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油轮LNG燃料动力的应用分析

2020-07-02 03:49
船舶 2020年3期
关键词:双燃料内河油轮

尹 琳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00010)

引 言

随着原油消耗,随之带来的就是排放污染。近10年来,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欧洲、美国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IMO相关资料表明,船舶年排放硫氧化物约占世界排放总量的4%,年排放氮氧化物约占世界排放总量的7%,特别是在港口、海峡和一些航线密集、船舶流量大的海区,船舶排放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污染源。

对于我国内河水域,2015年12月1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中国领土水域3个汚染排放控制区——珠三角、长三角、环北海(京津冀)的相关法律。从2018年1月1日起,硫含量低于0.5%m/m的燃料使用要求扩大至污染排放控制区内的所有港口,从2019年1月1日起,该法规的覆盖范围扩大至汚染排放控制区内的所有水域运营的船舶,2019年12月31日前,评估前述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确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

LNG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消除硫化物和微小颗粒等排放[1]。综合考虑,LNG替代船用燃油的竞争优势有:有利于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降低物流运输业整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安全可靠性高,隐患小[2]。目前,控制硫化物和氮化物排放的主要措施包括使用低硫燃料、安装气体吸收装置,以及使用LNG燃料,大力扶持内河LNG动力船舶的开发应用。但使用LNG需对燃料系统重新设计,需要在船舶上存放较大的LNG储存罐,对内河航行安全也带来隐患和风险。本文针对应用LNG作为船舶动力燃料在主机选型、LNG燃料补给和LNG运输作业安全等三个关键问题上进行研究分析。

1 内河船舶LNG应用情况

LNG燃料早在1964年就开始应用于LNG运输船,但直到2000年才开始应用于其他类型船舶,2005年法国大西洋船厂建造了当时世界第一艘最大的双燃料LNG船。LNG动力船发展至今,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LNG动力船有:挪威2000年建造的渡船“M/F Glutra”号,Eidesvik公司2003年建造的世界首艘LNG燃料供应船“Viking Energy”号,2012年STX挪威近海公司建造的LNG燃料平台供应船“PSV06”, 德国航运公司Reederei Stefan Patjens公司建造的1艘5 000 TEU集装箱船“Maersk Drury”号,2017年俄罗斯国有航运公司Sovcomflot建造的4艘LNG动力1A冰级阿芙拉型原油船。动力1A冰级阿芙拉型原油船见图1。

图1 LNG动力1A冰级阿芙拉型原油船

国内LNG燃料动力应用始于2009年,起步较晚。武汉轮渡公司“轮渡302”是国内首个向中国船级社(简称CCS)申请LNG双燃料船舶改建的项目,实现了中国内河LNG动力船舶“零”的突破[3]。之后,CCS参与了长航集团“长迅三号”集装箱船的改造工作。3 100 t LNG动力散货船是首个入级CCS的新建LNG动力船。2015年,中海油成功建造了当时国内首艘3万 m3LNG运输船“海洋石油301”号,该船也是当时全球最大的C型LNG运输船(见图2)。

图2 “海洋石油301”LNG运输船

实例证明,随着LNG燃料的推广,其安全性通过实践得以证明并获得认可,与此同时,国内LNG燃料动力船应用也越来越普及(见表1)。

表1 国内LNG动力船情况

由于使用LNG作为船舶燃料从营运费用到排放指标都非常令人满意,LNG作为船舶燃料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目前考虑使用LNG作为燃料的船舶主要包括海洋工程供应船、海上浮式储油轮、渡轮、滚装船和集装箱船,这些船舶航线相对固定,能够得到LNG补给。[4]

2 双燃料主机选型分析

中海油计划投资建造3艘6.5万吨级油轮,由于该批油轮不仅要在沿海卸油,还需要直接进入长江,抵达南京卸油,基于LNG燃料动力的优势,首次考虑使用LNG燃料,同时将普通燃料作为备用,因此,计划使用双燃料主机。LNG燃料动力示意图见图3。

图3 LNG燃料动力示意图

国内对于小型LNG燃料动力主机已渐趋于成熟,但对于大型LNG燃料动力主机还没有应用成熟的产品。目前国际上应用LNG燃料动力的既有纯燃气机,也有燃油燃气双燃料主机,两者都比较成熟。LNG燃料船动力系统主要由瓦锡兰、MAN(曼恩)、罗尔斯·罗伊斯和三菱重工等4家公司供应,其中瓦锡兰和MAN以双燃料发电机为主,而罗尔斯·罗伊斯和三菱重工以气体发动机为主[2]。根据国内内河LNG的补给现状,从船舶运输燃料补给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来考虑,目标船型的主机建议选择双燃料型。

瓦锡兰和MAN两家双燃料发电机产品工作原理不同,技术特点也有所不同(见下页表2)。通过技术比较可以看出:MAN和瓦锡兰这两家的双燃料低速主机各有优缺点。如果考虑尾气排放系统在同一水平(即都满足Tier III),则MAN机型需要增加尾气处理系统。同时,由于这两种系统供气系统压力等级不同,也会造成配套的供气系统投资不同。

LNG为燃料时,主机排放可满足低于0.1% m/m燃油硫含量的标准,MAN的双燃料主机在燃气模式下可满足Tier II的NOx排放要求,而瓦锡兰的双燃料主机在燃气模式下直接可满足Tier III的NOx排放要求,而且由于LNG的碳转换系数为2.75,较MDO等燃油的碳转换系数小15%左右,因此更容易满足EEDI指数的相关要求。从长远考虑,如果船舶放都满足Tier III,则MAN机型需增加尾气处理系统,而WINGD机型则无需增加附属设施。此外,MAN 机型采用的高压供气系统压力为300 bar(1 bar=0.1 MPa),其泄漏风险要比采用低压系统的瓦锡兰机型高,且国内低压供气系统技术及其设备更为成熟,造价也相对较低。

因此,经过综合考虑,对于6.5万t油轮的双燃料主机,建议采用瓦锡兰机型。

表2 两种双燃料低速主机性能的比较

3 LNG燃料补给

LNG加注站是整个LNG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加注站的布局和普及率也制约着LNG燃料动力应用的发展。目前,实现对船舶的LNG加注有4种方式:

(1)槽车对船

该加注方式较为普及,北欧大部分LNG动力船采用此种方式加注。

(2)岸站对船

该加注方式已在挪威应用,我国尚无首例。

(3)便携式液罐

其可直接被装在船上作为燃料储存,但必须和船舶设计兼容。由于存在一定的泄漏风险,且占用船舶的空间和承载,因此使用并不广泛。

(4)船对船

该加注方式的应用发展相对较晚,2013年初,世界首艘LNG加注船在Viking Line投入运营。

推广应用LNG作为船舶燃料,最大的障碍之一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我国内河LNG燃料动力船配套水上加注站未成规模,主要是专业的加注码头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虽然都在规划建设LNG加注码头,部分项目已开展前期研究工作。除自身的安全因素外,因为相关部门行政审批手续不一、无水上气源、选址与岸线利用、港口规划、对周边码头作业影响、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因素都制约LNG加注站在内河的发展。[5]

近年来,我国主要推进内河水域船舶的LNG应用,因此现在的加注站主要分布在内河水域。在国内,现有约10个加注站在运营,这些加注站主要是分布在长江干线、西江干线和京杭运河。中海油作为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LNG进口商,也在积极开展LNG资源供应能力建设,如推动沿海“五港一环”LNG加注站投资建设,并对沿海LNG接收站进行反输功能改造,配套建造多艘LNG移动加注船,实现沿海LNG资源进长江;同时沿长江中、下游布局建设LNG接收中转站、加注趸船及岸基式加注站等,确保LNG资源的充足供应,以便于大型海船LNG加注。

从长远来看,内河LNG燃料动力的推广应用,必须加大对船舶加注设施的统一规划,将LNG加注站相关布点或改造时间表提上日程,加快加注LNG配套设施的投资。随着越来越多的LNG加注站建设到位以及加注船的建造完成,LNG燃料动力的补给将不存在问题。

4 LNG燃料动力油轮作业安全

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监管部门对LNG动力船的安全属性一直未予以明确界定,由于LNG燃料动力船携带较大的LNG储存罐,部分行业管理人员倾向于将其视为危险品船管理[6]。LNG燃料动力油轮的安全作业主要考虑LNG作为一种液态危险品,如何避免在内河或港口运输时发生危险。因此,移动安全区设置、港口气象条件、航道富余水深等都是影响LNG燃料动力进出港的重要因素。对于航道繁忙的港口,封航管制措施时常造成其他类型船舶靠泊计划延误或取消,也限制了油轮进港数量和时间。

目前,我国对LNG动力船还缺乏统一的监管模式,标准执行情况紊乱,缺乏统一的实施程序。但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在LNG动力船改造与新建、动力系统、船舶安全检验、主要设备方面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正在逐步建设。从2008年开始,中国船级社先后颁布《气体燃料动力船检验指南》、《双燃料动力船检验验船师须知》、《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规范》和《双燃料发动机系统及设计与安装指南》等关于LNG动力船方面的规范,颁布了《关于明确LNG动力船舶改造试点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LNG燃料动力试点船舶技术要求》和《内河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法定检验暂行规定(2013)》等船用LNG方面的指导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为LNG船舶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

2016年1月1日,交通运输部颁布了《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提出LNG船舶在海港航道进出港航行时的移动安全区设置建议,如与其他同向行驶的船舶的移动安全区尺度为船首和船尾各1~2 n mile,穿越航道的船舶与LNG船舶的移动安全区尺度为船首1.5 n mile、船尾0.5 n mile,对左右移动安全区尺度没有明确规定。相关限制条件的合理设置与不断完善,为LNG动力船舶在内河的应用提供了政策依据,也必将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

因此,只要我们继续加快技术攻关和相关规范制定,深入研究,总结前期实际运营船舶的经验与不足,结合内河船舶的特点,不断提高规范的适用性,便能对LNG燃料动力油轮在进出港时进行合理管制,从而有效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作业安全。

5 结 语

低碳、环保已成为全球航运业发展的方向。虽然LNG燃料动力油轮在内河领域推广应用尚存在一定困难,但只要能加强技术方案的研究,合理地进行设备配置,加大LNG加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燃料的供给,不断完善各项法规与规范,从而对LNG燃料动力予以支持,辅以一定的行业激励政策,必然能极大地推动LNG燃料动油轮在内河取得良好的实际应用,为持续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双燃料内河油轮
10 全球首台新一代船用智控双燃料主机在沪交付
基于修正函数法的双燃料散货船船型优化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旅游开发战略与福州城市内河治理
数据解除忧虑
从《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中研究内河水运变革
内河水运之浙江模式
哈工大船用发动机控制系统成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