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2020-06-30 10:08王宇琦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初中教学历史教学

王宇琦

[摘 要] 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历史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具有独特意义与价值,对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至关重要。本文从“什么是民族文化认同”切入,结合当前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对“如何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进行提升”展开研究,希望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初中教学;历史教学;民族文化;认同教育

为什么要教学生历史?因为历史教育不仅可实现知识传递,还可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在思绪遨游时空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外,较重要的一点是借助历史教育,提升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帮助初中生了解民族文化内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助力。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教学过程枯燥等问题,这不利于历史教学中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落实。

一、什么是民族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包括但不限于民族语言、历史及人文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自身多种民族文化的肯定及认同。在我国初中历史教育中,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行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不忘历史,不忘民族根本。

二、初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现状

结合实际来看当前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较低,这种低水平主要体现如下:

1.不自信

即初中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缺乏自信,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比不上其他文化,这种“不自信”的现象很多,例如,一些初中生更崇拜西方文化,对圣诞节、感恩节等西式节日极力追捧,而在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过端午节、重阳节时,却很少认真参与,很少用心体会这些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

2.了解少

即初中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缺乏了解,例如,一些初中生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知之甚少,对一些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往往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总的来讲并不了解。

三、如何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进行提升

1.学习民族英雄,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

该点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进行提升的方式之一。民族英雄往往是一个时代中一部分人的缩影,学习民族英雄,以民族英雄为楷模,是当前时代对过往那段历史的认同,亦是对民族情感、民族价值的认同,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民族英雄培养学生民族气节时,为让学生投入学习并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应当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例如,历史教师可组织初中生开展“历史人物小讲堂”活动,结合历史教材,让学生自行查阅历史资料整理一份“历史人物小故事”,然后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讲一讲自己了解到的某时代、某英雄、某事迹,以此让学生主动加深对民族英雄的了解,同时实现民族气节培养。

2.展现中华文明,唤醒学生的文化归属

向学生展现中华文明,唤醒学生文化归属、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例如,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告知学生,中华五千年文明是唯一传承至今未经历断层的文明,汉字、造纸术,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代代传承留下来的瑰宝。在讲解、告知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除单纯的言语讲述外,还可收集一些文字、图片资料,借助多种形式的历史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现中华文明。例如,让初中学生欣赏我国古代优秀书法作品颜真卿《祭侄文稿》,历史教师可借助圖文帮助,带领学生了解《祭侄文稿》,了解安史之乱,了解安史之乱背景下颜真卿等爱国之士,同时也了解汉字行书之美,让学生真正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3.拓展教学实践,增添学生的亲近认同

通过初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不应当局限于初中历史教材,教师可尝试带领学生一起走出教材,通过拓展教学实践,让学生与历史亲密接触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程度。例如,在12月13日,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教学实践,开展祭奠活动,收集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资料,带领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纪录片,以此让学生对那段沉痛的历史展开思考,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教学,可从学习民族英雄、展现中华文明与拓展教学实践切入,让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可,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提升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以此帮初中生在今后学习、生活道路中找准方向、端正态度。

参考文献:

[1]钟瑞添,刘顺强.民族文化认同与振兴之路[J].长白学刊,2019(4):149-156.

[2]吴昊.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J].教书育人,2019(5):80.

(责任编辑:吕 研)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初中教学历史教学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