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会娟,孔原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昌平 102209)
玫瑰痤疮是一种发于面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2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因其易反复难自愈,可造成患者容貌受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本病根据皮疹特点主要分为4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Ⅰ型)、丘疹脓疱型(Ⅱ型)、肥大增生型(Ⅲ型)、眼型(Ⅳ型)[1]。Ⅱ型玫瑰痤疮是较常见的类型,系统治疗常首选多西环素,疗程2-3个月[1-2]。但因为抗生素可能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许多患者有抵抗情绪。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多西环素的系统治疗模式也在改变,亚抗菌剂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获得肯定[3];另一方面皮肤屏障功能与该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此,本研究选取Ⅱ型玫瑰痤疮患者,采用多西环素序贯疗法联合蓝润外用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皮肤科门诊就诊的Ⅱ型玫瑰痤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期间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40例,女33例,男7例;年龄29~55岁,平均(38.1±8.2)岁;病程 6~48 个月,平均(22.3±9.5)个月。对照组38例,女32例,男6例;年龄31~57岁,平均(37.6±7.8)岁;病程 8~42个月,平均(23.1±8.3)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1.2 入选标准 ①符合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诊断和分型标准[1];②年龄20~60岁;③依从性好,能严格遵医嘱并定期随访者。
1.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痤疮、毛囊炎、口周皮炎等易混淆疾病;②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史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④合并心、肝、肾等疾病不适合参加研究者;⑤3个月内接受过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治疗者;⑥从事高温环境或日晒工作者。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永信药品有限公司),100 mg/次,1次/d,服4周即停;全面部涂医用愈肤生物膜(蓝润,兰科恒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次/d。试验组口服盐酸多西环素胶囊100 mg/次,4 周后减为 50 mg/次,均 1 次/d;外用方法同对照组。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痊愈和显效患者随访3个月,记录复发情况。期间患者要遵守:清水洁面,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避免日晒,忌辛辣刺激饮食,保持心情舒畅和良好睡眠。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1.3.1 观察指标与评分 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客观症状(红斑、丘疹脓疱)和各自觉症状(干燥、刺痛、瘙痒)进行记录评分。评分由固定的2位医师进行,取二者的平均值。见表1。
1.3.2 疗效评价标准 统计患者治疗前、后总评分,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总评分-治疗后总评分)/治疗前总评分×100%。治愈:疗效指数=100%;显效:75%≤疗效指数<100%;好转:50≤疗效指数<75%;无效:疗效指数<50%。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表1 症状评分表
1.4 复发率评价 每个月对痊愈和显效患者进行复诊,3个月内出现丘疹、脓疱、红斑加重50%中任何一项即为复发。复发率=复发例数/(痊愈例数+显效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总评分和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总评分、红斑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分,±s)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 总评分 红斑总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0 13.1±5.2 2.7±1.2 4.3±0.7 1.9±0.3对照组 38 12.8±5.8 5.1±1.9 4.4±0.8 2.3±0.5 t 0.24 6.71 0.59 6.46 P>0.05 <0.001 >0.05 <0.001
2.2 临床疗效比较 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例
2.3 不良反应 试验组2例(5.0%)和对照组2例(5.2%)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嘱饭后服药后缓解;试验组3例(7.5%)、对照组2例(5.2%)出现轻度头晕,嘱睡前服用后缓解。2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结果均提示正常。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
2.4 复发率对比 对痊愈和显效患者随访3个月,试验组复发 4例(11.8%);对照组复发 7例(30.4%)。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P<0.05)。
玫瑰痤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的相关因素有免疫异常激活、神经脉管调节失衡、微生物的感染、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基因易感性。
目前玫瑰痤疮的治疗依然棘手且易复发。由于病因复杂、表现多样,治疗方案主要根据患者的类型和皮损表现来选择。Ⅱ型玫瑰痤疮是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的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此型发现高水平的炎性介质和微生物的密度增加[3]。多西环素除了较好的抗菌作用外,还有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抑制白细胞趋化、抗血管增生等抗炎作用。其不仅减轻丘疹、脓疱等炎性反应皮损,红斑也明显好转[4]。多西环素常规用量为100~200 mg/d,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亚抗菌剂量多西环素(SDD)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明显减轻,长期服药也不会引起菌群失调和耐药[5-6]。美国FDA批准SDD用于玫瑰痤疮的系统治疗。目前我国的专家共识推荐Ⅱ型玫瑰痤疮多西环素的服用量是100 mg/d,Ⅰ型服用量是40~100 mg/d,疗程为2~3个月。考虑到许多患者对长期服抗生素的抵触情绪,笔者采用多西环素的序贯疗法,先足量抗感染,再小剂量发挥抗炎作用。
玫瑰痤疮患者多数都有皮肤敏感的表现。研究发现,患者皮损及非皮损处经皮水分丢失增加,角质层含水量下降[7]。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不仅是该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作为重要的始动因素[7]。因此,要积极修复皮肤屏障功能从而阻断恶性循环。蓝润主要由抗氧化剂花青素和壳聚糖组成。前者有清除自由基、抗炎和重建胶原质的作用;后者可以形成皮肤保护膜,抑制细菌繁殖,增强皮肤屏障功能[8]。因此蓝润能改善皮肤敏感症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还与抗炎治疗起到协同作用。
基于以上因素,本研究试验组采用多西环素序贯方法,先用100 mg/d抗感染治疗,再减为50 mg/d继续发挥抗炎作用,局部外用蓝润修复皮肤屏障改善皮肤敏感症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总评分都有下降,试验组下降更明显,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小剂量多西环素疗效肯定,序贯疗法延长疗程能增加疗效、降低复发率,而不良反应未增加。另外,治疗后试验组红斑评分的下降值优于对照组,说明小剂量多西环素的抗炎作用对红斑治疗意义。
综上所述,玫瑰痤疮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多西环素序贯疗法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外用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改善皮肤敏感症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