有团队生产的特征, 从而产生了“团队成员(教师和学生)如何被导向有效的工作”的问题,解决该问题有赖于生产过程“黑箱”的打开。 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周健民在其主编的《土壤学大辞典》中提出:“黑箱”理论是指对特定的系统开展研究时,人们把系统作为一个看不透的黑色箱子,研究中不涉及系统内部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仅从系统输入输出的特点了解该系统规律,用“黑箱方法”可以得到对一个系统规律的认识[4]。 有形产品“黑箱”两端的投入与产出都具有可分离性和可度量性,“黑箱”运行的结果,便于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检验。 大学教学投入与产出的不可分离性和不易度量性特征,决定了其生产过程“黑箱”的特殊性,“黑箱”运行结果不易被检验,“考核难题”无法通过市场交换解决,“黑箱”运行机制就具有特殊合约的意义。 学生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变量要素。没有一流的学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师生关系的和谐及其增进是“双一流”建设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团队生产中,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导者,如何激励并增进师生关系和谐是一道难题。 这一合约难题表明,学生是潜在生产率,而未来全社会的潜在生产率与教师的作用密切相关。
契约理论是用一种契约关系来分析现实生活中各类产品和劳务的交易行为。 按照特定师生关系契约,教师的知识生产与学生的知识消费是同时进行的。 从这角度而言,现代大学具有“生产性与交易性”的企业特征,潜在生产率增量是现代大学生存的基础。 教育产出取决于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最大化行为选择。 从交易性来看,由于教育生产函数特征以及投资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偏离,教师成为形式上最易被监督和实质上最不易被监督的对象。 如果产生激励偏差,教师教育投入的生产性动力就会相对不足,教师在整个逻辑体系中扮演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从这个意义而言,“大学为学生”归根结底就是“教师为学生”。
现代大学改革如同经济改革一样主要是选择与决策。 现代大学改革应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制度与技术的约束下,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设计理论框架,抓住改革的要害,将复杂的教育现象抽象化和实例化,按照次优原则做到最优化。 参照20 世纪60 年代世界一流大学的快速发展经验,国家“双一流”建设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扩张问题,必须通过实践改革加以解决。
以学生为核心变量的元评估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评估与排名的哲学基础。世界一流大学强调元评估,旨在寻求大学办学的质量证据,如资源优势、高选拔性、学习投入度、高就业率、雇主满意。 学习投入度属于过程性指标,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学习的投入参与程度一般包括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指学生对专业性学术活动与非专业性学术活动的关注度和投入参与程度;二是指学校对吸引广大学生积极投入专业性学术活动与非政府组织学术活动的力度以及组织活动能力。 换言之,世界一流大学评价内部质量的核心标准就是:学生学习投入度、学校吸引学生投入学习努力度、学校为学生学习的支持度等[5]。
西班牙著名学者加塞特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如果局限于纠正我们大学中那些懒散草率的弊病,那么这种改革也不可避免地变得非常草率[6](P45-46)。“双一流”建设必须考虑其总体结构、功能设计和预期效果。 现代大学被新时代赋予了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历史使命。那么“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强调“服务”功能,其不仅为国家、社会服务,还要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实践来看,“大学为学生”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 那么,究竟怎么建设“双一流”?除了具备评判“双一流”的标准外,一流大学具有内在要素和本质,其逻辑起点即是“大学为学生”。目前,中国大学不断进行升格、更名,“双一流”建设“贴标签”现象频发,中国大学过于注重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外部评价,却忽视大学本身的责任和态度。“双一流”建设高校应该有3 个标准:一是对学生负责;二是注重教学和与之相关研究的活动,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三是守望人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助其子女成人成才。因此,“双一流”建设理念应始终围绕着3 个关键词:“学生”、“教学”和“人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学为学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双一流”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为了学生创新发展能力的培养,即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发现问题的能力。 “大学为学生”也是“双一流”建设的终极价值取向,“双一流”建设高校不仅是为大学生毕业后两年到五年负责,更要为学生一生成长与进步负责。“双一流”建设的两个基本内容是“现代教育观念的实践”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在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如何探索“双一流”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思行合一”的互动关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价值。
“大学为学生”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逻辑起点。 大学为学生未来一生发展负责。 教书育人是大学的首要功能,世界一流大学更是如此。 拥有800多年历史的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一直实行学院制与导师制,哈佛大学一直坚守英式培养精英学生的传统教育模式,麻省理工学院推崇德国大学致力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模式,斯坦福大学给予每个学生“改变”与“创造”的学习激情[7]。
世界一流大学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已是一个被世人公认的制度。大学与高等科研机构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教书育人,即“大学为学生”,一所好的大学影响着一个学生的一生。 但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过度偏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学教书育人的天职。究其原因是,凡是可以被兑现和度量的很多东西,往往被高度重视,如科学研究的论文、项目的数量和档次、社会公共服务的层次与使用频率等,相较于教书育人来说这些是相对容易被加以度量和价值兑现的。 因此,“双一流”建设高校不愿意承担教学和育人的大量时间和成本,而是片面追求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如果“双一流”建设高校缺乏高学术水平的论文,那他们不会被世俗公认为“一流”;如果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那他们就不能被人民称作满意的“大学”。而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现实情况是距离被世俗称道的“一流”越来越近,距离为人民所认可的“大学”却越来越远[8]。
严格选聘教师是保障“大学为学生”的前提。世界一流大学强调高等教育和学习的并存。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必须在高等教育中始终保持思想的创新性。教师招聘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高标准、严要求、公平公正选拔、民主决策贯穿了世界一流大学招聘教师的全过程。世界一流大学的内部治理重心已经分散和下移至学院。教师的招聘和晋升、评估等都由学院独立决定。 教师招聘首先由学院相关专业教授组成招聘与晋升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从若干候选人中挑选一些符合遴选条件的候选人。然后每一位候选人要经历两天时间的面试,在此期间,候选人要面向全系教师进行报告与答辩,同时全系的每一位教师还要以不同方式和候选人进行接触与交流。考察不单纯注重应聘者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还要了解他的人格特性与沟通合作能力、人品等,侧重评估候选人与团队融合的后续影响。最后由全系教师集体投票选出一人[9]。这样客观、全面、公开、公正的过程有利于避免片面性,而且选出的人才是该院系绝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教师,对于候选人今后的融合和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新教师入校后,前几年的考核侧重对新聘教师的过程管理,直至通过严格的考核取得终身教职,否则“非升即走”。
教授终身制(Tenure track)是世界一流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的重要形式之一。世界一流大学的苛刻的遴选与聘用程序确保只有那些在教学、研究和服务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才能通过考核。 实践证明,年轻专业教师经过20 多年的教学、 科研和服务工作的考验,方可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从而最终成功获得终身教职。 “Tenure track”不仅遴选和留住最优秀的教师,而且保持了一流大学潜心追求卓越的习惯,可谓一举两得。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保障“大学为学生”的核心。与企业不同,世界一流大学强调探索未知;与专业研究机构不同,世界一流大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化特质。
1.注重启发式教学。 在世界一流大学,教师不用“填鸭式”或“灌输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是使用实验教学、案例讨论、灵感启发、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来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教师会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并不仅局限于问题答案的“正确性”和“唯一性”,从而更有利于教师激发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创新性和批判性。 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教授的研究课题,学校会为其提供资助,并委派教授专门进行指导。
2.强化课程管理。 在中国盛行这样一种偏见,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学习轻松、自由。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对学生实行严苛的动态管理与考核。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评定范围包括出勤率、每日课堂互动讨论情况、家庭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等。 此外,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系统查询全班同学的即时成绩和排名,进而以一种紧迫感来掌控和调整努力学习的方向。这种严苛的要求和动态的绩效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世界一流大学非常重视课程建设,凸显学生至上的课程建设理念。 在理念方面,世界一流大学有一句名言:“高校的产品不是受过培训的学生,而是可以提供的课程。 学生是选择使用课程产品的客户。 ”[10]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制定严苛的课程管理制度,加强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研究,注重设计课程实践环节,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
3.尊重学生自我管理。 世界一流大学将学生视为成年人,他们的个人隐私和个人自由、权益都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充分保护和尊重。大学的使命和责任之一,就是为学生成长过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优质服务。 如果学生有违法行为,学校的警察将按照规定对其进行调查和进行相应的惩处,学生组织有独立复议和申诉的权利,校方不得进行行政裁决。同时,导师除了对学生专业的指导外,对学生行为养成的教育也视为天职。
4.强调就业指导培训。 世界一流大学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一旦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可以进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工作坊。 就业指导中心会对学生进行一站式的职业教育培训,帮助学生快速发现和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指导和帮助学生撰写求职信,组织学生参加用人单位面试技术培训和开展社会组织的就业实践,收集用人单位以及就业市场需求的相关信息,举办各类社会组织就业岗位招聘和培训活动等。 同时, 学校的校友信息资源库信息详实,每个应届毕业生成为校友后的信息都在学校的数据库中,学校会充分调动校友的力量,帮助学生就业。
提供服务保障是“大学为学生”的动力。世界一流大学除了强调“服务国家、地方和社会”之外,还强调服务学生,这也是教师获得晋升和聘任的主要标准之一。
1.提供“一站式”网络信息服务。 随着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世界一流大学正研究如何将这些新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和公共行政管理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世界一流大学在开发远程学习软件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并高度重视掌上电脑、手机等终端的最新应用,开发了大量简单易用的教学服务软件平台。例如评估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Moodle 系统、全面记录在校学生信息与学业成绩的Demo 系统、和师生交流互动的“Quality Online Learning”网络平台等[11]。
2.校园警察制度。 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推行校园警察制度。 上岗前,校园警察必须在校园警察岗前业务训练指导中心接受14~16 周的岗前业务培训。另外,每年校园警察都必须接受警察职业培训中心的不定期培训,以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并且淘汰那些未通过警察资格考试者。 校园警察竭尽所能为学校师生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如为学校师生提供安全护送服务,甚至是夜间护送服务,直至师生安全到达才会离去。 校园警察具有一定的救援知识,在校园警察巡逻车里配备了急救药品,随时准备救治伤员。 笔者有幸目睹了康涅狄格州立大学举办的校园“火警”演习,他们的演习没有预先通知,进行“火警”演习时,所有人员都被要求马上停止工作,离开大楼,即便是国际学术研讨会尚未结束,校方的接待人员也会立即中断研讨,带领与会人员有序地离开现场,后来在疏散的人群里笔者还发现了该校的校长,足以证明校方对应急演习的重视。 如果校园发生枪击事件,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会马上收到短信,告知事件发生的区域、嫌疑犯的特征和方位,提醒大家加强防范。
3.注重培养潜在校友。 世界一流大学注重成人教育和培养潜在校友。美国高校每年约有1 000 万人报名注册选修成人教育课程。哈佛大学普通的在校生约有2 万人,但每年接受哈佛大学继续教育的成年人多达4.5 万人, 其中不乏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外交官、国会议员、企业高管、工程师、中小学语文教师、记者等[12]。 这为世界一流大学赢得政府及社会资源、募集校友捐款、提升学校声誉,特别是保障学生就业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校友资源。
4.建设独特的校园文化。 世界一流大学高度注重独特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充分传承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学校形成丰厚的校园文化底蕴。知名度越高的世界一流大学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人们进入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能立即感受到世界一流大学校园文化的厚重和积淀,令人身心愉悦,引发访问者潜心治学的冲动。
5.强调教务管理制度的延续性。 例如,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学生发展计划于1983 年制定,并于2013 年重新修订, 历经2~3 年后反复讨论才最终形成。 世界一流大学所制定的一系列教学计划、考核制度、晋升制度等都是可持续性的,尽管有对一些计划或制度进行微调,但世界一流大学很少对其做出重大调整。
总之,“大学为学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逻辑起点,而严格选聘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流的配套服务是世界一流大学“大学为学生”理念实现的前提、核心和重要保障,藉此也形成了世界一流大学独特的文化气质,共同构筑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命运共同体。
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恪守“大学为学生”的逻辑起点的关键在于实践探索。黑格尔指出:“所有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需要激情,但这是一种‘冷静的激情’。 ”[6](P39)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大学为学生”的核心理念和实施举措,探索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为学生”的实施路径,需要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恪守“大学为学生”的愿景,深刻剖析中国“双一流”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异同,在改革与实施中始终保持激情,并付诸于有效的行动。
中外一流大学的具体办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是两者的具体定位与目标是不同的。 中国“双一流”的建设往往是更接近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更多的是接近于一种直接经济利益的办学管理模式;而世界一流大学往往是更专注于努力培养未来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共同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 二是两者的实际行动与步骤是相异的。 世界一流大学已经形成了不要为了“被认可”来操纵“可作为”的思维定势[13]。 中国一流大学的“被认可”需要有世俗所公认的实际操作和若干统计数字的理论支撑与事实证明。 而世界一流大学决不会把统计数字变成大众 “可作为” 的行动, 因为这样的“变”,实质上是丢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底色,过于追求一流的“形式”。 世界一流大学师生失去了“灵魂的卓越”,还能称之为一流吗? 三是两者关于教师准聘长聘制的改革方向不同。 世界一流大学教师聘任从准聘体系转入长聘体系,而中国“双一流” 建设高校教师聘任则从长聘体系转为准聘体系,两者演进的方向恰恰相反,这是中国大学实施教师准聘和终身教职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14]。
美国的tenure track 制度有3 种模式: 一是以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所实行的只有正教授进入tenure track 的模式; 二是以加州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实行所有副教授均进入tenure track的模式;三是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实行的部分副教授进入tenure track 的模式。 就中国大学实施tenure track 制度的现实情况来看, 既没有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影响力,也没有像加州大学评审副教授的近乎苛刻的评审机制,所以我们只能仿效绝大部分世界一流大学实行的部分副教授进入tenure track 的模式。
尽管中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有所不同,但在“大学为学生”方面“严格选聘教师”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严格选聘教师”必须坚持“三个毕竟”、“两个兼顾”和“一个公正”[15]。“三个毕竟”是:第一,毕竟是大学。大学区别于政府机关、其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第二,毕竟是大学教师。 企业人员的薪酬可以通过期权、长期股票等进行调节;公务员可以通过履历、资历、职务晋升等获得薪酬的提高; 而大学教师应不唯资历论,对于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的教师,可破格晋升,这区别于工人、农民、干部、企业职工等。第三,毕竟是创造性、思想性工作。从事创造性、思想性工作的教师的最主要绩效就是影响学生一生,潜心治学,产出长期性、标志性成果,这区别于简单性、重复性、周期性的工作。 有鉴于此,“双一流”建设高校需要严格做好选聘教师的顶层设计,既要兼顾与现代大学制度接轨,也要充分兼顾考虑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国情、高校特点和大学教师的特质。 “一个公正”是指过程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和保证,过程公正的关键在于制定并维护绝大部分人所公认的规则。
大学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门,其分为内部和外部治理。 学术事务尤其是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是大学治理与公司治理等的特有区别点。 大学的外部治理指的是关于大学与政府、社会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合作关系。 大学的内部治理指的是如何正确处理校内有关学术事务和学校的行政事务。 学术事务主要指研究和制定全国公立大学的学术水平评价的标准、规范和程序。 行政事务主要是大学内部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 激励与监督,要充分考虑政府投入成本与产出比。
“大学为学生”的理念应探索学生参与学术事务及行政事务新机制。 学术事务应由教师决定。 世界一流大学教授系统包括正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治学的主体可以包括学校的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乃至学生代表,学生代表可以与资深的教授平等地进行对话。而在当代中国之所以不过度强调教授治学,原因主要是由于正教授的治学被狭义地理解为只有正教授可以治学,而无法考虑到除正教授以外的人员是否可以参与治学及相关学术事务。“双一流”建设高校可以探索实施学生参与行政事务的新机制。 以清华大学的行政事务治理体制为例,2013 年清华大学在现代大学法人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法人学院制,但学院不是真正的法人,只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事务主要由优秀的教师和广大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专门学术委员会负责,如教师评价委员会、教师薪酬委员会、教学工作管理委员会、研究生招聘工作管理委员会等。
现代大学已经成为巨型大学,显得异常复杂。“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存在学术事务行政化、行政事务不够行政化的现象, 即外行管理内行现象,具体表现为学术事务有行政化倾向,行政权力干预学术事务。 教师担任行政职务,容易陷入复杂且不擅长的行政事务,反而降低了行政效率和学术研究水平。“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让学生代表主动参与行政事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课程开设、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不公平的现象。
“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坚持多维度评价标准,强调发展性评价,健全以创新质量和长期绩效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评价方式。 要坚决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 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质要求、根本使命和首要任务。“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要改革教师评价办法,突出教学业绩评价,建立激励竞争机制,让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要着重解决评价标准与机制问题,包括评价、奖励、惩罚和帮扶等方面制度建设。 制度变革应以改进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为核心内容,尊重教师成长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1.正确把握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舆论导向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们要引导社会舆论积极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 宣传部门和各种媒体要通过深入高等学校,广泛了解和客观报道“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中淡泊名利、潜心治学、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
2.营造浓郁学术氛围
浓郁的学术氛围是大学的生命和灵魂,是钻研学问、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国家应提倡学术自由,鼓励“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解放思想、追求真理、大胆创新。 高校应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敢于探索和研究精神,能够包容教师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允许其个性发展和特色形成,让教师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教师应以良好的学术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教风、学风和校风。
3.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应通过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引领,加快大学文化建设的步伐。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人才培养应为文化传承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物质基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应成为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博采众长,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以丰富本民族文化,实现文化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双一流”建设高校应通过文化育人、创造优秀文化成果和开展对外交流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双一流”建设高校应着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保障和支撑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总之,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是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举措。 教师是“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以教书育人为核心, 激励教师成为教育家型教师,增进师生关系的互动与和谐,引领学生进入知识折现新时代。 在国家全面启动“双一流”建设的新的历史机遇下,“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坚守“大学为学生”的逻辑起点,在恪守国家法定制度的前提下,满怀激情、迅速行动,改革大学内部治理机制,重新组合大学资源,推进严格选聘教师新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学行政治理事务,构建多维发展的评价体系,营造潜心教学的育人环境,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文化气质,守望人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助其子女成人成才。
注:
①契约理论肇始于 199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1937 年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本质》。 该论文指出,契约理论是博弈论的应用, 它用一种契约关系来分析现实生活中各类产品和劳务的交易行为, 然后设计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机制或制度,以便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可参见聂辉华.契约理论的起源、发展和分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