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
【内容摘要】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师通过运用史料教学法,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于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史料知识的意义,总结了具体的应用途径,希望分析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历史教学 史料运用 研究
史料教学法的进一步运用,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应该充分引入史料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希望通过本文探索,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效参考,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史料知识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较强,容易对一些没有接触过的人或事物产生兴趣,而兴趣则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历史教师在教学时不要墨守成规,要改变思想,可以将一些有趣的史料知识在课堂中科学合理的融入课堂教学中去,运用一些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提升学生提升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对“武则天创造的大唐盛世”这一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时让学生带着一些有趣的问题来进行查阅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如: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仅有的一位女皇帝,那么她到底是怎样登基的呢?学生就可以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学习,通过翻阅资料、课堂学习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并提升其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对初中生来说,学习的过程本身就相对枯燥,如果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方法依旧枯燥,那么学生会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很多的史料知识都非常有趣,教师就可以利用史料知识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使课堂效率最大化。
2.有助于学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很多的史料知识内容非常沉重,这样的知识往往能够震撼到人们,让人们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并能够让人从中得到警示与教训。例如,在对清朝末年这一时间段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对清政府签订的很多不平等条约详细的进行讲述,包括签订的原因以及条约的内容,而在签订完后又产生了什么影响等。学生在学习时会深深地被这些耻辱性的条约所震撼,同时也会感知到当今我们祖国的强大,而身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很多真实发生过的历史需要通过史料知识来传承,让更多的人铭记,而不是渐渐地遗忘,而这也是运用史料知识进行历史教学的根本意义所在。
二、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1.运用鲜活化史料激活教学方式
现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形式相对来说比较传统,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在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之后,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教师教、学生学,学习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时也很少的会去进行思考,这样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会逐渐地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并且这也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它是非常常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兴趣并不断的进行思考,而通过史料知识进行教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对《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很多城市里的孩子们在现实中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农耕生活,只凭语言与想象很难让其对这一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农耕生活中的各项内容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所学习的内容,并进一步地了解到原始农耕生活的具体形式、所需要的工具以及农业的发展过程等。这样运用多媒体呈现史料的教学方式可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为日后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2.合理选择史料,培养良好思维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史料进行讲述。史料的内容有很多,而且每个学生的基础也都不同,这就更需要教师合理的选择史料,否则会产生相反的教学效果,并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教师一定要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够理解的史料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相对来说比较难懂的史料,学生理解不了,反而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史料,使每一名同学都能够理解。
其次,在教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通过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理解能力等选择合适的史料来进行教学,这样也才能够将史料的作用达到最大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为透彻,同时其历史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细节,这是教师选择史料需要着重休息的问题,很多历史相对来说较为抽象,只有考虑到细节,才有利于学生全面的认识历史,培养自身思维。例如,在对《近代工业的兴起》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把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分布图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比较直观的了解到学习内容,学习思路也变得清晰起来。
3.通过史料组织学生合作探索
通过合作学习方式的广泛实施可见,这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维与语言水平,学生在自己的思维领域内,往往受到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因此对待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但开放式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个人打造更为开放性和自由度更高的交流平台,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换意见来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对自我思维领域的拓展。对于存在交流困扰的学生来说,将其放置于小组的氛围下开展学习,对其来说自我提升效果不大。对此,教师首先需帮助这类学生群体改善其对交流技能的提升,通过转变意识来逐步接受和认可交流方式,从而融入小组活动中。教师要侧重关注和鼓励这类学生在小组范围内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以自信的姿态参与合作活动中。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更为明确自身掌握的知识盲区和待提升的方面,从而更有目的和方向地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开展《太平天国运动》部分学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范围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开展对待学内容的掌握。对于此类历史事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对史料进行了解和分析,在课外知识延展层面辅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教学内容。每个学生的出发点和思考方式不同,反而会更加丰富小组内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除自身以外的更多途径中找到丰富和完善自我的思维方式,学生可以逐渐突破原有的思考层面,通过对史料的掌握和探究,来实现对课堂内容的丰富和延展,让合作方式更具有多元性。这种尝试不仅可以营造课堂上的娱乐氛围,也能促进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进一步丰富思考的途径。
4.差别化运用史料形成教学对比
史料一般可以分为基础文字类型与数码影像两个方面。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喜欢数码影像的史料,这样的形式比较直观且生动有趣,学生能够直接将注意力集中到史料内容中,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很多历史内容比较久远,而且还比较抽象,只用文字来进行教学学生很难深刻地理解,运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则可以使史料内容更加直观,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对商周时代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商周时代的各项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例如用多媒体来展示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播放编钟音乐让学生去欣赏等。教师应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学生也能够明确商周时代文化与其他历史文化的区别,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差别化的运用,能够提高史料教学法的应用效率,利于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历史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运用史料教学法过程,要结合学生实际,差别化分析,以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语
总之,在初中阶段,为了有效的开展历史教学,教师要重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不断采取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以加强教学实践能力,进一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结合以上分析,对史料教学法进行了具体探索,作为历史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并不断对史料教学法进行创新,以此才能迎合时代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林纲毅.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115-116.
[2]齐美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与信息技术的结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2):46-47.
[3]洪雅娟.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99-100.
[4]李腾勇.探析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72.
(作者单位: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