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维生素B6水平与儿童热性惊厥的相关性研究*

2020-07-01 03:56刘素云陈思张露娇黄斌刘明程均易爱兰罗勤
江西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氨基丁酸全血癫痫

刘素云,陈思,张露娇,黄斌,刘明,程均,易爱兰,罗勤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儿科,萍乡 337000)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儿童期惊厥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于6个月-5岁儿童,目前全球大约有2%-5%的儿童患FS[1]。多数患儿首次发作后不再发作,但约30%-40%有可能再次发作,其中50%会有1次以上多次复发。惊厥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多数伴有口唇发绀等缺氧现象。虽绝大多数FS呈良性病程并具有自限性,但反复的发作会造成患儿家长的焦虑和恐惧,并有少数FS可能发展为癫痫伴或不伴认知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国内有研究发现,在临床综合治疗基础上,对惊厥患儿静滴大剂量维生素B6能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2],但目前国内尚未见维生素B6水平与FS相关性报道。本研究检测热性惊厥患儿全血维生素B6的含量,并与发热非惊厥患儿全血维生素B6水平进行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对象 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FS诊断标准:一次热程中(肛温≥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排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史[3]。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临床诊断为FS的患儿共60例为研究组,其中包括总发作次数仅1次(31例)及总发作次数多次(29例)的FS患儿,多次发作的29例患儿中,在一次热程中有2次及2次以上FS发作的10例,而其中诊断为复杂性热性惊厥4例。同时选取同时期年龄在6个月-6岁之间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住院,无惊厥病史及惊厥家族史的患儿33例为对照组。研究组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男∶女=13∶7,年龄最小 4 个月,最大 6 岁,平均年龄(25.6±14.5)月,其中≤3岁患儿 53 例(88.3%);对照组33 例,其中男 22 例,女 11 例,男∶女=2∶1,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 6岁,平均年龄(21.6±14.2)个月,≤3岁患儿29例(87.9%)。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儿于入院第2d清晨采取空腹静脉血≥2ml置于EDTA抗凝管内,利用Agilent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及维生素B6检测专用试剂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患儿全血维生素B6的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组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数据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总体比较 通过检验,各组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组与对照组儿童全血维生素B6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见表 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全血维生素B6含量比较(±s)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全血维生素B6含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维生素B6含量(ug/L)研究组对照组60 33 t P 38.97±22.93 40.45±18.36-0.319 0.751

2.2 进一步亚组比较 研究组中总发作次数仅1次的FS儿童全血维生素B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研究组中多次发作FS儿童全血维生素B6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对研究组中多次发作FS儿童与总发作次数仅1次的FS儿童全血维生素B6含量进行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见表2、3、4)

3 讨论

表2 发作1次FS患儿维生素B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s)

表2 发作1次FS患儿维生素B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s)

组别 例数 维生素B6含量(μg/L)发作1次FS组对照组31 33 t P 45.52±28.37 40.45±18.36 0.854 0.396

表3 多次发作FS患儿维生素B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s)

表3 多次发作FS患儿维生素B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s)

组别 例数 维生素B6含量(μg/L)多次发作FS组对照组29 33 t P 31.97±12.15 40.45±18.36-2.113 0.039

表4 发作1次与多次发作FSB6含量比较(±s)

表4 发作1次与多次发作FSB6含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维生素B6含量(μg/L)发作1次FS组多次发作FS组31 29 t P 45.52±28.37 31.97±12.15 2.376 0.021

FS在5岁以下儿童患病率约占3%-5%,占各类小儿惊厥30%,初次发作年龄多为6个月至3岁,男孩多于女孩,本研究组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与之相符。FS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遗传因素一直以来呼声很高,而惊厥性脑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了分子水平,目前发现与热性惊 厥 相 关 的 基 因 有 :SCNlA、SCN2A、SCN9A、PRRT2、STX1B、PCDH19、KCNQ2、GABRB3 和GPR98[4]。还有众多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必需氨基酸 (EAA)、Y-氨基丁酸 (GABA)、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锌离子等是参与惊厥性脑损伤发病过程的重要介质[5]。也有报道指出,维生素B6与部分癫痫相关,该癫痫发作不能被抗癫痫药物控制,但可被维生素B6控制或明显改善[6]。维生素B6,别名吡哆醛、吡哆醇,是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正常代谢,并参与核酸和DNA合成,同时还参与某些神经介质,如5-羟色胺、γ-氨基丁酸等的合成,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对大脑皮质、小脑、基底神经核、丘脑等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γ-氨基丁酸在儿童阶段的浓度达到最大值,其能对脑内突触的传递加以抑制,而γ-氨基丁酸的形成需要吡哆醛发挥辅酶作用,所以维生素B6不足会造成γ-氨基丁酸水平低下,降低大脑兴奋阈值,从而增加惊厥发生风险。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维生素B6许多临床新用途将不断被研究者开发应用。李军等[7]在血清B族维生素含量与癫痫相关性分析中发现血清维生素B1、B12含量与癫痫无相关性,而血清维生素B6含量低下可能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由此提示,在癫痫患儿的治疗中,可增加血清中维生素B6的浓度,以提高神经系统兴奋阈值,增加对神经递质传递的抑制性,减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提高癫痫发作的控制率。吴海侠等[8]研究发现大剂量维生素B6与左乙拉西坦联用能够有效提高小儿癫痫治疗效果,同时可减少左乙拉西坦引起的行为异常,提高抗癫痫药物的用药安全。FS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性FS和复杂性FS,单纯性FS占FS病的65%-90%,复杂性FS占10%-35%[9];复杂性FS继发癫痫的概率为4.1%-6.0%,明显高于单纯性FS,FS反复发作可以增加继发癫痫的风险[10]。因此,通过药物治疗预防复发,阻止其进一步进展为癫痫,成为当前临床研究之关注重点。

有研究显示,女性FS合并缺铁性贫血患儿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患儿,其中0-3岁患儿居多,占总贫血患儿的97.6%,所以对于缺铁性贫血患儿应重视补充铁剂,纠正缺铁,以保证体内各种酶的正常活动,尤其是既往发生过FS的患儿和女性婴幼儿贫血患儿[11]。此外,有学者提出,钠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低水平亦是FS的高危因素之一[12]。还有钟柳明等[13]研究发现体温过高、遗传因素等可能为FS相关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多次发作FS患儿全血维生素B6含量明显低于非FS患儿和总发作次数仅1次的FS患儿。以上研究提示对于FS患儿尤其是多次发作的FS患儿需重视血清铁、血维生素B6等含量以及维持电解质平衡,同时需关注患儿的体温情况及FS家族史。总之,在治疗时应针对相关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FS发病率。

本研究发现多次发作FS的儿童全血维生素B6含量明显降低,由此提示对多次发作FS儿童给予补充维生素B6可能有益。

猜你喜欢
氨基丁酸全血癫痫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红曲霉液体发酵合成 γ-氨基丁酸的研究
真空处理对发芽稻谷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筛选及应用
米糠中γ-氨基丁酸的提取与应用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