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袁媛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绝大多数人只能待在家里足不出户。新学期来临之际,所有学校延迟开学,为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以往学校的面授课程均转为了线上教学模式。教师们当起了“主播”,纷纷通过网络教学为学生排忧解难,原本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通过网络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遭遇到许多新的挑战。
2020年2月至3月,笔者对位于河南、广东、山东、湖北等地的10所高校开展了网上问卷调查,参与发放问卷885份,有效问卷795份,通过这些问卷发现并整理了一些基本问题。如问卷调查表1所示,当下许多高校开展的声乐网络教学主要分为录播和直播教学两大类,使用软件多为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其中,录播课程占28.1%,直播课程占53.1%,音频课程6.3%,在线语音课程3.1%,其他回课形式课程9.4%。由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歌唱状态和演唱问题各不相同,因此有一半以上的网络声乐课程采取直播的形式,以利于互动交流和教学,从而因材施教,解决不同的问题。但是,仍有许多院校的声乐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限制,不能实现“一对一”的形式,而是“一对二”甚至“一对多”的形式,所以就会出现课时超过40分钟的大课。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教授法和示范教学法。
问卷调查表1
如问卷调查表2所示,目前的网络声乐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练声、教师示范和歌唱技巧环节,其次是情感处理、表演等问题的解决。但是,在调查反馈中,技巧问题的解决却并不理想,只有37.5%的学生认为解决了技巧问题,也就是说还有62.5%的学生认为这种上课模式不能解决歌唱技巧问题。与此同时,在情感内涵、音乐表演、歌词旋律等问题方面,认为解决的程度还是相对较低。如问卷调查表3的师生满意度调查显示,整体满意度在70%左右。而从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中,大多数学生对目前疫情中的声乐教学模式给予肯定,并对进行网络教学的教师给予赞许。相比学校的面授,大多数学生认为“网络课堂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可以了解更多作品,开阔视野”;但对于具有复杂技术性的声乐演唱来说,学生们则普遍认为“网络课堂容易造成声音失真”“网络课堂的虚拟性容易造成错误的歌唱体验”。因此,如何处理网络课堂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是目前网络声乐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疫情突然而至,许多教师也缺乏网络教学的相关经验,无法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点。再加上声乐教学特殊的实践性和技巧性,许多日常教学中的难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得到很好地解决。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问卷调查表2
问卷调查表3
网络声乐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传媒信息时代给声乐教学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将声乐课堂教学中引入慕课、手机端APP、微信等教学模式不失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探索”①。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资源不再像以往那样难以寻觅,歌唱方法也不像以前那样神秘,想要了解正宗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同样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网络声乐学习资源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开拓了声乐学习者、爱好者的视野。
与此同时,网络声乐教学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声乐本身是一种感官的艺术,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传统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声音特点解决不同的问题,教师通过听觉、视觉、感觉来判断学生的演唱状态,分析演唱中的问题所在,并运用教学方法与学生形成互动,特别是现场的示范教学能够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然而,在网络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互联网沟通,其真实性互动交流自然无法与现场相提并论。在听觉上,由于受到网络信号的影响,容易出现卡顿现象,或出现音频、视频传播滞后的问题。再加上不同网络终端的质量问题,如手机或者电脑处理器的不同会造成接收信号的质量不同;而话筒的使用也会对音质造成听觉偏差,如佩戴耳机演唱与直接对着手机话筒演唱,音响效果会大有不同。由于网络设备固件等因素,易造成音频失真,在听觉上产生一定偏差,严重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这也就是网络声乐课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声乐演唱技术的原因所在。同样的,对于录播形式的网络教学也会存在许多交流反馈上的弊端。由于无法同步交流和反馈问题,所以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无法及时地给予调整。
由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传统的声乐教学普遍采用面授的形式解决演唱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很少有声乐教师通过录播和直播的形式进行教学,他们也不愿意采用网络教学形式,对此并不擅长。所以,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下,许多教师只是通过短期培训、迅速上岗。在摸索中教学,当然也难免会将传统教学模式习惯性地套用在网络教学模式中。由于没有充分了解网络声乐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很容易在网络课堂中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歌唱技巧方面。通过网络课堂学习的学生也会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很难真正领悟到歌唱的真谛,自然也就出现了歌唱技巧、情感内涵、音乐表演等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等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网络声乐教学课堂的形式方面,有大约三分之一是录播课程,其中又多属于视频录播,这种方式比音频录播更加全面和直观,能够从多方位观察到教师或者学生的歌唱状态,同时结合视频画面中的面部表情、嘴形变化、身体状态等,期待尽量准确判断歌唱中存在的问题。与在线教学相比,其视频的清晰度和连贯性会更好,但其缺点是不能及时解决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对于视频之外出现的问题也会有所遗漏。
在教学人数和时长方面,采用常规课堂的40分钟时长的占28.1%,20分钟和30分钟时长的占21.9%,50分钟和60分钟及以上的各占15.6%和12.5%。这种长课时的课堂大多是4人以上或者几十人的声乐大课,其教学模式相对陈旧,教师多采用讲授法和示范法。整个课堂中学生参与演唱较少,大多还是齐唱,类似于中小学的音乐课,以基本掌握歌曲旋律、歌词为主,涉及声乐演唱技巧训练的较少。
当然,在现阶段各种现实情况的影响,以及缺乏专业网络教学设备和经验的条件下,许多教师和学生能够顺利开展网络声乐教学已实属不易。但从长远来说,网络教学对于声乐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来说有着更广阔的前景。以下是笔者对目前和将来网络声乐教学的几点建议。
网络在当今社会已广泛深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学习和掌握网络技术,探索和运用网络资源也是声乐教师和学习者应该具备的一项专业技能。正如河南大学硕士生导师郑慧玲在总结网络声乐教学经验时所说,“声乐是视觉和听觉共同的艺术,对于学生发声共鸣、声音与气息的平衡度、语言(吐字归韵)的准确性等,尤其是对音准和音色要求非常细密、精准的听觉艺术。声乐教师的耳朵相当于一台高精准的测量仪,然而声音传播途径改变,加之网络的问题,各种卡顿和延迟,以及学生手里各品牌手机音效的不同,视频教学过程中噪音的预防、降低和祛除,对教师来说,又是一个来不及学习的新课题。所有这些外在因素,导致教师听到学生的声音并非真实的声音,判断难免失准!”②因此,声乐教师和学生除了要了解声学基本理论之外,还应该掌握一些硬件和软件的实践操作。例如,麦克的合理摆放,以及灵敏度、频响特性和指向性等专业操作,这些都会影响声源处录音的效果。因为在声乐课堂中,许多声乐教师除了是教学者、示范者、钢琴伴奏之外,甚至还有指挥、模仿的任务。所以,只有根据麦克的性能调整位置,捕捉最佳声音信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时至今日,声乐网课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较为出名的有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发起的“戴你唱歌”、流行歌手胡彦斌发起的“牛班”,以及当前流行的“教你学唱歌”“天天学唱歌”等APP软件。其中,涉及的录播课程较多,“一对一”的直播课程较少,其录音设备较为先进,大多课程能够合理运用网络传播的优点。在相关课程设置方面,他们将声乐常见问题以篇章形式进行教学,如气息的训练方式、科学的发声方式、真假声过渡等重难点详解。其整体设置能够达到更新教学方法、丰富专业知识、提供参考资料等目标,受到声乐学习者的广泛关注。
网络课堂除了丰富多彩之外,还具备方便快捷、节约资源等特点。传统的声乐课堂中,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会进行反复讲授,但在网络课堂中可以通过录播等形式节约时间。如每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内涵、音乐分析等教学内容,就可以通过录播等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录播和直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下把握声乐教学重点,课上针对性解决声乐难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在特殊的时期,网线的两端连接着教师和学生对声乐教育的孜孜不倦和执着追寻,网络声乐教学也在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也相信,在将来疫情过去之后,我们能够有效运用网络技术,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作者附言:本文为2016年度河南省社科规划委托项目“大数据与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16G008。)
注 释
①陈宇《“互联网+”背景下声乐教学新模式研究》,河北大学2017届硕士学位论文。
②郑慧玲《对声乐技能课上网课的几点思考》,详见微信小程序“美篇—郑慧玲”2020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